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社会学家一样看世界?13本书让你大开眼界
人们为何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短短的一条朋友圈文案为何需要反复修改编辑?早早离开家乡生活的你为何还会始终认同自己的过往身份?各类社会奖项和证书的有效性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上述内容,都曾是社会学家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乏味枯燥的理论,抽象复杂的理论,庞大可观的数据……这些或许是学科架构中必不可少之物,但社会学绝不应止步于此,禁锢于此。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究竟为何需要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尝试给出答案:“他们所需要的并不只是信息。在这个‘事实的时代’,信息往往主宰了他们的注意力,并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吸收能力。他们所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理性思考的技能,尽管他们获得这些技能的努力往往耗尽了本来就有限的道德能量。他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他们所需要的,是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我的主张是,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编辑,都越来越期待具备这种心智品质,我们不妨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是最需要与社会保持互动的一门学科,社会学来之于社会,最好的归宿也必定是回到社会中,服务于个体的生存。今天的这份书单,既有系统性的入门书籍,帮你搭建基础的平台;也有妙趣横生的别致课堂,从消费、出行、社交媒体切入理论;更有从本土情境出发,与国人文化密切关联的学术成果。希望你能从中找到“另眼看世界”的方式,使社会学成为陪伴你的亲密伙伴。
01
《社会学(第八版)》上下册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 [英]菲利普·萨顿
译者:李康
当代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入门作品,行文流畅,布局清晰,努力做到既智识严谨,又深入浅出,尤其强调互动,带读者领略社会学之思的持久价值。如今出至第八版,对于理解我们塑造的世界、我们所过的生活,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导引。
02
《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二版)》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 [英]菲利普·萨顿
译者:王修晓
本书介绍了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基本概念,其中一些概念曾经塑造了社会学,如今也在不断影响其发展,另一些新近出现的概念则反映了近几十年这个世界的剧烈变化。除了简短的定义外,作者对每个概念都进行了扩展讨论,将其置于历史和理论背景中,探讨了其在使用中的主要含义,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批评,并为读者指出了其在当代研究中的演变和理论化。
本书由十个主题组成,通过一些基本概念,如全球化、现代性、可持续发展、消费主义、社会流动、生命历程、身份认同、社会自我、越轨、公民权等,提供了一幅关于社会学的图画。
03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作者:[美]彼得·伯格
译者:何道宽
本书是社会学、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读物和教材,出版多年来受到相关学科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书中内容基于人文主义的传统,用优美的文字叙述了社会学与传播学、历史学、哲学的关系和发展历程,其中充满了巧妙的比喻和事例,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
04
《社会学的邀请》
作者:[美]乔恩·威特
译者:林聚任 等
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去做呢?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做的那样去做呢?社会学旨在对这两个问题提供答案。尽管其他学科也试图做出回答,但社会学提供的分析视角,既有更大的包容性,又有更大的密切性,它比我们在许多其他领域可能找到的观点更为基本、更为明确。社会学可使我们洞悉“全景”。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涵盖广泛、通俗生动的社会学入门书。
此外,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阅读此书,不是仅仅记住那些现成的东西,而是去实践,去行动,即去做社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建立美好的社会。
05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作者:费孝通
本书辑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前者收录了费先生的十四篇论文,是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一部分,代表了费先生解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努力。后者则是费先生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中国的生育制度。他认为,从人*基本的需求生出了两性结合、繁衍后代的制度,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都是其关注的重点。
06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修订版)》
作者:翟学伟
“人情”与“面子”是中国人习以为常或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国人自以为懂,细想的人不多,然而它们可以构成对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一种解读方式与理论框架。以此概念与框架来反观中国人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日常生活,便可以找到西方社会科学有所疏漏乃至难以解释的中国现象;“权力”作为概念,本具有普世意义,但任何一个深谙此道的中国人都心知肚明地明白其意义远不同于其他社会。那么如何本土性地展现其意义呢?这就需要将权力同人情与面子结合起来研究,构成所谓“权力的再生产”。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从视角、方法论及理论与经验研究等不同层面,对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关系与权力进行了深入且独到地探索,并在一些学理问题上同西方社会科学之间构成了对话的关系。
此次修汀,特别增加了一篇北大讲演稿,通俗而系统地陈述了中国社会文化脉络与中国人关系运作的全景图,以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文化自觉”。
07
《中国人的习惯》
作者:邱泽奇
