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没有那么一张照片,它既存在又不存在

Cora Alphabooks 2019-06-21



既存在又不存在



恰恰是问题揭示了语言的匮乏。生命并不短暂,可你只记得这些,所以感觉它是短暂的。


 ——樊小纯




纠结许久,是要用卡片拼贴、还是传统文章格式写作,因为这本书不论装帧、形式还是内容都太与众不同了。书被设计得像一本装订成的、可拆卸的相册,外观十分吸睛。与之相对的是再简单不过的叙事,主线故事只一句话就能说完:一个名为W的摄影师死了,寄给他可以信任的朋友 R 一个包裹,里面装了 24 封信,而非先前说好的 24 张底片。



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按概念进行简单分组的卡片集合。W 习惯在白色小卡片上写随感,从记录日常生活到深度思考皆有。这让我想起中学时买的阅读笔记卡,摘录关键语句,再附上感想,写着写着不再是机械重复的作业,而是一段自我反思的旅途。书中的卡片写满了 W 在从事摄影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影像、对艺术的思考,在不同人生节点拥有的对图像的感悟。


W 代表的是 writing 还是 watching?R 代表的是 reading 还是 recording?虽然好奇,又害怕被告知官方答案,因为心里早有偏向,这与解读摄影作品时的心境如出一辙。逛展时被一幅作品吸引,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揣摩主旨,却总是不免担心官方解读与自己的一己之见大相径庭,倒不是怕前者 disqualify 后者,而是认为,这种差异本质上是对刚完结的致敬仪式的神圣性明目张胆的破坏。贯穿全书的正是与我上述几句话相似的碎碎念,对于影像、对于观看、对于视觉艺术的思考与追问。


作者樊小纯念新闻出身,留学美国攻读社会纪录片硕士,现在在攻读哲学博士。没有看过其定位为随笔集的前作《不必交谈的时刻》,在笔者看来《不存在的照片》超出随笔集的范畴,介于随笔集与思想录之间,是樊小纯从实际操作到哲学思考这一人生轨迹的伴生物。



从追求真相的新闻报道到融合事实与艺术加工的纪录片创作,从切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到形而上的抽象性思考。《不存在的照片》中樊小纯以评论家,更确切地说是美学评论家,而非论文学者的风格行文。这种碎片结构的评论让我想起了罗兰巴特的《明室》和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他们在思考图像的本质时,目光同时投向两个方向,向外看是不断变动的世界,向内看寻找大脑对外在世界的诠释。


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图像生来不具备“光韵”(aura),即使 W 执着地希望拥有个独特的相机,自行改装注定是徒劳,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无法改变他与图像的联系是通过机械建立的事实,但“没有人说不可以做白日梦。”


在卡片上写随感与用相机拍照一样是借助于外在的介质将脑中的想法具象化。整理卡片则与剪辑师的工作更为相似,面对众多素材去粗取精,再将其组合成片。绝大多数时候,剪辑师和摄影师并非同一人,仔细端详后者记录下的碎片化的瞬间,再以耐人寻味的方式将其重塑。所以,面前的卡片究竟是按照 W 寄过来的顺序、还是 R 整理过的顺序排列的呢?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排列是个人视野带有的主观性与武断性的绝佳体现。


24 封信,正对应了电影里的一秒 24 帧,而书的结构与电影的创作理念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核心概念的指引下,以某种别具匠心的顺序被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成品,让观众理解、引发思考,又要避免太过工整、缺乏创意,要做到能游刃有余地行走在两个阈值之间。


