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稿】“年入12万+”与天然气消费增长(切合当前经济形势的天然气消费深度分析)

彭知军 天然气与法律 2022-04-22

专注于天然气领域政策与法律的公号,已通过微信原创和赞赏认证。点击标题下方“天然气与法律”(蓝色字体),和近2万位业内同行一起关注。小编微信:shanghailaoxin,欢迎添加。

文:彭知军

 

观点:天然气的下一个“黄金十年”主要依靠消费提档,即“被动消费”向“主动消费”转变、“功能性消费”向“舒适性消费”升级。

 

中产焦虑和群议汹汹

前段时间,国家税务总局又重申了要加强所谓高收入人群(概念上的中产阶层主力)个税征收监管的规定。一时间,狂喷庙堂不顾江湖时艰,引得民间群议汹汹;紧接着,国家税务总局又来了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辟谣。众曰:税负沉重如此。

另一方面,经济下行趋势难改,投资、出口乏力日久,既已路遥、马力匮乏?因“三座大山”压身,特别是主要城市的房价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狂飙,故,任你提振消费的文件连连,撩拨、刺激,一波又一波,消费依然靡靡。双“十一”的历史新高,只是一段时间“故意”积累后的宣泄,关键是消费的本质没有改变。

另一方面来说,改(xiao)革(fei)不能光靠“吼”,不能总是“被动消费”。

 

“煤改气”是“被动消费”

“被动消费”一直是国内消费特征之一,而且是重要的特征。大部分的政府投资项目都可以归入此列。比如,我所居住的小区附近的路牙最近又被换了一遍,从外观上看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又比如,自2013年以来的“煤改气”就是典型的“被动消费”,当地一些收入较低的人群本来可以依靠和自身经济支付能力相适应的柴薪、煤炭等取暖,但现在则必须使用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天然气。虽然大部分“煤改气”工程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甚至全额政策性补贴,但这也是税收的一部分,也是大家的钱;况且,后期的运行费用则主要由使用者承担;如果不使用天燃气采暖,之前的“煤改气”投资也将沉没,还要另寻取暖之法,也同样“被动消费”了。另一方面,在某种意义上,生活在农村(或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的人群的(天然气)费用弹性远小于空气污染弹性,直白说就是对高额的费用难以承受,而可以承受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

如果政策性补贴不是长期的,以当前的人均收入或家庭收入几乎是不能持续的,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一个采暖季的天然气费用就高达几千元,采暖期较长、气温较低的地区则更高。如果政策性补贴是长期的,就存在不公平的嫌疑,有相当的地区毕竟不是经济欠发达区域。可以预见,作为当地政府主导的“煤改气”工程,未来会由于使用者的经济支付能力不济而遭到弃用。

高举治理雾霾的大旗,环京津地区政府在行政权力的推动下,大搞“煤改气”,我粗粗看了一下各地的政策补贴额度或比例,基本与当地和北京的地理距离成反比(不考虑当地的财政状况),见图1。包括很多远离京津地区的地方也在大搞“煤改气”。

也许,我们都被“被动消费”了。


图1 补贴额度(比例)与当地距离北京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示意

 

“功能性消费”向“舒适性消费”升级

舒适性是相对功能性而言的,就好比穿的确良衣服(功能性:蔽体、保暖等)和穿欧洲时装(舒适性:经济实力、愉悦、装饰等)。

为什么之前提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年入12+万”的税收监管问题,我认为,在城市“年入12+万”的家庭或个人是无力承担舒适性消费的。根据目测,大都还处于功能性消费阶段。以天然气为例,大多数还是用来做饭和洗澡,在北方很多地区基本不安装燃气热水器,而是以太阳能热水器(辅助电加热)为主,从洗澡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上讲,燃气热水器是优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家中安装浴盆,装满热水,好好地泡个热水澡,这比冲洗享受多了。很多人对南方地区采暖不以为然,但至少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更南方地区的冬季采暖已经蔚然成风,这就是消费升级。

我认为,天然气消费增长未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能源结构调整,说白了就是把煤、油的部分份额让渡给天然气,这主要在工业、发电领域,现在看来可以让渡的空间也比较有限,毕竟煤、油和天然气的价格摆在那里,煤炭的主力地位短时间也难以动摇;还有一个就是舒适性消费,这是天然气消费增长“下一个十年”的内驱力,就得依靠公众的消费能力了。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仅能作为补充。舒适性消费能力依靠什么呢?