中国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中国人的习惯》从习惯养成视角入手,沿着知—信—行的顺序,以思维和行动的底层文化逻辑为抓手,指出,中国人养成的习惯是内省。以内省为基底,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推己及人的,社会习惯是和而不同的,生活习惯是择善而从的,工作习惯是勤勉好学的,休闲习惯是张弛有度的。随着中国的开放和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加深,这些习惯在当下已经面临挑战,未来的中国人将会养成怎样的习惯取决于每一个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觉和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这本小书试图为中国人理解自己的习惯提供参考,更为世界理解中国人的习惯提供建议。
08
《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
作者:[美]戴维·纽曼
译者:黄腾
本书从建构论视角出发,探讨了社会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普通人又是如何感受的。全书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事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生动地剖析了隐藏在他们习以为常的个人生活经历背后那些不易被察觉的宏大架构,教会学生怎样透过表象看到“熟悉事物中的不熟悉”,看清自身在建构、规划、维持和再建社会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懂得“社会”并非外在于他们而存在,而是人类的创造物,它既可以在我们的手上得到延续,同样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双手作出改变,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09
《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
(第5版)》
作者:[美]迈克尔·施瓦布
译者:徐文宁 / 梁爽
社会学入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进行社会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却是很难让人满意。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找到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培养社会学正念。
作者在书中第一部分,借用许多人生故事和课堂对话,亲手示范如何用社会学正念去拆解社会世界,在书中第二部分则讲解了十种社会学技能,把社会学理论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在为我们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10
《穿行社会:出租车上的社会学故事》
作者:[德]亚明·那塞希
译者:许家绍
在这个众声喧哗自说自话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或许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作者在这本以其自身经历为素材所撰写的社会学故事中追问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如何应对关于现今世界的不同观点?作者既是一个漫游者,又是一个流浪者,还是一个旅行者,但更是一个观察者。他并未揭穿现实生活的假面具,而是用他敏锐的目光带领我们穿越社会的丛林,透视了隐藏在看似正常和平庸的事物背后的特殊性和陌生感。作者认为,当今社会没有多少空间和时间留给个体,因为个体多样的生活世界和角色总是与他人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后现代社会的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明晰的看法。
11
《一个社会学家的十堂公开课(第8版)》
作者:[美]乔尔·查农
译者:王娅
本书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来介绍和考察社会学原理。它提出并回答了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如成为人是什么意思?社会是怎样成为可能的?人类是自由的吗?世上为何会有苦难?为何不能人人皆同?世界正在变成一个社会吗?书中考察了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米德、伯格、米尔斯等社会学家的思想理念,介绍了过去150多年来社会学领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新版除了将作者的亲身经历及其近四十年执教生涯融合到一起,还包括了现实生活中许多最新实例,通过解答十个大问题,简明地介绍了社会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内在紧密联系,比较适合初学社会学的学生或是想要了解社会学是什么的人。
12
《转角遇见社会学》
作者:[加] 乔西·约翰斯顿 / [加] 夏恩•鲍曼
/ [加] 凯特•凯恩斯
译者:陈秀
你每天都会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食物?喝什么样的饮料?逛街或网购时又会买些什么?喜欢什么运动?喜欢看什么比赛?
为何进了大学还喜欢在书包上系上一些玩具饰品?想与自己喜欢的人办一场什么样的婚礼?每天都在手机上忙些什么?如果没有手机你又会怎么生活?
喜欢哪些品牌?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想用什么样的美容护肤品让自己变得更加好看?喜欢开什么样的车?
在当今这个消费时代,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与消费文化打交道,本书从大一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亲手教给学生如何从自己身边开始“做”社会学,揭示了我们使用的物品如何反映出我们的私人生活与公共问题之间的冲突,将社会学涵盖的众多主题整合到一起,打通了抽象的社会学理论与具体的个人生活之间的关节。
13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中译本第二版)》
作者:[美]欧文·戈夫曼
译者:冯钢
本书对微观的社会互动做了详尽的论述,探讨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别是我们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作者没有对社会互动做面面俱到的系统性分析,也没有试图总结互动类型、区分互动性质,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具体互动细节。
在对许多地区社会习俗的观察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把社会比作舞台,把个体比作演员,用诸如印象管理、前台、后台、剧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戏剧表演的概念,来分析种种舞台表演行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自己的行动,试图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并采用某些技巧来维持自己的表演,就像演员向观众展示一个角色一样,这不失为一种表演的艺术。
谈谈今天的书单中你最感兴趣的那本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
-End-
书单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点赞、在看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