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十年,十年《心理罪》”主题征稿大赛一等奖作品展示:
12.22,方木,我在等你
——献给十年《心理罪》,
献给那些在黑暗中守卫光明的战士
“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可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但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
————题记
夜
画像
教化场
城市之光
第七个读者
你脚下流淌着
汹潮涌动的暗河
晨雾迷茫着的校园
杀手暗黑在暮色四合
一座坟墓在撕裂地燃烧
一群信徒暴虐在法外祈祷
天平向罪恶深处疯狂地倾斜
谋杀的钟声敲响在新年的会场
冰冷的钢锭里融化着悲壮的警察
那道强光又在城市上空狂妄地咆哮
当黑暗以太阳的名义公开地审判
你是熄灭这道强光最后的砝码
漫天火光的地下室似曾相识
拯救罪恶以生的名义开始
这本是一场意外的旅程
可第七个迷惘的读者
终迎来最后的美妙
深爱着你的少女
愿你永不知晓
那道光消融
等你归来
活下去
方木
安
01.
2015年的1月,我在微博上写下了这行略带无厘头的话,然后合上了姗姗来迟的,作为《心理罪》前传的《第七个读者》,算是对那位在我青春时代深刻隽永的少年警察做了最后的告别。
无数次午夜梦回,无名的伤感长久的袭来,那时的我曾以为这会是这个故事的终结,方木作为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将永远留在逃离了死亡地下室后,那年两生花开的春天里。
如果这个千疮百孔的男人可以从此复归平静的生活,倒也不错。
我这样想着,然后泪止不住的流。
于是自怜,于是茫然,
于是开始匆匆告别。
02.
然后,他回来了。
以文字以外的另一种方式。
他年轻,英俊,尚在菁菁校园的天才少年突然从无忧无虑走向了风暴之眼,尽管青涩,尽管无措,一个93后第一次面对复杂的角色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演绎,但清澈的瞳孔里有不属于那个年龄的勇敢,和对生命的敬畏。
他是方木,也叫陈若轩。
《心理罪》网剧剧照
他帅气,阳光,迷之自信甚至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在犯罪现场道出画像指认凶手的潇洒神而近妖,越知心,越致命的他曾几乎被黑暗吞噬,好在他最终走进了阳光,成长尽管突兀,也算差强人意。
他是方木,也叫李易峰。
《心理罪》电影剧照
他深邃,执拗,庸常甚至颓废,面对生命的流逝他狂躁他愤怒,面对盲目的拥护者他牺牲他拯救,他曾如此不遗余力地点亮这座城市,他亦如此决然地让那道强光熄灭,他是警察,是这个混沌世界里最后的一道光。
他是方木,也叫邓超。
《城市之光》电影剧照
在《心理罪》影视化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在当今的大IP走过它从默默无闻的诞生到名满天下的第一个十年,我开始慢慢地回到书本中,回到铅字编排语言串联的世界里,如我习惯的那样,翻开,阅读,记录,奋笔疾书,去偏执地翻阅这了然于胸的文字,和早已熟知的情节,去重温这场宿命的绞杀和抉择。
三年前,我用长长的博文和一条粗鄙的时间轴,去穿越他和作者雷米深邃的人生轨迹,三年后,我依然热爱他在漫长的十年里,这种用宿命的敬畏去抵抗现实中严寒冰冷的所有努力。
无论他被影视化成多么光怪陆离的模样,无论他被多少人演绎和模仿过,无论人们肯定他的价值或是否定他的存在,无论在时间的末尾他被人铭记还是被黑暗吞噬,他依然是那个,天赋异禀,坚持正义,不断前行,牺牲自己,用沉默作回答,用行动去诠释的警察。
一如我见到纸面上的他时最初的样子。
那么,就从这个故事的源头开始说起吧,从天赋异禀的少年面对死亡借书卡的固执勇气,从他凝视深渊对抗残酷的恶魔杀手,从一个被欲望催生出罪恶的伦理实验和崩坏的一群人,从千年以来紧闭双眼的暗河盲鱼和钢锭的冰冷,从让民众狂热对抗法律的城市之光,从那些铁的意志和柔软的心田,去蔚然起航吧。
03.
