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期悦读】彭知军:从范雨素到我的读书心路

彭知军 天然气与法律 2022-04-22

专注于天然气领域政策与法律的公号,已通过微信原创和赞赏认证。点击标题下方“天然气与法律”(蓝色字体),和2.4万+业内同行一起关注。小编微信:shanghailaoxin,欢迎添加。

编者按:五一小长假即将过去,大家都过的如何?有人在阅读中度过吗?范雨素已经不可避免的火了,她的同乡、燃气业的达人彭知军因景生情,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读书心路,其中亮点不少,大家自己点进去找吧。

 

文:彭知军

 

最近,我的湖北老乡范雨素在朋友圈火起来了,我关注的大家和南风窗公众号都有关于她的文章。《我的读书》是在2011年底写的,发表在当时打工的单位——深圳燃气的内刊(2012年3月刊),未做修改。笔者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参加和君商学第八届课程,也是极力倡导读书的。旧文重读,有种“读书使人进步”的感概。

说到“读书”,有关的言论和著述就数不胜数了,都是说多读书之好,最夸张的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而我们最常说的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远的不说了,深圳燃气集团一直倡导和培育读书的氛围,内刊《深圳燃气》(原名《燃气风采》)也不遗余力地引导大家读书;龙岗分公司的“萤火虫”读书会也已经坚持了四年,有声有色,还办起了员工图书馆;深圳市政府每年也会举办声势浩大的读书月活动,内容多到可谓“繁杂”,把人至于不知如何选择的境地。说到自己,平时也读点书,但也没有什么重点,都读一点,比较杂吧,不过大体说来政经文史类的多一点;现在也是这样,有些习惯一旦形成是很难改的。

从识字之后,我便对文字产生了兴趣,那是一种天然的。那时,农村的文化生活是贫瘠的,很难获得什么课本之外的书。上小学的时候,最早接触到的就是《人民日报》、《湖北日报》,还都是从生产大队办公室后面的垃圾里拣来的,也不是完整的报纸,一般都是零星的几页,有的版面要么有污渍,有的还是残页。那条件不可和“五道杠”相提并论的。但也是读的津津有味,最喜欢副刊。学校和家之间有油田(江汉油田)的住宅区、办公区以及生产设施,一帮伙伴经常去瞎逛,主要是找烟纸(烟盒的外包装,作为一种游戏道具,油田工人抽的烟高档一些),随便可以得到一些丢弃的工人日报、石油报以及内部文件,有些也会收获一些杂志。从那时也养成习惯,只要是有文字的,我会捡来看看。当然那个时候是少不了的“小人书”,但不多,都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的,经常为谁先看紧张得“剑拔弩张”,甚至“友谊破裂”。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的假期主要任务就是放牛。当时耕作主要依靠畜力,我们家和别的几户人家共用一头耕牛,轮流喂养和使用,大概每隔一周就轮到我家,每次都是两天。除了冬天,都需要放牛。除了草,到处都是它喜欢的庄稼,冬有油菜和小麦苗,春有蚕豆苗,夏有水稻、黄豆等,稍不留神就吃了庄稼,总是不好的,有的还会引起和别人的争执。所以放牛的时候必须盯着,拽着牛绳,不让它吃庄稼。这个时候也是读书的好机会,带点文字,可谓“对牛读书”。

夏天还要看抽水泵。家里连续几年承包了所在生产小队的抽水任务(每年夏季从河道抽水灌溉水稻),属于极其无聊的活。一是怕抽水期间出现什么故障,比如电力不稳(以前的农村电网落后),还有马达过热等;二是怕有人搞破坏,特别是一帮同龄的少年。除了轰轰的马达声,就是水渠里的哗哗声,极热的时候还有知了声。这时躺在树荫下读点文字是很不错的。这时候已经接触到了几本《知音》,说起来是不合时宜的,毕竟是面向成人的杂志,也算是“偶得之”。

直到初中毕业,读书都是在池塘边、河堤下、田埂上、草地里、树林里,那读书环境完全绝对堪称“大清新”级别的享受,现在大家不都是在找这样的环境么。

上了高中,每个月的假期很少,加之学业很重,另外学校的图书馆也是形同虚设,仅在高一开学不久参观过一次。那时开始读《读者》、《青年文摘》(这个杂志读的时间不是很长),还有就是《南风窗》、《参考消息》,等等,这些逐渐固化了我的读书口味,喜政经和文史之类的文字。

高中的时候,特别是高一,因为从放羊式的教育环境进入圈养式的管制教育环境,心理不适;加之从农村到县城,外部环境变化很大,但因为内向的原因也不会与人沟通,所以利用每个周日下午半天的休息时间跑到学校对面的一个书店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大概看了一年,后来遇到什么心理不适的问题,都是自我调整,至今受用不已。

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高一的教材,使用的是试验教材,语文课程在一年里都有古文,第二学期增加了现代文,还发了好几本课外书,感觉在那个时候对文字方面有了一个小小的进步台阶,特别是古文基础。现在的人把古人留下的几十页纸写得几百页,而且很多人反复写,其实没有多大必要,见仁见智全在己心。

大学期间可以比较自由地读书,读得仍然很杂,现在看来,没有明确一个重点,浪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如果有人指导点拨,或许可以在读书方面有更多、更好地收获。这里不得不诅咒一下我国的教育模式——“强灌输、无指导”。大学期间还比较喜欢读杂文,大概就是愤青之流吧。大四的时候,还专门研读了性心理方面的,有些东西还是要讲科学的。

说到名著,除了课本的节选片断外,完整读完、且反复读过的就是《三国演义》,其它就是翻翻而已。大学期间曾计划把《红楼梦》读完,记得读到贾宝玉和袭人亲密之事嘎然而止,也想不起是什么原因了。所以对读名著,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我喜欢读零散的文字,主要以报刊和杂志为主,一直以来都以为它们才和当时的历史是贴近或甚至一体的。那些经过太多程序的加工所得文字,仅可作为工具书之参考,如若用来细细品味和感受,是基本不靠谱的。其实读书有时不要太注意其完美,适当读缺陷,太完美则是童话,有“穿孔”的才可以看到其背后的内容。

工作之后,也读一些书,但有些功利了,也算是“与时俱进”,这时融入社会的一个经过和手段。另外我认为读书是比较私人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到价值观的方面,如果连某本书或者某个写书的人所持的观点都不认同,或许根本不会去读,要么读完之后只有批判或者抵触,当然也许会有一些反思。所以,当我们评价一本书,更多以我们的价值观以及自身的历史来作为评判标准,大概就是“见仁见智”。

不管怎么说来,读书总是一件好的事情,为了获取某方面的认识,或者为了打发闲暇的时间,或者就是出于爱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读书方式和选择,只要自觉惬意、有收获就好,毕竟读书是一种有利于自己,有时也可以帮助他人的活动。

读书吧,或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靓照)

---------------------------------------------------------------------

*更多公号精华文章,请点击:

【开年巨献】历年公号重点文章分类检索阅读

*阳光时代律所天然气团队法律服务介绍:

直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