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打造大湾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 铸魂育人第一课

广东教育 2020-02-26

5月28日晚,一场“学术达人分享会”在刚刚成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明德书院举行,广外信息学院学生林楠铠与同学们分享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其他课室还同时开展了书画艺术分享、音乐创作等活动。


明德书院把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社区公寓等,打造“住学研一体”的学生家园,是广外实现思政工作全覆盖、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所作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广外实施“铸魂·系扣”工程,铸造教师“立德树人”师魂,系好青年学生“人生第一扣”。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表示,学校结合国际化办学特色,通过理论滋养、榜样引领、文化陶冶、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增强“五力”作用(即认同力、引领力、感染力、践行力和传播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造性构建完整的思政育人体系。


"易班"课群写出280万字心得

4月4日,广外“思政第一课”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北校区举行。隋广军以“紧抓时代机遇,以实际行动争做合格党员”为主题,为培训班464名学员讲授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外党委高度重视思政工作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形成了党委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聚焦“知、信、行、成”四字要求,形成“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的衔接递进、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广外青年教师比例较高、大多数专任青年教师有海外学术背景,受异国文化影响较多。针对这些特点,广外连续多年围绕青年教师成长推进“书记项目”,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书记项目”获评广东省基层治理优秀案例,屡获省委组织部通报表扬。


为提高青年思政教师的能力水平,去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到贵州遵义重走长征路。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曾荣回忆,他将这段经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与学生分享,赢得阵阵掌声。


网络是思政教育和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广外在线上建设了粤港澳大湾区专题库等资源,学生可以登陆网络课堂开展学习;开发思政学时微平台,至今有13964名学生使用该平台参与“思政大课堂”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同时,广外还积极加入广东省第五批“易班”建设高校队伍,共建机构群20个,通过易班发布72次校园活动,200余次校园“大杂烩”。“习声回响”学习活动的课群成员达4803人,阅读量达95906次,共收到1836篇学习心得,共计约280万字。


全国唯一学生党组织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在广外北校区的云山公寓A区,有一间营业面积约350平方米的咖啡屋,学生喜欢到这里与三五好友一起“脑力风暴”。


“云山咖啡、云山书屋、云山健身房等,都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还开设有小语种培训中心,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广外学生处处长谢应东介绍,广外自2003年成立云山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组建了“云山”品牌系列勤工助学基地,现拥有30多个经济实体,年流动资金超过千万元,每年可为在校学生提供12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云山学生勤工助学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全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学生党组织。


勤工助学,实践育人,是广外实现思政育人工作全覆盖的一个缩影。广外充分发挥多学科、多语种的优势,主动为广东、粤港澳地区、国家的大型赛会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学生志愿者活跃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广州财富论坛等场合,每年参与志愿服务达1000多人次。“志愿服务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广东乃至国家的发展,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广外团委书记苏奕说。


以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广外积极主动设置实践育人活动。去年,广外组织“传承红色基因·重走初心之路”实践调研项目,全校80余名师生,9个实践队伍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不同时期著作,分赴陕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宁德及浙江嘉兴等地区,开展学习实践和调研活动。


目前,广外“青马工程”已实现校级、院级全覆盖,每年培养近千名志向远大、思想进步、政治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

广外是外国留学生心目中的“最美校园”,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近3000名留学生到校学习,中国学生中近16%有境外学习交流经历。


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广外组织中外师生参加“中外价值观对话”系列活动,引导中国学生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


“对不同的价值观,我们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来自俄罗斯、中文名叫吴静姝的广外留学生在中外价值观对话会上如是说。中外价值观对话活动也促使外国留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


近年来,在广外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批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典型人物。


“在校道旁偶然看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我被深深震撼。”广外校友邵书琴在毕业前主动报名援疆,还写信要求到最边远的托云牧场服务;服务期满后,她成为了托云牧场的社区支部书记,顺利完成脱贫、增收等任务。2018年5月,她获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99级国际经济法校友张宇筠成为广州市检察机关第一位海归检察官,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一批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深入到贵州大山里,帮助留守儿童“点亮”心底的小心愿……广外学子从知到信,因信而行,走入基层,深刻体会到作为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


更多广外学生将建功立业的豪情投向国际治理中。去年1月,广外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首批18名学员经过重重选拔,远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求学;近5年,广外有40多名学生到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实习,每年派出近1000名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


为更好地选拔和培养参与国际治理的人才,今年广外首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班,由翻译学院、经贸学院、会计学院等承办,培养双学位或本硕连读高素质人才。


“越是国际化办学,越是需要加强党建思政工作,高举旗帜,立德树人。”隋广军表示,广外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国家战略意识,坚持结合时代特点,坚持立足广东省情,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对话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隋广军

打造大湾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广外的思政课程体系有何特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将成功成才的理想投入祖国的建设发展中?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外党委书记隋广军。


您多年来坚持给本科生上思政第一课,有哪些心得体会?

开展“思政第一课”以来,我主要考虑结合世界形势变化与中国发展需求,以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如何成长成才、奉献家国,来给本科生上课。所以,近几年我授课的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等。


在给本科生上课时,我会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所见所闻与学生沟通,让课程更生动有趣。有一次,我以自己和学校老师接受外交部派出任务,与国外知名智库团开展交流的经历为切入点,为同学们详细分析了当今世界局势,世界如何了解中国,中国如何走向世界,后来多次听到老师们反馈,学生们对这堂课感到印象深刻。


目前,广外已把“思政第一课”录制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素材,供学生学习参考。


广外是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高校,要培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完备的思政课程体系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要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奠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调,一个完整的思政课程体系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思政课内容体系的建构上,广外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5门课程的相关内容,对5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与理论重点进行分类建构,并自行编写了相应的专题辅助教材。


在思政课的传播体系建设上,初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平台,课前课后、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三维”传播体系,当前正在推进“思政云”平台建设。


在思政理论课与实践体系的搭建上,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等实体,紧密联系学生的实践过程,指导学生用理论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并应用于学习与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怎样引导广外学生参与其中、服务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必然要借助优秀人才的力量。大湾区高校应当成为全球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这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广外,将积极回应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开展高素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养大湾区建设急需的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要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紧扣立德树人主线,推动以“学”为中心的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改革;在国际合作方面,要创新国际化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全球竞争力。




来源 | 南方日报、广东省教育厅


 擦亮双眼!认准这154所广东省普通高校,谨防招生骗局!

 暑假我们一起走进藏新川桂滇黔和广东12地市.......

 免学费、住宿费,发生活补助!1700个公费定向培养教师专项计划供您选择

欢迎各地各校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gdjywx@gdedu.gov.cn 约定您!

“广东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政务新媒体

长按二维码关注

权威发布

沟通桥梁

服务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