1999年,《第七个读者》:一张借书卡,五位无辜的死者,十一个战栗的年轻人,长发纷飞的陈希,一场关于压抑,歧视,鄙夷,命运的绞杀,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完成在炫目的会场,白色的公主裙与血色的嫣红,火海中狰狞的面孔与融化了刀柄的墨绿色兵刃,那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三个字,青涩烂漫的纯真时代在这一片血色中远去,一个悲恸而沉默的男孩在废墟中挺立。
那一年,方木21岁,陈希21岁。
2001年,《画像》:以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杀手为名,模仿犯的屠刀伸向了校园里他关心的每一个人,你仅仅是一个承载了太多的在校学生,却要在旁人惊恐眼睑中触及魔鬼的灵魂。烟花灿烂间,热切的双唇和空洞的泪眼,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该有多好。如果心理画像是那个杀手的专长,那么就让你在敌手最擅长的领域,用自己的方式让他灭亡!
那一年,方木23岁,邓琳玥23岁。
2004年,《教化场》,一个在孩提时代所做的近乎恫吓的举动,会对一个人的心理造成多大的影响?迷失方向感的玩世少年,害怕毛绒玩具的无辜女人,恋童成瘾的绝命律师,还有永远脱不去异味的纯白少女,探索人类阶梯的斯金纳教化场实验如何被欲望催生出罪恶?而你,只是做了一个警察该做的事,维护正义,和拯救灵魂。
那一年,方木26岁,廖亚凡16岁。
2006年,《暗河》,跨境幼女拐卖,生死战友或含冤入狱或奋战至死,而一切秘密的答案隐藏在遥远闭塞的陆家村。淌过脚下流淌着的汹涌暗河,你毅然潜入幽深的龙尾洞,绚丽的柔阳让深渊的盲鱼睁开了久违的双眼。安息吧,融在钢锭里的兄弟们,安息吧,老邢和丁树成,为了争取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一尊雕像。
那一年,方木28岁,米楠23岁。
2010年,《城市之光》,天使杀手自诩为城市的一道光,法外行事让裁决审判失去本身的意义。你所面对的不是天使杀手,而是一座城市,而是这座城市心怀怨念的,每一个人。当黑暗以太阳的名义公开的掠夺,你是熄灭这道强光最后的砝码。终于,你找到了那个愿与你共度一生的人,而那个善良的女孩,闪着泪光,愿你永不知晓。
那一年,方木32岁,米楠27岁。
04.
有的人,可以替代,有的人,独一无二。
记住2008年的1月10日晚间的风,将《心理罪》的电子版图书送到了刚刚度过17岁生日的我手里,那一年,《Lie to me》已经开始火爆,那一年,《犯罪心理》还是冷门小众剧,那一年,《沉默的羔羊》已经让钟爱它的人几近癫狂,那一年,人们谈及犯罪心理画像还是无比的陌生和怀疑。
人类对所有未知的事物总怀有天然的敬畏,所以,你能想见,当我看到那一晚,天才少年眺望城市灯火阑珊,现场还原心理画像,道出一句令所有人诧异的话语时,我的心里是怎样的汹涌。
事后我无数次感谢那晚灯火阑珊间的凛冽寒风,将那个无畏的方木送到了17岁的我身边。
他像一个魔咒一样,紧紧缠绕着我,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已陪伴了我9年零11个月。在漫长的时光中,我无数次一个人来到河边,看着夕阳从这座城市的胸膛慵懒的穿过。阳光落入水中,而《心理罪》的往昔一幕幕在心头浮现。
那年,他拿起卡片,小小的借书卡露出邪魅的笑容,死神举起镰刀在黑暗中睁开了双眼;
那年,他穿过无尽的彷徨和挣扎,穿越杀手的嘲笑和凛冽的泳道,一场诡异的杀人游戏,一发兄弟赠送的子弹;
那年,一个名为教化的研究拉开时间的常州,一个庞大的心理游戏没有可敬的胜者,他深情的拯救,斯金纳之箱悄然关闭;
那年,他在黑暗中摸索,深邃的暗河直指遥远闭塞的小村落,知道吗?你太感情用事,不适合当警察,至于你,肖望,你早已对不起胸前耀眼的警徽。
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天都在发生杀戮,而总有一些人,带着内心固有的善良与感动,肯以宽恕和牺牲的方式去挽回一座城市的清明宁静。
因为他是方木。
我相信,这个陪伴我自高中走过大学,来到社会的坚毅少年,这个永远没有机会对心爱的女孩说出“我爱你”的悲情男孩,这个孤独勇敢,对犯罪有着天赐嗅觉的心理画像师,这个偏执地相信正义,相信勇气,相信牺牲价值的警察,这个燃起我们热血,又为之痛哭的光的化身,正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带着他残缺的右手,继续做着那些看似寻常,却又改变世界的伟大举动。
“小海,救人!”
