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硅料突破200元大关!涨价热潮下组件厂高层们的“冷思考”
太阳能多晶硅原材料的价格已如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
5月19日,根据硅业分会价格更新数据,国内单晶复投料最高价格来到20.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9.44万元/吨;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也涨至19.00万元/吨。这是自2020年底以来硅料第16次涨价,业内预计今年硅料价格恐将持续保持高水位。
上游硅料的这一轮“操作”,给才经历玻璃等辅材涨价的组件公司带来了新一轮的经营挑战。若按185元/公斤硅料价格测算,组件成本约1.74元/瓦,迫于上游价格压力,组件价格也来到近两年的历史高位。从最近几轮央企组件集采招标来看,组件最高报价已报出1.9元/瓦。
各环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持续垫高组件成本 ▲
近日,在TÜV莱茵 2021“质胜中国”光伏盛典之“莱邀大咖谈”媒体沙龙上,腾晖光伏总裁董曙光、赛拉弗总经理李纲、中天光伏总经理王同心、正泰新能源晶硅制造事业部CTO徐伟智、爱康科技高级副总裁张金剑、无锡尚德太阳能副总裁张卫、天合光能质量部高级总监赵梦宇、TÜ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太阳能组件总经理章翊驰就涨价潮、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路线、“3060”目标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各自的思考方向。
2021 TÜV莱茵媒体沙龙对话
董曙光
腾晖光伏总裁
提升柔性供应能力和战略判断能力,质量是底线
明年产业链的短板,主要是硅料供应被补足了以后,组件整体价格会有一定回落。产业链的下个瓶颈在哪呢?显然,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直至今年一季度,供应链的变化、企业柔性供应能力、战略判断能力等都是最关键的成本实现力。腾晖非常重视这几点,也在逐步补强。
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质量、交期等矛盾问题,从中利集团光伏制造业务的经营逻辑来讲,腾晖的经营策略、质量策略都非常保守,我们希望能深耕光伏,长期在这个行业生存发展下去,即使短期困难,我们也不忘初心,坚守品牌的质量内涵。
今年是腾晖光伏产能建设的新元年,我们新增不小于15GW的组件产能,今年投产的电池产能也会不小于10GW,升级改造了部分存量产能。我们提出了“腾晖制造、强者归来”的目标,整个团队众志成城,拼劲十足。
对新产能规划,腾晖吸取了此前行业的经验教训,充分考虑了技术升级空间和对更大尺寸的兼容,我们认为目前的硬件设备对未来新产品的兼容能力更强,新建电池产能仍是PERC,但可以兼容更大的230尺寸硅片,并考虑了TopCon升级空间。
腾晖光伏未来的战略会更加聚焦在组件和电池的制造。我希望行业健康发展,大家一起努力,基于质量降低成本,基于质量进行创新,基于效率提高功率。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在“3060”战略下,光伏行业将大有作为,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光伏将完成更多的传统能源替代。当然,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希望有志于光伏产业的各位企业家,坚定战略定力,聚焦在自己的专业产业段,不断沉淀,不忘初心。
张金剑
爱康科技高级副总裁
差异化、异质结组件,将毛利倒挂做到最低
爱康科技是做光伏配件起家,第一个五年我们实现了从单一铝边框配件生产商到综合的组件配件供应集团的转变,并顺利完成IPO;第二个五年实现了从综合的配件供应商向新能源电力运营商的转变,我们是最早一批大规模进入光伏电站的民营企业之一;第三个五年在部分区域光伏电站限电及国家拖欠投运光伏电站补贴的背景下,我们把出售光伏电站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2020年底实现了之前持有的存量电站出售,在出售电站的过程中换回了一些资源。后面爱康科技怎么发展?我们的路径是积极布局异质结电池及组件产业,做一家高效异质结电池组件的专业生产服务商。
