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向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倾泻炮弹190余万发,发起进攻900余次,炸低山头2米,付出2.5万余人的惨重伤亡,最后仍未攻克志愿军2个连阵地。从此,骄横的美军终于低下高傲的头,把中国陆军视为最强硬的对手,上甘岭战役成为美国军事学院教科书中唯一的中国战例。
2006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56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笔者走进了原宜昌地区洋溪水泥厂一栋陈旧的红砖小楼,采访了上甘岭战役参加者、志愿军二等功臣毛大全。
提起上甘岭战役,毛老清癯的脸上立刻泛起兴奋的红光,布满皱纹的眉宇溢满自豪的神情,思绪顿时将他带进了当年炮火纷飞的战场……
毛大全接受采访时留影
仅靠步兵
就顶住了美韩军头三天的猛攻
1952年10月14日凌晨4时30分,一阵震天动地的炮火将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三营八连战士毛大全从上甘岭597.9高地的主坑道里惊醒。敌军320门大炮、27辆坦克、30余架轰炸机同时向上甘岭猛轰,坑道里闪烁的烛火霎时被震灭。毛大全只觉得大地在颤抖,屁股被震得麻酥酥的,似乎在随波逐流……美军单方面中止停战谈判,“让飞机、大炮来说话”的“摊牌行动”,终于露出狰狞的面目。
整整一个半小时的炮击过后,美军步兵开始冲锋。蹲在战壕中的八连观察兵看到烟雾中一排排钢盔在闪动,举起冲锋枪大声喊道:“狗日的上来了,出来打呀!”毛大全和战友们冒着呼啸的弹雨,奋勇冲出坑道,一场持续43天的恶战开始了……
仅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美韩军就投入七个营的兵力,向上甘岭597.9和537.7高地发起了十余次猛攻,倾泻炮弹、炸弹三十余万发。但是,面对敌军如此猛烈的炮火,我军只有零星的炮火还击。得不到炮火支援的步兵开始骂娘了。
“开始打的时候,我们骂炮兵比较多。”毛大全赧颜地笑着说。
后来步兵们才知道,原来,在敌军发起上甘岭攻势之前,十五军已决定攻打上甘岭东面的敌阵地注字洞南山,全军大部分火炮都调到注字洞南山方向的四十四师阵地。狡猾的敌军在向上甘岭发起进攻的同时,又向十五军其它阵地发起佯攻。迷离的战局使十五军第三天才判明敌军进攻的重点,将大部火炮集中于上甘岭方向。
然而,几乎没有炮火支援的步兵在第一天就击退了美韩军十余次猛攻。对于敌人的炮火,毛大全形容说:“就像筛子筛米一样密,打到下午,原来近一人深的战壕已被炮火炸翻的岩土埋成仅能容人纵卧的浅沟,满山碗口粗的青松被炸成焦黑的树桩和木渣。”战士们只能凭着岩石和弹坑的掩护迎击美军的冲锋。这一天本来是个艳阳高照的晴天,但后来,战斗的幸存者却一直以为是个阴天,因为炮火的硝烟和石屑泥粉遮蔽了整个天空……激战中,阵地失而复得,战士们前仆后继。在当晚的反击战中,毛大全的同营战友孙占元排长,被敌炸断右腿后,拉响手雷与9名美国兵同归于尽,被追授为一级战斗英雄。
在上甘岭第一天的争夺战中,志愿军以伤亡550人的代价,一举毙伤美韩军1900余人,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打到第三天,四十五师已有15个连队投入争夺战,歼敌近5000人,仅靠步兵就顶住了敌军如此强悍的第一波猛攻。对此,毛大全自豪地说:“美军拼的是钢铁,我们拼的是意志!”
