查看原文
其他

阳光转型——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攀枝花改革发展系列综述之三

2017-10-18 攀枝花发布


阳光转型


——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攀枝花改革发展系列综述之三


王东/摄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转变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其中,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是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核心。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观念,如今已在攀枝花这块大地上深耕厚植。


“做好阳光这篇文章,就是要做实康养产业,大力发展‘康养+’。”


“‘康养+’内涵丰富,根据攀枝花发展实际,‘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尤为重要,应优先着重发展。”


“当前,攀枝花的康养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仍远远不够,下一步要通过康养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为康养提供可消费的市场和产品,通过其他产业促进康养产业发展,为康养做大做强提供服务。”


……


市委的决策部署均指向一处:以发展五大“康养+”产业为抓手,加快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打造“东方太阳谷”。


这是促进攀枝花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产业融合,激发生命力,实现攀枝花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深刻领会、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攀枝花样本”,也是向省委对我市“建成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的遵循响应。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攀枝花转型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近年来,面对产能过剩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攀枝花抢抓中央“健康中国”建设和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新兴服务业重大机遇,打响经济转型升级“主动仗”,探索“康养+”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健康”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了从“钢铁重镇”到“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华丽转身。



1


五大“康养+”产业,在“先天”优势上构建起转型发展的“四梁八柱”


袁杰/摄影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康养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享受康养服务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康养产业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攀枝花年日照2700小时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一年四季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瓜果飘香。这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先天”决定了在发展康养产业,推动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攀枝花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


许多外地游客冬季来攀体验过阳光康养后,都会感叹攀枝花的阳光、气候、资源得天独厚,这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


“阳光”就是攀枝花的比较优势。立足比较优势,攀枝花市正着力做实康养产业,树立全国乃至全世界闻名的康养品牌。


优势找准,规划先行。


市委、市政府围绕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建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出台“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在模式创新、项目支撑、营销推介等方面不断探索,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多模式推广、康养旅游项目群投资建设。


工作落地,紧锣密鼓。


2017年2月20日,市农牧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旅游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质监局、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联合办公”,专题研究“康养+产业发展问题,就“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和阳光康养标准制订、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创建等工作情况向市委作出汇报。


3月6日,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现场会在米易召开,各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多个康养点位,实地看项目、谈感受、想对策,就发展阳光康养产业,突出康养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考察调研,共谋“康养+”发展新路径。


3月27日,市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康养产业发展的基金成立、项目申报、资金争取、标准制订等工作情况汇报,审议了“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工作方案和市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重点工作台账和康养产业发展工作考核细则等。


7月24日,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康养+产业示范项目、示范片、示范小镇建设的工作方案》;审议了《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攀枝花市康养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6-2025)》以及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康养产业投资基金组建情况。


8月7日,攀枝花市康养产业投资基金正式组建。


……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攀枝花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发展康养产业,夯实产业“四梁八柱”,努力加快建成闻者向往、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中国康养胜地。



2


突破关键点,把产业融合的“通道”变为集群发展的“基点”


王东/摄影

“攀枝花的康养产业不能止于表面、停在初级,要不断丰富内涵、拓宽领域、提升层次。”

基于对全国、全省及全市康养产业发展的研判,市委书记李建勤为攀枝花发展“康养+”产业指明路径:


“康养+农业”方面,在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上下功夫,使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康养+工业”方面,在特色工业创新上下功夫,推动医疗康复器械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康养+医疗”方面,在建设区域卫生高地上下功夫,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力,拓宽视野,引进高端医疗人才;“康养+旅游”方面,在建设全国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上下功夫,上下联动打造精品景点景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康养+运动”方面,在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引进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扩展运动训练项目,吸引人气,扩大影响力。



2017年9月12日至21日,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北京、成都、上海举行的三场攀枝花芒果品牌发布推介会,引起热烈反响,进一步提升了攀枝花芒果尤其是攀枝花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攀枝花“123456”的城市推介生动形象、凝练精准、耳熟能详,传遍神州大地;攀枝花芒果价格节节攀升,果农实现增收,谱写了“小芒果,大品牌,大市场,大发展”的里程碑。


攀枝花市委书记李建勤向推介会嘉宾展示介绍攀枝花芒果。


攀枝花紧紧围绕“面向中高端客户、打造中高端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的战略定位,狠抓康养项目建设和产业融合,着力引进一批前景好、效益好的大项目,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其提档次、上规模,突出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和关联作用,形成康养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延展产业链条,真正“融”出产业新优势,“合”出发展新动能。



3


找准“落脚点”,将康养产业作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助推器”


李萍/摄影

“发展康养不仅仅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攀枝花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问题。”


市委、市政府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提高发展康养产业的站位,把城市发展与人居改善作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


早在2012年,攀枝花首创康养理念,着手发展康养产业之时,就已经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紧密相连。康养旅游新村、养老康复医疗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一批批康养项目建成投用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攀枝花城市建设水平,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五大“康养+”产业也捷报频频:


——探索“康养+医疗”新模式。


王东/摄影


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双向合作、探索开展社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推进全覆盖医联体建设,实现了医养融合发展。目前,全市70%的三甲医院开展了医养服务,社区签约服务率达到90%,在5家三甲医院建立起了独立的老年病专科医区,已初步构建起机构服务、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候鸟”服务、高端服务等全覆盖、多层次的医养服务模式。


——助推“康养+养老”新融合。


袁杰/摄影


已成功探索出“台湾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大型康养机构模式”、“康养综合体模式”等“五种模式”,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达到全国一流。绿色养老建筑、只能养老住宅和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为一体的老年公寓、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康养服务场所建设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共发展公办养老机构34个,可供老人居住的公办养老床位数3300余张;民办养老服务场所45个,拥有康养床位近7万张,具备年均接待10万人次老人康养的能力。


——构建“康养+旅游”新格局。


王东/摄影


建成仁和滨河公园等康养旅游项目14个,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等13个重大康养旅游项目正加快推进。


——壮大“康养+农业”新业态。



目前,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基地19个、农业部热作标准化示范园13个、园艺标准化示范园3个。攀枝花芒果获得全国首个芒果GAP认证,与枇杷、脐橙、石榴等9个农产品共同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成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让游客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崇尚“康养+运动”新生活。


王东/摄影


拥有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国家级射击射箭竞训基地、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竞训基地、四川省飞碟竞训基地等四大冬季竞训基地,平均每年吸引20余支国内外运动队来攀竞赛训练。


来源:攀枝花日报

编辑:丁傑

攀枝花发布


攀枝花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微信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承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