爱康科技做异质结不是心血来潮,我们一直关注异质结技术的发展。过去二十年整个光伏产业一直靠政策及技术双轮驱动发展,在平价背景下,政策红利对大家基本是一样的,谁掌握核心技术,使光伏发电的LCOE不断降低并改善项目持有者的经济回报,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异质结电池技术本身具备衰减率低、温度系数低、双面率高、弱光效应等优点,大家认可这些技术优势能转化为更多的电站发电量,之前由于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单GW的总投资过大,让大家觉得投资的经济性差一点。从2019年开始异质结核心生产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在2020年已经实现了单GW异质结电池设备在4.5亿之内,2021年随着大产量设备加速发展,设备投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缩小与PERC电池设备的差距,在折旧端对成本的影响差距也会降低。
另外,异质结电池有更强的硅片薄片化需求,这将降低硅料的用量及成本,在硅料价格比较贵的当下非常有意义。基于以上判断,以及爱康原本没有多少老旧的电池及组件产能,在实现“双碳”目标促使光伏终端应用成倍增长的背景下,爱康坚定不移地走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生产路线。我们目前已有两条进口电池线在正常生产,一条国产线很快也会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在产业链上,我们积极与硅片厂家合作沟通,推动硅片的半片化来解决大与薄的矛盾。
徐伟智
正泰新能源晶硅制造事业部CTO
供应链、量产技术强化与质量管理
在供应链战略部分,我们对硅料、玻璃等重要材料实施行情预测,供应端、生产端都有相应的策略。现在硅料大幅上涨,有供需失衡的原因,目前国内加国外市场硅料供应不超200GW,产能需求远超这个数字。
除了供应链之外,正泰对量产技术采取薄硅片战略,薄硅片在电池端、组件端都有非常大的量产挑战——碎片率。当前硅片尺寸从166到182,正泰全面导入170以下的硅片,通过量产技术管理,正泰已将碎片率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碎片率降低,返修率就下降了,产能大幅提升,每天组件直通率很高,我们的成本因为产能的提升可以进一步降低。
2019-2020年正泰海宁工厂5GW电池+组件产能、2020-2021年正泰大丰工厂3GW电池+组件产能,在技术路线、设备选型、投资节奏上都领先于行业,这离不开技术研发工艺设备团队在先期审慎评估和尝试,及中期严谨放量验证,增加工厂量产信心。目前看来我们的技术路线及设备选型,还有投入节奏,都非常精准到位,运行情况、电池量产效率及组件功率分布、电池组件生产良率指标等都令人满意,也感谢合作伙伴的支持。
我们的技术团队有大量材料科学、化工专业的人才,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做好质量管理。降本与质量到了非常敏感的时刻,再降本质量一定会出现隐患,特别是材料部分,所以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去预判,正泰与第三方机构、材料供应方紧密合作,先期做测试,争取在导入的时候就发现问题。
在电站端,正泰与第三方机构做了大量的户外实测,我们在宁夏等冷热循环变化大的西北地区及海南湿热地区做了高可靠度的测试,目前效果令人满意。正泰拥有电站业务,“十三五”期间,公司开展了大量地面和分布式电站的运营业务,在电站端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与建设。我想不仅仅是组件与电池的单瓦成本,在新能源电站端的集成优势也很重要。
李纲
赛拉弗总经理
新产线做冗余、不一味降价、关注先进技术
第二要做一定的冗余,因为经过了上一次惨痛教训,新进投资一定要对未来的技术方向和路线有一定的冗余,不要再出现一两年报废一两百亿的情况。今年赛拉弗准备投大概10GW组件,我们为未来建设都做了冗余。
最后回到降本,它很重要,但目前面对疫情、贸易摩擦、原材料上涨等情况,这段时间想去实现大幅度的降本,可能性较小。但这也是一个“教育”客户的好机会,组件是会涨价的,我们已经连着降了十年。组件企业想要活下去,一定要关注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如果一味跟随客户,超出成本降价,从加工费开始,再亏材料成本、亏现金流,对企业来说很难维持。
质量和价格怎么协调,首先肯定优选质量,客户的收益跟质量是绑定的,组件发不发电、价格高低,只是回收成本时间的长短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将质量控制摆在第一位,这点毋庸置疑。
