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美国不应照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6月22日刊登《美国不应照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文,作者为查尔斯·肯尼、斯科特·莫里斯。文章摘编如下:
近10年来,美国决策者一直对“一带一路”倡议感到焦虑。2021年6月,美国总统乔·拜登公布了“重建更好世界”计划(B3W),声称该计划将帮助“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B3W显然是西方提出的可替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方案。然而自那以后,B3W未能取得明显进展,甚至连名字都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计划。
不过,这一糟糕表现并非重大损失,因为B3W是在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竞争的错误方式。美国在投资和维护本国有形基础设施方面是出了名的糟糕,因此它尝试在国外开展基础设施项目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项目还不如留给美国主导的多边经济机构——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区域多边银行。在与中国的双边竞争中,华盛顿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包括其无可比拟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培养下一代全球领袖,而不是追赶中国建筑企业。
基建领域处于劣势
当拜登政府启动B3W时,官员们小心翼翼地避免将其描述为与中国正面较量的努力。他们无疑担心,这项展示性的全球倡议会被视为纯粹的防御性举措。然而,正如一位官员在B3W公布时所说,“迄今为止,我们尚未提出一种反映我们的价值观、标准和行事方式的积极替代方案”。
仅在过去10年里,美国就启动了旨在为数百万非洲家庭提供电力的“电力非洲”计划,与澳大利亚和日本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的“蓝点网络”,以及帮助印太地区扩大能源获取机会的“通过能源增进发展与增长”计划。而这些项目与“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承诺的资金很少,拨付的资金大多投资于私营企业。可悲的是,目前版本的B3W根本改变不了这一情况。
令美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不仅是规模。中国企业主导了世界银行等主要基础设施贷款机构的竞争性采购,它们2020年在中国以外获得了由世界银行提供资金的价值23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合同,而美国仅获得了价值2700万美元的合同。在20家最大的建筑承包商中,14家在中国,6家在欧洲,没有一家在美国。
B3W最严重的缺陷在于,它基于自我交易资本主义模式,而美国政府一直谴责中国采取这种模式。拜登政府对华经济竞争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对美国公司的补贴,美国国际开发署把大部分资源用于从美国公司购买商品和服务,得到两党支持的《复兴美国制造业与创新法》也将提供巨额行业补贴,以提高美国半导体产量。
更糟糕的是,美国的应对措施正在被它的盟友英国效仿。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将援助支出改用于那些使用“世界一流英国专业知识”的项目,英国外交部今年5月曾大方地将这一方针称为其援助战略的组成部分。或许其他G7成员国也会紧随其后,欧盟肯定在想方设法向计划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欧洲企业提供巨额补贴。
转向人力资本竞争
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领导者不是白宫,而是一个与它仅有三个街区之遥的实体:世界银行。长期以来,世界银行一直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方式,每年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巨额基础设施投资。它实施的采购规则鼓励透明和国际竞争,它利用政府提供的每1美元公共资金获得由私营部门支持的多达46美元融资。拜登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通过这些多边机构输送更多援助资金上,而不是在整个发展中世界寻求通过一项项协议谋求双边基础设施议程。
如果政府真的希望与中国展开双边全球开发竞争,那么美国就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不是全国铁路客运公司,而是安阿伯大学;不是纽瓦克港,而是圣母大学,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许多国家的商界和政界领袖。
无疑,近年来美国政府忽视了公共研究预算,缩减了外国学生的数量。这一进程始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任内,但拜登总统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来改变路线,这是一个毁灭性的错误,拜登政府可以通过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个错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战略竞争将使美国受益:除了展示开放性并建立一个由富有同情心的全球领袖构成的网络之外,选择来美国留学的学生有时会留下来,成为美国研究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需要通过全球合作、开放、透明和机会均等,重新致力于实现全球繁荣的愿景,而不是试图在自己的游戏中击败中国。在有形资本方面,世界银行和地区开发银行最适合实现这些目标;在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带头作用,重新向学生和学者敞开大门。这一议程真正是由价值观驱动的,而B3W未能如此。
➣ 胡利奥·里奥斯:北约视中国为对手破坏全球稳定
请联系我们
监制 | 张诚
审核 | 梁辉
编辑 | 冯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