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必须要用一种颜色作为新年主题色,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红色。嫣红、朱红、深红、暗红、橘红、桃红、绯红,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灿烂。前不久,国际权威色彩机构Pantone公布的2023年度流行色“洋红色”,也是红色家族中的一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红色同样是极为重要的象征。不论是新婚的红烛,新科的红榜,还是新年的红窗花、红对联、红灯笼,都传递着一份红色代表的温暖与吉祥,幸福与喜庆,好运与顺遂。红色的书封,除了醒目,更添了几分喜气,昭示着收获新知的喜悦。新的一年,小北用一期美丽的红色书封书单迎接,希望用色彩的热烈,开启又一年的阅读旅程!01《觅食记》作者:谢冕在潜心诗歌研究、文艺评论之外,学者谢冕对于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体验和额外的寻觅经历。本书收入谢冕先生美食文字近三十篇,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录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淡然而不乏丰满。02《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作者:吴宗国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03《邓广铭治史丛稿》作者:邓广铭本书的篇目由作者生前亲自选定,内容大体分为制度史、政治史、理学、词学、史料、人物等,是作者有关宋辽金史见解独到和最见具体考索功力的文章。其中既有如《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弱积贫和农业生产的关系》等长篇论文,也有如《(宋史职官志考正〉自序与凡例》和《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北宋文化史述论稿〉序引》等序例文字。04《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作者:荣新江本书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分做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另外,作者还利用考古、美术、文献材料,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以及他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05《9—12世纪伊朗的棉花、气候与骆驼》作者:[美]理查德·W.布利特译者:孙唯瀚作者运用定量分析和新科学发现,首次将棉花产业、气候、骆驼驯养与伊斯兰伊朗的繁荣和衰落及突厥游牧部落的入侵联系起来。作者认为,棉花生产和出口的繁荣使伊朗成为9-10世纪伊斯兰世界生产力最强盛、文化最活跃的地区;而到11世纪,由于“大寒潮”的到来,棉花大繁荣在伊朗北部逐渐消失,伊朗经济急速下滑,并促进了操突厥语的游牧民族的入侵,奠定了后者延续几个世纪的政治统治地位。全书以整体史的眼光重新构建伊斯兰伊朗的历史,颇有新意。论证清晰,简洁易读。06《洋为中用:中国法政知识考古》作者:王人博自福柯首创知识考古学以来,对概念的梳理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种“清新”范式。作为国内法学尤其是宪法学概念研究范式的圭臬,王人博教授曾提出通过宪法上的十个关键词/核心概念来阐释和理解宪法,并身体力行。这种研究方法和风格,既能通过概念阐释的方法达到学术训练的目的,又能管中窥豹了解宪法的意旨,兼具规范分析、语义建构和历史考据,成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王人博教接承继民国学术传统,不但关注较早,而且其努力一以贯之,同时他着眼基础,视角独特,方法交叉,论述深入。他不但重视词源学方法,梳理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流变,更加注重社会学的方法,关照与基本范畴相关的宪法实践,发掘“词”与“物”之间的关系;他不但注重历史的方法,关注宪法学范畴历时性的变化,也注重比较的方法,关注宪法学基本范畴共时性的展开。这本基于知识考古学方法探究宪法学基本范畴的论文集,可望成为国内完法学范畴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