那么如何合理降成本,目前国内运输成本在组件成本占到了5%到8%,建议组件制造采取分布式策略。大家可以考虑产业链布局,尤其未来要实现“3060”目标,中国的安装量会大幅度提升,有可能会超过全球安装量的一半甚至达到2/3,所以要把组件制造做到分布式。
最后一点就是不要一味追求大尺寸,而要关注技术本身,这么多年成本一直在下降,主要依赖的是技术进步。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电池片像以前那样效率每年提升0.2%、0.4%,还是要关注电池技术,让电池片的效率提升。很快还会有新技术,未来三到五年内,非硅材料尤其是燃料电池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
赵梦宇
天合光能质量部高级总监
积累、创新,大组件大幅推动降本
如果说没有设备自动化,没有设备开发的能力,我相信今天大尺寸是推不出来的。从整个拉晶的设备能力,到电池、组件设备,一系列设备问题解决了之后,大尺寸组件才应运而生。
光伏发电一直在降本,但不能靠降低质量来降本,只能靠创新。组件需要发电25年,所有产品都要考虑质量风险去做创新。天合抓住每一次联盟伙伴创新的机会,让自己的产品、技术、工艺、良率都稍微领先一点,借机会挣得微笑曲线下面微薄的一点利润。这也是组件企业的现状。
今天我们看到产品尺寸变大了,210这个产品在尺寸上确实有一个革命性的发展,给BOS、LCOE带来很多下降,为整个产业链赢得了利润空间。
天合推600W组件,实际上我们默默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和第三方机构合作,试验大尺寸组件和各种各样的支架、安装方式会遇到什么情况,沉淀了将近一年时间。
600W组件的可靠质量,需要借助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力量,去年天合联合行业39家领军企业发起了600W+联盟,不仅有供应链端,也有客户端。客户端提供很多数据、应用模式,比如说支架多高、线缆多粗等等,这些帮助我们提供最适合的产品。
张卫
无锡尚德太阳能副总裁
技术是核心,呼吁标准化、减少无序竞争与浪费
从技术层面上看,我觉得后续应该要有一些壁垒。目前基本上是资本说了算,我在想后续怎么样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其实每家企业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可以垂直性整合,可以追求成本极致,但往往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为这个行业本身还不成熟,技术永远在进步,会不断迭代,不管做组件还是电池,每一个都要做精,形成自己的技术竞争优势,这可能需要时间,但我想今后一个健康的业态应该是这样,而不是一家包揽天下,所有都做。
因为是成本驱动,现在大家都从精细化角度去做到极致。五年十年后什么样的企业最牛?我认为技术上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比如电池,大家的效率是24%,我做到26%,就形成一种壁垒,包括材料也是一样,这样企业就会非常强。产能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这是相对的,没有能力去驾驭规模的时候,面对技术迭代风险巨大。
无锡尚德20年了,虽然也面临困难,但我们在积极拥抱未来。我们刚上了2GW TopCon电池技术。尚德对于N型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我们在海外市场具有很强的接单能力,海外客户对尚德的品牌非常认可。后续光伏组件会延续高质量发展趋势,所以从P型到N型,这个趋势是非常确定的,这次我们上2GW,也是经过充分验证的。
目前无锡尚德5GW组件产能,到今年年底会扩到10GW。我觉得技术还是核心,一家企业要活得久,首先技术上一定要领先。我认为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在电池,当然各个环节创新都很重要。第二是差异性,我想今后会出现各种应用场景百花齐放的情况;第三标准化也是一个痛点,应该发挥行业协会或者联盟的作用,减少无序竞争与浪费,让各家企业聚焦在核心竞争力开发上,不能像现在连简单的边框孔位都无法标准化;第四是质量可靠性,这是根本是基石,也是尚德一直以来坚守的,为了让品牌价值越来越凸显。
章翊驰
TÜ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太阳能组件总经理
警惕无序降本,初心让产品更好
