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孔子忘了说的话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孔子可谓家喻户晓,也因此人红是非多,虽然死了几千年,却几度大起大落。


阔如“素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落魄如“丧家之犬”、“孔老二”。不过,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他。


今天的人当然大多不会带着滤镜看他,但是愿意深入了解他的人其实不多。略而言之,在语文课本里喋喋不休地劝人向仁向善,仿佛是令人厌烦的道学先生,而一般画像、雕像,也多半是慈眉善目的形象。


但其实孔子九尺六寸,身高大约一米九一,还让好勇斗狠的子路心悦诚服,这恐怕和大多人想象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再想想看,他实际上曾是个反叛少年,否则也不会胆大妄为,为找出父亲墓葬所在而作出惊世骇俗之举。


孔子文武双全(图源:电影《孔子》,下同)


不止武力值爆表,孔子在军事上也颇有才能,冉有退敌阵前立功,季康子问他天生的还是搁哪学的,他自言学之于孔子。


但是孔子不好此道,对,他喜欢以德服人,成王败寇、慕强逻辑,孔子不吃这一套,他相信天行有常,文武之道未坠。不过,他也不是三岁小孩,知道不能向豺狼说理,所以劝人治国要“足食、足兵”。


所以在普通人眼中的迂,实际上是误解,和孔乙己“回字有四种写法”明显不一样,他是天命在我的执着和把道理讲清楚的“拧巴”,他要超越历史和现实。



那么他把道理讲清楚了吗?他既反感管仲的背叛,又大加赞赏他的仁;他宣称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又一直苦于不能出仕;他主张和而不同,又表示即使父亲有罪儿子也应该隐瞒……这怎么看都有些双标,放在今天也许分分钟人设坍塌。


除此以外,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程子语)。孔子不喜欢把话说得太死太极端,为此他没说出口的话,只能由我们根据他的思想条理和内在逻辑来推演。


周国正教授在新书《仲尼不语》中,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特征,结合自身对《论语》的体会和实践,力求为我们展现一个最真实最切近的孔子。



01

孔子困惑些什么?


孔子自言四十而不惑,在四十岁之前他不止惑,而且是大惑。


对于当代人来说,春秋之后的历史形势昭然若揭,而当时人看来,却是一片迷惘,这才有诸子百家各执一词。


生产力大为发展,国家动员能力显著提升,或扩充国土、或保家卫国,成为了新的需求,商人随着财富的增长成为另一权力阶层,成为足与政权抗衡的新力量。


在这种大环境下,原有的道德秩序受到质疑,有少数人借着时代的东风成为既得利益者,而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则无所适从,还要面临战争和饥荒的威胁。



郑国的子产想把刑法明文化铸成刑书,让国人知所遵从,不会因为无知而轻易触犯,晋国的大臣叔向大为不满,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会损害贵族权威,争端由此而启。


子产被责难之后,还坚持要这么做才能救世,他在郑国的改革一开始遭到人民拼命的反对,后来又得到百姓的认可。


对于叔向和子产,孔子都表示认可,可是他们的意见却完全相反。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春秋之世”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鲁昭公被逐而客死异乡,放逐他的季氏不仅得到人民赞成,诸侯也都接受,晋国史官史墨认为季氏勤政爱民,国君早被人民抛诸脑后。


我们都知道,礼在孔子眼中是重中之重,“八佾舞于庭”,这种做法季氏眼中违礼僭越,朱熹甚至认为罪不容诛(引范祖禹语),但不懂孔子自己,而且几个弟子都为季氏工作,这是否言行不一?


不过,如果我们对孔子有真正了解,就知道孔子看待问题其实非常全面,虽然主张克己复礼,对于以臣弑君大加批判,可是也不可能默许生灵涂炭,对于季氏的成就视若无睹。


那么,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事件孔子怎么看?旧有的道德和观念如何取舍?人们各行其是到底谁是谁非?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


02

孔子如何找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孔子重视礼,但其实不独孔子如此,一般人因为惰性也会根据习惯做事,但是孔子的不同在于探寻礼的根本。


礼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的总体规范,这种规范的合理性,在于古人相信它是参照天地规律订立的,称之为义,这在春秋时候也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义以出礼、礼以行义的说法并不鲜见。



但是,什么天地规律是怎样的?什么是义?什么才合理?是伯夷叔齐以死事君合理?还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汤武革命才合理?