雷米在微博上告诉我们,《心理罪》全书里他最喜欢的台词,就是这句话。语出郑霖,刑警支队副支队长,那个永远融化在钢锭里的人民警察。当命运残忍地将方木从过去的生活中撕裂,丢入另一种世界时,身边的人们也游离期间,遭受着同样的命运。有的人逃离,亦如琳玥,有的人叛变,亦如肖望。
所幸,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心理罪》网剧剧照
当他一次次投入无边的黑暗时,总有很多人陪他一起,一起在长夜中一往无前。
用自己的身躯做人梯救出被拐卖的少女,永远融化在钢锭里在纪念广场且听风吟,记住他们的名字,阿展,小海,郑霖。
以警察的信仰,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并奋战至最后一刻,记住他们的名字,刑至森,丁树成。
为方木所坚持的一切献上自己的力量,毫无理由地相信牺牲的价值,记住他们的名字,邰伟,裴岚,陆海燕。
还有那个高贵的灵魂,他在烈火焚身弥留之际,想到的却是尽最大的可能压抑自己痛苦的呻吟,以免给目睹这一切的方木雪上加霜。记住这个名字,法学教授,乔允平。
还有边平,杨学武,杜宇......
还有韩卫民,祝老四,鲁旭......
善良是具有力量而空灵明镜的,它的魅力在于善良并不孤单,当方木欲以单骑挑战黑暗的千军万马时,身后的善良如浪涛此起彼伏,由远及近。于是,即使对手凶险,如孙普,江亚,也不曾最终战胜过,也当需知比才华更重要的是灵魂的善恶。
有了灵魂,才华才能发光,那是真正的城市之光。
方木,就是那束光,熄灭以太阳的名义公开掠夺的邪恶之光,以自己的方式孤独点亮。
05.
于是,便有了这一次的《城市之光》。
如果不是《城市之光》几经沉浮后的轻驾而来,我恐怕不会这么快地提笔写下这些零零总总,我依稀地记得2012年我拿到《城市之光》时的激动,我看到一个曾经的天才少年成长为一个无畏牺牲的人民警察,看到了故事情节从昔日的案件串并上升到了光的寓言,也看到了那个心宽体胖的老胖哥文字跃动后的巅峰造极。
光是如此的美好,明亮,温暖,生机勃勃,滋养万物,而影子,是我们对世界的延伸最初的想象。
只是,它曾是阴暗的,并且,它最大限度的释放我们人性中最原始的恶。
在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一个大侠,一个以太阳的名义公开掠夺黑暗的城市之光。善恶之辩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凶手也不再是那个躲在阴影深处的符号。每次的鼠标点击都充满着兴奋的帮凶,每个电脑屏幕的背后都是目露凶光的同谋,甚至在警察内部都会有人觉得:那个城市之光做了我们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与其将他绳之以法,那些被他仪式处决的人才是彻头彻尾的死有余辜。
每一起自我裁决的杀戮,都有新的罪恶,那些看似死有余辜的受害者同样妻女家庭,有深爱着他们的人和存在的意义。
每一株正在生长的阴暗之种,都在城市之光的护佑下萌芽新的阴影,它的背后是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
于是,方木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城市。
《城市之光》电影海报
一座几近癫狂宛若哥谭的C市。
当陷入汪洋大海的方木以牺牲自我的方式熄灭那道强光时,他挫败的不仅仅是那个凶恶的法外暴徒,他挫败的是如野火般蔓延的怀疑和不信任。
以自己的生命为筹码,
去赌这座城市的未来!