据我们观察,近两年由于材料的革新、标准的提升,带来了某些测试短时间的失效增加,比如由尺寸增大带来的变化,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以机械载荷为例,本身是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测试,以前是2400帕,现在是5400帕,以后还会增加,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测试有增大的趋势,原因很简单,刚才大家提到成本,用更薄的玻璃、更薄的铝边框,电池片变大了,组件也变大了,所以机械性能下降了,这是需要一个综合考虑的问题。
过去有很多设计余量,现在这个余量慢慢变少,以前有50的边框,有4.0厚的玻璃,那时候组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大。现在电流越来越大,在设计组件的时候要更多考虑材料的选型,很多会受到材料性能边界的影响,而不像以前,如果某一些方面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的余量来进行补偿,现在这些情况比以前更严重,这需要组件、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一起协商。
由于降本引起质量或者某些方面性能下降,在其他一些测试方面或者在应用方面表现得也非常明显。户外测试和应用真实反应了组件发电量,对于这点TÜV莱茵可以为大家提供很多标准以及定制化的服务。
这两年大家都说“不忘初心”,制造业不能盲目逐利,而要重视积累。做光伏的初心就是要让产品更好,让行业更健康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益处。
王同心
中天光伏总经理
产业链应协同配合,谋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
比如说玻璃,去年有些厂家因为产能紧张,牟取暴利,随之带来很多同行进入,甚至是做其他产品的企业进入,虽然会得到一个短期的利益,但是会损害公司的长期运营。
我认为要追求长期利益,需要产业链通力配合。材料对组件的可靠性以及交付非常重要,尤其是背板材料对于组件的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前由于供应关系的问题,背板远远供大于求,导致背板的角色被边缘化了。
长远来看,光伏行业应该从顶层进行设计,要平衡各个材料的地位,不能因为简单的供应关系而去特别压低一些企业。虽然现在玻璃价格下来了,但是透明背板还是要坚持推,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透明背板是对玻璃价格的制衡。
要长远布局,才能够避免有些材料很“任性”。有些材料虽然重要,但是地位不高,导致大家为了成本而偷工减料,产生长期的隐患,就像以前的3A背板一样。
面对成本价格和质量的问题怎么协调解决?对于我们来讲,在这个行业还要再做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看中这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对于材料来讲也要看中材料的可靠性。所以品质一定是第一位的,只有把握品质底线,才能越做越好,成本问题想办法解决,但是品质不能丢。可能一时比较困难,但是利润迟早会回来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价值决定价格,可能价格和价值暂时有所偏离,但迟早会达到动态平衡,这是作为材料制造商的一个观点。
热点文章阅读:超80GW国际大市场怎能缺席?不想和海外聊聊涨价吗?
关注 PV Tech.每日光伏新闻,享国际化视野
PV Tech中文平台于2010年1月推出,专门服务于亚太地区,媒体矩阵包括:
中文网站:PV-Tech.cn中文网是英文网PV-Tech.org的姊妹网站,同属于英国传媒公司Solar Media
杂志:《PV-Tech PRO》专业版
社交平台:微信公号(PVTechCN)、新浪官微(每日光伏新闻)、腾讯号(PVTechCN)、搜狐号(PVTech每日光伏新闻)、雪球等。
PV-Tech 中文平台介绍
以下皆为同一媒体集团旗下品牌
Meet Your Editorial Team
如有行业相关新闻线索或投稿,请联系PV-Tech中文编辑部微信号(carriexiao007),投稿发送至邮箱(editor@pv-tech.cn);如需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Lzhu@pv-tech.cn)。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