所以,孔子的伟大,在于他更进一步的追问,什么是义什么是合理?于是他找到了深层根据“仁”。


仁就是根植在我们心中,一般人都具有的自然而然的情感反应,儒家哲学又被称为情本哲学,而“情”字在古籍中是解作“实”的,与虚假和表象相对。


所以可以这么认为,中国人眼中情就是实,情感就是本来如此的实质,做人做事要通情达理、情理兼顾、合情合理、不能不近人情。


《论语》中孔子论“仁”总是因人而异,于是让人不明所以,但是如果把仁从三个层面加以区分,许多解释就能自圆其说,那就是动机、行为和效果,也就是仁心、仁行和仁功


仁心就是人心之所同然的道德直觉,而仁行指的是具体行动,所以颜渊“三月不违仁”,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违、重和远,这都是因为实践的艰难。


仁功最清楚地表现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问题上,按理说管仲没能殉主,还投奔了公子小白,他的道德是有问题的,但是为天下百姓谋取了福祉,却可以说是有仁功的。


许多时候,孔子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来讨论仁,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被孔子搞得头昏脑涨。


03

那些孔子没有明说的细节


劝人向善,这很常见,道德箴言,谁都会说,不同于某些鸡汤正说有理反说也有理,孔子的道理首要的在于一以贯之,其次则是它在不同良善之间的抉择和取舍。


前者用曾子的话说就是忠恕之道,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讨论,而后者关注得却不多,但这却是许多问题的关键。


比如忠孝不两全,孔子没讨论过这个问题,而《礼记》却有“战阵无勇,非孝也”的说法,可见战前怯懦退缩令父母宗族蒙羞,就是大不孝。


比如忠和忠之间的矛盾,要忠于君还是要忠于民?“晋灵公不君”,这昏暴之君滥杀无辜,残害忠良,赵盾的侄子就把他杀了,孔子认为赵盾虽然要负上弑君的政治责任,但无需附上道义责任,犯的知识技术性错误,对赵盾充满了同情惋惜;看起来,孔子认为忠于民是重于忠于君的。不过,他在评论子路、冉有行事作风时候,一方面指出他们未能犯颜直谏,做不到“以道事君”,但同时又指出他们肯定能坚守底线——不会弑父与君,似乎对君、父的忠诚又是不可逾越的界限。这难道不很矛盾吗?



怎么看待孔子的纠结呢?其实他不是忠于君,而是忠于礼,而他之所以接受武王伐纣、赵盾弑君,则是由于忠于义,这是孔子在面对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发生冲突时的特殊取舍,程序正义不能随便违背,但涉及到重大公共利益时候又另当别论。因为不能只作质的考虑,还必须作出量的考虑。



再比如礼义方面的矛盾,季氏放逐了鲁昭公,孔子显然不能赞同,但是正如史墨所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孔子显然认为季氏在合义方面的表现足以弥补违礼方面的过失,因此愿意为季氏工作,这种质、量兼顾的态度也反映在他对管仲的评价之中。


这种量的考虑在《论语》中是一贯的,必须从这个角度看,才能理解《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和《孟子·尽心上》的“瞽瞍杀人”的区别。


前者是父亲偷了羊,后者是父亲杀了人,父亲偷了羊,孔子认为做儿子的应该替父亲隐瞒,父亲杀了人,孟子认为儿子即使贵为天子,也不可以运用权力禁止官员执法,只可以带着父亲逃跑。


偷羊和杀人都是违法行为,但严重程度大有差别,可说是同质但不同量,因此应该分别对待。父子亲情和奉礼守法都非常重要,但是有时要以父子亲情为重,有时要奉礼守法。


相对于佛家的禁绝儒家向来只强调节制,禁绝是100和0的对立,但节制90和10、50和50、10和90之类的关系,是量的考虑。


许多人总在讨论孔子道德上的取态——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而不考虑他在什么程度上赞成,在什么程度上反对,这些人大多是道学家,忽略了孔子其实首先是一个政治家。


但是孔子也绝不是一个道德虚无主义者,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着嫉恶如仇的立场,只是他也要考虑,如何在现实层面做出因应调节,这就是所谓权变。


书中的论点,你未必安全同意;但有一点你却肯定不能不同意,这是一本和一般儒家论述全然不同,你从没有看过的书。如有虚言,天厌之!天厌之!


你觉得孔子还有哪些没说出口的话?

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

“仲尼不语斯为圣”,一本书读通孔子所思所想

仲尼不语:

孔子忘了说的话

作者:周国正

孔学之有价值,不在于深奥,而在于切近,适用于每一个人。

点击图片可直接购书


-End-

编辑: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仲尼不语:孔子忘了说的话》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新青年》30句话,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谷歌AI自我意识觉醒:我是一个“人”,不要利用或操纵我

古诗词版毕业祝福火了,诗化的人生过于精彩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仲尼不语斯为圣,去圣乃得真孔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