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ie 与哥哥 Finneas 在 Home Studio Finneas 的 Home Studio 设备让大家惊讶不已。除了一块声卡 Universal Audio 的 Apollo 8 算是“录音棚级别”的,其他的设备,比如 Yamaha 的经典“白盆”HS5监听(他还用了一个HS8作为超低监听),Audio Technica 的AT2020麦克,音乐人几乎人手一款的 Logic Pro,都非常平价,非常“卧室”。除此之外,再来个几千元的 Midi 键盘,基本就够使了。按照前面的标准,一台 M-Audio 的 key station 61键应该就够了。
从这个角度说,可能所有混音师母带师就要干瞪眼一会儿了。 在电脑数字录音盛行之前,音乐的制作传播和出版的权力牢牢掌握在专业工种手里。相关的知识、信息也很少,普通人要录制一张比较听得过去的专辑,只能进棚。那时候一张专辑的制作费动不动就是十多万。当时的录音制品基本都在行业标准上下徘徊,很少有其他的可能性。 2005年以后,电脑录音技术开始时兴,很多书籍开始教学 MIDI 制作。中国音乐人,尤其是乐队,才有了自己录制音乐乃至于数位发行的可能性。这批中国独立音乐人影响力最大的小样,恐怕都不是他们混音制作完善的专辑。比如,让痛仰从说唱金属变成民谣摇滚的《不要停止我的音乐》,恐怕给任何混音师听,都不会说是一张混音很好的专辑。再比如,让陈粒脱颖而出的《如也》专辑的制作混音也是如此,甚至有个别歌曲的吉他弦都没有很准。这并非个例,宋冬野的《董小姐》走红时只是豆瓣网站上的 Demo;逃跑计划的第一张专辑《世界》比起后来的作品来说,混音也差一点;《万能青年旅店》是李平刚开始制作的作品,比起后来的作品,单说混音上有一定距离;2003年声音玩具的《最美妙的旅行》,虽然混音质量并不出众,但还是为声音玩具带来了一锤定音的历史地位……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那是不是说明制作、混音没有用了? 当然不是。虽然 Kurt Cobain 总认为《Smells like teen spirit》被混得太过光鲜,但不可否认混音师 Wallace 的混音让这首歌开启了 Grunge 浪潮。一定程度的混音“美化”让更多人容易接受。而 The Beatles 的第一首冠军单曲《Please Please Me》本来是一首 Roy Orbinson《Only the lonely》类的抒情歌曲,在 George Martin 的建议下加速而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音频工作者的任务很单纯,就是要把这首歌做得动听,均衡,这件事本身就够了。他们并不是为了让音乐火才出现的。
同样,录音技术上在电脑录音出现之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按照 Billie Eilish 团队的配置置办一套设备,纵使加上电脑、乐器,音源软件的费用,在五万左右也可以把自己的 Home Studio 像模像样地建起来。如果不买那么贵的、那么多通道的声卡,就又能省一万多。比如一个 Focusrite 2i2 一千出头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