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30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掌上宜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1336m0svj1&width=500&height=375&auto=0

▲ 4月4日,湖北卫视《湖北新闻》节目在《新时代湖北讲习所 实践百例》专栏中,以《水权改革:找准责任人,告别“大锅水”》为题,报道了我市作为全国水权改革试点的唯一县级市,通过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集体水权制度,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并配发评论《抓准“痛点”是制度创新的关键》。4月7日晚,宜昌三峡电视台《宜昌新闻》栏目头条也对此进行了报道。附全文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作为全国水权改革试点的唯一县级市,宜都市通过建立权责明晰的农村集体水权制度,让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乡村发展的不竭动力。




春耕时节,在宜都,一个个堰塘水清塘满。而在以前,春耕用水一直是困扰当地村民的难题。


宜都市水利局副局长张祥艳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权责不清,到底这个堰归谁管,是谁所有的都不清楚。




作为全国水权改革试点,宜都市从修建堰塘这项基础工作入手。发动村民对堰塘进行清淤、补堤,对每口堰塘补贴2万元;同时对全市8000多个堰塘进行测算登记,确定每个堰塘的受益农户和管理责任人,并颁发水权证。正在建立的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将对堰塘的管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宜都市松木坪镇观音桥村党总支书记彭晋国表示,水权改革之后,每个堰塘都能保水了,村民不会因为缺水产生一些矛盾,关系都和谐了。




塘满了,水清了,除去灌溉和生活用水,一些塘还开始生态养鱼。

 

短评:抓准“痛点”是制度创新的关键

生态资源是有限的,但改革的探索是无限的。发生在宜都的“水权改革”,就是抓住塘堰管理的“痛点”——人人都要用,却人人都不管的问题,用定责到人、定权到人、监管到人的管理机制,对“水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利用。“痛点”通,则发展通,从宜都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对准“痛点”进行改革,这正是我们开展各项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


来源 | 湖北新闻

编辑 | 廖东亚

编审 | 李广操 党艳秋

四学一争 | 我市领导干部热议宜都高质量发展“蓝图”

宜都95后妈妈“割肝救女”引广泛关注,小昀安……

啥情况?上万人齐聚天龙湾,还放飞了数千只蝴蝶……

明起开始报名!2018年宜都事业单位考试等你来战~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往期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