预计只需付出200余人伤亡的代价就能攻占上甘岭的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恼羞成怒,为了挽回面子,他又加大赌注。而志愿军也无退路,因为跨过上甘岭背靠的五圣山主峰,就是无险可守的200里平川。
十月十七日
一天击退美韩军二十四次进攻
毛大全头上被美军弹片击中留下的凹痕
10月17日7时,敌军又向上甘岭发起新一轮攻击,美军第七师主攻597.9高地,韩军第二师主攻537.7高地。美军第一次进攻上来一个班,照例先来一阵炮火急袭,并在步兵前方50米处形成一道“序进弹幕”,掩护步兵逐步向上推进。为了减少伤亡,八连只留一名老兵在表面阵地观察敌情,待美军爬到距阵地50余米,敌人炮火向后延伸时,毛大全和战友们才冲出坑道进入阵地,用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一阵猛打。弹火硝烟中,“离开飞机大炮就不能打仗”的美国大兵,扔下几具死尸,丧魂落魄地倒拖着伤员逃到300米外,又用无线电呼叫飞机大炮支援。
第二次进攻美军上来一个排,遭到迎头痛击后却死硬不退。一个鹰鼻鹞眼的美军指挥官挥舞着手枪,伏在岩石后面“哇里哇啦”地大声威逼士兵向上冲,直到一个排被报销了大半,才心有不甘地败下阵来。随后,美军又将成连成营的兵力投入一次次进攻,使出“羊群战术”,黑压压的敌人成散兵状向上进逼,其固定的进攻模式也开始暗藏杀机。
一次进攻中,美军炮火刚刚向后延伸射击5分钟,又杀了个回马枪。刚刚进入阵地的毛大全眼睁睁地看着一颗炮弹落在距他5米多远的战友江诗志身下,一声巨响后,战友被炸得无影无踪。江诗志与毛大全同是宜都县(今宜都市)驿马冲村人,1951年4月一同报名参军,1952年9月又携手跨过鸭绿江补入十五军,俩人情同手足。看着亲密的战友瞬间就被美军炮火夺去生命,毛大全只觉得热血冲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报仇!报仇!”他奋力向冲上来的美军投弹、扫射。呲牙咧嘴的美国大兵接二连三地倒在他复仇的弹火中……这一天,两个高地的志愿军部队共击退敌军24次进攻。
采访中,笔者问毛老:“战斗这样激烈残酷,你当时怕不怕?”毛老坦诚地说:“作为新兵,刚上阵地要说不怕,那是假话,但战斗一打响,就不知道怕了。你不打死敌人,敌人就要打死你!这是你死我活呀,心里只想消灭敌人!”
10月19日,一心只想消灭敌人的毛大全也倒在了美军的炮口下。在一次防守中,毛大全冲出坑道刚刚进入阵地,突然听到“嘣”的一声美军坦克炮弹出膛的闷响。他赶紧把头一低,但一块横飞的弹片还是击中了他的头顶,鲜血模糊了双眼,他顿时昏迷过去,栽倒在战壕中……就在毛大全负伤的当晚,他的同团战友、一三五团二营通讯员黄继光,在597.9高地的反击战中,用胸膛堵住美军地堡的枪眼,掩护战友完成反击任务,成为全国闻名的特级战斗英雄。
一个苹果
在二十余位官兵手中转了两圈还未被吃完
当毛大全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自已已经躺在阴暗潮湿的坑道里。原来,战友们击退美军进攻后,才腾出时间把他抬回坑道包扎伤口。战后,医生做手术时发现,一块南瓜子大的弹片卡在他的顶骨中,幸好没有伤及大脑。就在他负伤的第二天,坚守上甘岭的部队根据上级的命令,全部转入坑道作战,地表阵地被美韩军占领。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电影《上甘岭》中看到了艰苦卓绝的坑道作战场面,但毛大全却说,真正的上甘岭坑道战比电影里不知艰苦多少倍。597.9高地主坑道只有30余米长,高、宽1.8至2.5米。烈士遗体、轻重伤员、战斗员、武器弹药、干粮、马桶……统统挤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由于只有一个出口,空气不能对流,潮气、霉气、臭气扑鼻。经过不断的伤亡和补充,坑道里只剩20余名官兵,其中半数以上是伤员。他们来自不同的连队和单位,统由一三五团七连连长张计法指挥。坑道里还有一个因腿部负伤而被俘的美国兵。七连官兵谁也不会英语,无法与他交流。也许是受美军欺骗宣传太深,长了颗顽固不化的榆木脑袋,他不仅不吃不喝,拒绝我军官兵为其治疗,还横眉瞪眼地用头撞击我军伤员,最后自取灭亡。在坑道口,官兵们架了三挺重机枪对付敌人的进攻,不但要时刻防范敌军的曲射炮吊射、喷火器火烧、硫磺弹烟熏、炸药爆破等破坏坑道的企图,到了晚上,还要爬出来踩着死尸和没脚的松土,偷袭占领表面阵地的敌人,让美国鬼子不得安宁。然而,比残酷的战斗更难对付的是干渴的煎熬。
电影《上甘岭》中英雄连长张忠法的原型
张计法连长赠给毛大全的纪念照
开始几天,战士们还可以在夜晚从山下溪沟里抢来几壶水,后来美军发现后,用火力严密封锁了取水的道路,唯一的水源被切断了。上级首长为解决坑道缺水的困难,甚至提出了谁送进坑道一篓苹果就记一次二等功的激励措施。但由于敌军的炮火封锁,一个运输班即使伤亡三分之二也难以将弹药物资运进坑道。
在毛大全的记忆中,坑道里完全断水约有五六天时间。没有水喝,喉咙就像被鸡毛刷得干痒干痒,嚼啐的压缩饼干哽在没有口水的咽喉里硬是吞不下去。口干得没有办法,就吮吸岩壁上凝结的水珠和潮气。有的战士渴极了就喝自己的尿水。