上纪录片课时,花费很长时间试图找出一个值得讲且能讲好的故事,前期做了不少调研,但心里始终没底。纪录片时间线一般拉得很长,耗很多精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例子也不少见。起初,因为你对某个人或者 TA 正在做的 、曾经做过的事情颇感兴趣,希望深度挖掘于是开始跟拍,且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但拍摄过程中,干涉 TA 的行为是遭人诟病的,你对事态的发展无能为力,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的事,故事走向是否会与预期相背离,人物形象设定是否濒临崩塌。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摄影是一个等待、而非狩猎的过程,比起长驱直入更需要守株待兔。(这里指的是主动积极的等待)摄影师的身份永远是双重的,成为创作者之前,先是记录者,成为创作者之后,依旧无法摆脱记录者的身份。摄影很难在本质上成为抽象行为,因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镜头具象得让可能会引发的讨论显得多余。但摄影也是一个感性的动作,在书中樊小纯提到 Record 这个词。“……Record 是 Re+cord。Cord 是与心脏有关的词根。记录,是为了在心脏再敲击一下。” 这种冰冷的机械感与热烈的内在情绪之间的并行融合,或许有朝一日会成为培育新“光韵”的土壤。


与此同时,文字也好图像也罢,理性思考总能营造出一种距离感,作品与阐释者之间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它不仅产生美,还滋生敬畏。


从文字到图像,从抽象到具象,下一站是何方?创作成果难以做到不言自明,也难以被人直观感受,需要借助解构复活重生。然而,我们是否会迈向个人体验彻底取代思考的未来?是否会走向一个感官至上的明天?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退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影像?我们是否还需要影像?现代人还能否接纳事物本身的模样?呈现事物本身模样的影像就是真实的吗?我们是否需要真实的影像?观看这个行为注定不是所见即所得,外界事物在视网膜上成像后,要经过倒像才会被大脑识别,而戴各种眼镜,近视镜、老花镜、太阳镜,又是一层人为调整,更别说取景的偏差与愈加火爆的滤镜。我们在看什么?什么定义了我们的观看?观看这一行为是虚无主义的门徒,还是给人增加美好想象的海市蜃楼?它能为艺术创作带来什么呢?既然我试图否定一切。



《不存在的照片》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卡片里的每段话都具有延伸出长篇大论的潜能,即便是多次阅读依旧能产生新的体悟,或是对初次阅读的补充、更新或修正,又或者,读者早已遗忘初次相遇时被激起的思绪了。这种抽离的、充满哲思的阅读体验,正是其魅力所在。


特别不喜欢自己写的这篇评论,因为我知道,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会在文章里做无数次不严谨的思考。好像班门弄斧,砸伤了自己的脚,还得死皮赖脸地请求行家出诊。


对了,我很想知道,有没有那么一张照片,它既存在又不存在。正如所有的提问,所有的思考,所有的回答。



相关推荐




《不存在的照片》

樊小纯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 内容简介


《不存在的照片》是樊小纯写作的一本虚构书信集,整本书的视角被分裂成了讲述者与隐藏的倾听者,但最终都拢归于作者本身的叙述。信件的一隐一显的两位主角去看世间万物,通过摄影、绘画、建筑、文学所关涉的场景,来讲述世界的景观——秩序下的自我与他者。

 

虚构的外壳,非虚构的内容物,24张不存在的照片,24种一个人接近图像的精神状态。这部作品关乎仪式的实践,或者说,记忆的交付。它一方面可以存有某种蓄势待发,另一方面,由于象征性的预见而让时间悬停。它不期待传递任何信息,它只留白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活动专题



《不存在的照片》是由W给R写的24封书信构成。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按概念进行简单分组的卡片集合。W 习惯在白色小卡片上写随感,从记录日常生活到深度思考皆有。


你有写随感的习惯吗?你有想和大家分享的随感吗?无论是日常吐槽风或是天马行空风,小编在评论区等你哦~


小编将从【转发(截图可发至微信后台)+留言】中挑选3名读者送出小纯签名版《不存在的照片》,欢迎大家多多留言!


PS:时间截止至8月14日18点~



点击  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

《不存在的照片》



更多  好书  推荐给你


做一个有文化的吃货


新书上架 | 世界上美味的事太多!


给你的24封信,请查收~


Me too下一步,我们该如何抗争?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精装版)上架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上架 | 当生死轮回变成惊天诡计……


马云和刘强东都强烈推荐的《阿甘正传》,究竟有多特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