 

(一)收入增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说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家统计局以及各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数据也对该文件做了注脚。至于自己的收入是否增长,以及幅度有多大,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相比狂飙的房价和通货膨胀,大多数人的工资增长≈微增长:不增长:负增长=(1:1:8)。实际是怎样的,不好说,听国家统计局的吧。

说明:1:1:8纯属笔者臆想。

 

(二)气源供应

据说北京市居民每人每年可消费的天然气用量接近世界发达城市的水平,可谓成绩斐然,首善之区也是理所当然。据有关报道,全球人均水平为467立方米,OECD国家人均天然气消费量1242立方米。

但是,任何时候国内讨论天然气的事情,北京是个特例,必须排除在外,它的气源供应条件是任何地方不可攀比的,它有先天的行政权力优势来影响或干预。我们还有很多省份一年的天然气用量还不到北京市的一个零头。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天然气现状相对合理很多。

我们的天然气管网(包括政策、气源、储气、输配、价格等)还远远没有满足“舒适性消费”的条件。这不,在某个专业微信群内,专家们开始担心今冬明春的供应保障了。最近的一些天然气改革政策的效果也有待验证。

 

(三)消费行为

举一个例子。现在都推崇运动,国家也提出搞健康产业,比如跑步、骑车等各种运动,如果是早晨这样上班,到了办公室,一般都是大汗淋漓,这时就必须洗个澡。还有,现在一些办公园区,都拿出一定的空间设置了运动区域,运动完了,也要洗个澡吧。那么,我们是否设置了相应的清洁卫生设施呢?这些空间或需要采暖或需要热水等,都是未来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的。就拿跑步、骑车来说,国内大部分的城市都难有合适的条件,包括曾经急遽推广“绿道”的广东,以笔者生活的地区为例,想较为顺畅地骑行一段时间太难了,远距离骑行就更不用说了。

比如,港华燃气一直在内地推广其在香港较为成功的燃气饭煲、燃气烘干机等。以燃气烘干机为例,从内地的住房条件、文化习惯上,大家还是倾向于用太阳晒,这是直接利用太阳能,也是最节能的,也是毕竟是免费的,还有消毒杀菌作用(空气条件优良情况下)。当然严重的雾霾对推广燃气烘干机来说,可能是一个商机。

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存粮卖肾都可以买好几千的手机,唯独对每个月几十上百的燃气费很敏感(不包括独立采暖费用),这是文化习惯导致的消费行为。短时间内是难以修整的。

 

(四)天然气分布式利用

有人认为,天然气分布式利用是下一个增长点,我局部同意。我认为,天然气分布式利用项目主要有两个地区可以选择,一个是气价便宜的四川等地,另一个就是支付能力强的经济发达城市。当然,随着国力增强,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廉价的天然气,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有点难。

 

不管二胎政策的效力如何,我们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人口大幅下降的时期,抓好消费升级才是稳定经济的命门,而公众的支付能力(收入水平)则是根本。在房价、汇率等多头搅合之下,又有哪个政府部门来关心公众的收入呢?

公众多用一点天然气不是浪费,是一种生活质量实实在在的改善。然而“年入12+万”还支撑不起。

---------------------------------------------------------------------

*更多公号精华文章,请点击:

【精华】公号重点文章分类检索阅读

*更多彭知军专栏评论文章:

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