人们崇拜天才与生俱来的希望与光芒,却没有意识到方木把自己摆在了助力正义的砝码位置,赋予了城市之光更普世的含义,那是经历了艰难破案过程及迷茫的人性思考后,共同抵达的温暖彼岸。
06.
《心理罪》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在《心理罪》陪伴我的9年里,我时常在想这个问题。在这五部书里,雷米构建了精妙的案件轨迹,展现了绝伦的推理过程,犯罪心理画像从乏味冗余的教学材料走进了惊心动魄的罪案小说,人性的光辉也从照本宣科走向了鲜活的形象。
《心理罪》网剧剧照
因为《心理罪》,人们开始狂热地爱好犯罪心理画像;
因为《心理罪》,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心理矫正一再地作为热点进入人们的视野;
因为《心理罪》,人民警察的形象一次次地伟光正;
因为《心理罪》,善良,正义,牺牲的普世价值在人们的心里重塑和升腾。
以犯罪小说的方式,传递普世的价值观和正能量,这大概是雷米创作的初衷,也是最终的目的所在。
但是,对我而言,或许还另有收获。
“你应该去写书。”
2017年对我而言是别具一格的一年,在一次次重温《心理罪》的时候,我也开始属于自己的小小寄托。那个膀大腰圆心宽体胖的小胖哥或许早已忘记,他在2015年对我说的那句“你应该去写书”真的让我走上了这条路。
《心理罪》十年珍藏版套装立体封
我恐怕不能像您一样,抠细节般地对自己的文字执拗地苛责;
我恐怕不能像您一样,用自己职业的经历去书写一个个完美罪案的故事;
我恐怕不能像您一样,将场景转换,人物视角切换的风生水起,如履薄冰;
我恐怕不能像您一样,将黑暗的罪恶彻底地展现,然后用更彻底的善良和正义去压倒他。
但我唯一能做到的是像您一样,我手写我心,真诚,善良地奋笔疾书,去做一个能长久写作的人,去做一个用生命和激情去创作的人,仿佛这样能让我活得更久远一些。
07.
“请给我多一点时间,请给我多一点启示,请给我多一点勇气。”
一个悲情英雄的出场总带着些落寞和宿命,似乎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上帝提笔写好了剧本,将纸片翻至开场的那一页,等着你在那个特定的时刻踏入这片禁地,于是,大幕拉开,血色将至。
《心理罪》电影剧照
于是,前一篇还在嬉笑怒骂快乐的说着荤段子的方木,转瞬就在一个暗夜过后瞥见未知的死亡。方木的故事,始于一张借书卡,终于一道强光,在世人惊异,感叹,赞许,怀疑的眼光中,沿着剧本一步步艰难前行。每往前一页,每翻阅一章,每读罢一本,这样的感觉愈发浓烈。
多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每一个暖心的时刻永远不要有下文,如果有,多希望你,是笑着走下去。
我希望你是律师,大学老师,法律顾问,作家,哪怕一切一切平凡而别样的职业,
我希望你经历这一切杀戮和镇痛的人哪怕是我而不是坚强的你;
我希望你能有机会对心爱的女孩说出我爱你。
我希望你能走在阳光下,牵着身边心爱女孩的手,四目沉寂,内心澎湃,心照不宣。
我希望,你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熄灭那道光。
我希望,我能够承受你所有的苦难。
08.
当我们再次迎接这个右手残缺的坚毅男人时他早已不是书本中的角色,而是从字里行间站立起来的鲜活的人,被无数影视赋予形象和生命的载体。他年青,俊朗,眉宇间透露的英气和和煦的温柔,他执着,冷酷,为了心中的那片净土选择相信善良,相信勇气,相信责任,相信牺牲的价值。你在不经意间改变的那么多人,也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作者,读者,影迷,和我们原本平静如死水的生活。
其实,我很想念你。
其实,我们都在想念你。想念有你和没你的日子,想念期待和失望的日子,想念相信与怀疑的日子,想念故事开始和完结的日子。
想念,也是一次迎接。
想念,也是一种等待。
那么,12.22,《城市之光》,方木,等你归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PS:边江的《心理罪》讲书由于系统原因,只能以上下两部呈现,请谅解。
投稿作品展示
《城市之光》钉画
其他奖项投稿结果会稍晚公布,请大家稍等一下~
▼
点击 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好书
更多 好书 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