就在坑道的官兵处在极度干渴时,一个运输员背着一箱弹药闯过炮火封锁区进入坑道,并带来一个在路上捡到的苹果。他把苹果交给连长张计法,连长却把苹果让给了说话最多的步话机员,步话机员又把苹果让给了伤员……然而,尽管大家嘴巴干得裂口流血,但谁也不忍心吃掉这个水灵灵的红苹果。最后,这个比金子还珍贵的苹果又回到连长手中……一个苹果在20余名志愿军官兵手中转了两圈还未被吃完的动人故事,后来艺术地再现于电影《上甘岭》的银幕,写进了中国的小学课本。
在上甘岭战斗中,毛大全也真切地体验到“军令如山倒”的含意。四十五师师部警卫班奉令运送弹药到了一三五团三营指挥所。三营由于伤亡太大,已无人可派将弹药运上火线,营长邰凤魁命令警卫班将弹药直接送到弹药奇缺的597.9高地。警卫班长以未奉师部命令而拒绝执行。邰营长严厉地说:“到了营里就要听我营长的命令!”但班长坚持己见,仍不听令。邰营长先斩后奏,断然对班长实行军法制裁,然后向师部报告。警卫班战士无不悚然,遵令闯过敌人炮火封锁区,将弹药送上火线。毛大全说,在没有身临战场的人们看来,邰营长的这一处置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但在两军你死我活、倾其全力的搏杀中,任何不听号令的行为都将铸成丧师失地的大祸,到时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战斗的胜利必须用铁的纪律来保证。
1954年毛大全(前排右1)回国后与战友合影
秦基伟军长亲自迎接凯旋的英雄
10月30日晚9时,历时10天的坑道作战终于熬到了尽头。志愿军首先对597.9高地进行反击。109门大炮和24门被美军惊呼为“原子炮”的苏式“喀秋莎”火箭炮突然发出怒吼。敌军工事顿时灰飞烟灭。毛大全和战友们在坑道口兴奋地看到,火箭弹爆炸后燃起的熊熊大火烧红了半边天。5个小时后,后方反击部队在坚守坑道部队的配合下,攻占了597.9高地表面阵地,并连续打退敌军10余次反扑。1500多名敌军成为炮灰亡魂。西方媒体哀叹:上甘岭成了埋葬“联合国军”的“无底洞”。
11月1日午夜,毛大全所在连队奉命将阵地移交给兄弟部队,撤回后方休整。此时,这个保持着七连建制的混编连队只有13人能自行走下阵地。而战前才换发的一套新棉服已成破絮百出、灰黑污浊的“叫花衣”,伸手往衣领里一摸,就能掐死几个虱子。尽管身体极度虚弱,但凯旋带来的生机,又使官兵们充满了活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毛老笑着说:“没有走出敌人的炮火封锁区时,怕被炮弹炸死,打着绷带、脑壳昏痛还走得挺带劲。”而当他们刚刚走到敌人炮火射程外的塔洞时,十几天来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垮了,都横七竖八地瘫倒在地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在他们耳边呼唤:“同志们,快起来,军长来看你们了!”原来,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专程从军指挥所赶来迎接凯旋的英雄。秦军长一一和官兵们紧紧握手,大声嘉奖:“同志们,辛苦了!你们为祖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下来好好休息……”毛大全握着军长温暖的大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后方部队给予英雄最好的照顾。毛大全住进军部医院,摘除了头上的弹片,休养了三个月。在战后评功会上,他荣立二等功。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毛大全随部队回国,1966年从副营长岗位上转业回乡,历任宜都县水泥厂革委会主任、宜昌地区洋溪水泥厂副厂长等职。
毛大全《军官奖励报告表》
记载其在朝鲜战场立二等功一次
如今,流逝的岁月染白了毛老的鬓发,却无法抹去战火留下的印痕。毛老低下头,拨开头发,让笔者看到了美军弹片在他脑后留下的凹痕。他说:“每逢阴雨天,伤疤就隐隐作痛。”每当这时,他就想起上甘岭战场,想起牺牲的战友。毛老说,他所在的一三五团八连,上甘岭战役前有171人,战后除去没有归队的重伤员,只剩37人。与他一同入朝补入一三五团的宜都籍战友有30余人,而幸存者只有他与枝城镇供销社退休干部邓代富。回国后,他每次回乡探亲看望烈士江诗志的父母,烈士父母都泪水长流。说到这里,毛老眼里闪出泪花,嘴唇微微颤动:“我们不能忘记牺牲的战友,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来源 | 宜都史话
编辑 | 廖东亚
编审 | 李广操 党艳秋
▲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往期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