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节特刊·创新|新技术为新闻记者插上创新之翼

李雪昆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1-01-13

新技术的应用为媒体创新提供了强大引擎,也为新闻记者插上了创新之翼。音视频、全景、直播等形式正在让新闻更易被受众接受,新闻记者也逐渐成为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多面手。



新华社:为创新表达提供新动力

新华社记者冒着严寒进行直播报道。


新华网推出的VR创新沉浸体验。


今年2月,新华社正式启动“现场云”全国服务平台,与国内媒体共享成熟的“现场新闻”直播态产品,为国内媒体提供融合发展新平台。通过“现场云”系统,记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实现素材采集和同步回传,后方编辑部可实时进行在线编辑和播发,从而大大增强报道全时性和即时性。目前,“现场云”媒体聚合平台,已吸引超过2000家媒体和机构入驻,发起直播近两万场,为地方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提供了新动力。


同时,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上,新华社在VR沉浸体验方面也不断加力,助推融合不断走向深入,在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中,不断丰富着报道形式。(李雪昆)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微直播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利用视频直播等进行对外传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着76年的历史,目前通过65个语种的多媒体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以党的十九大报道为例,其间,国际台首次使用40种语言,对开幕会等重要活动进行融媒体微直播;融媒体产品阅览量过千万,引发海内外受众热转。


据统计,党的十九大报道,国际台广播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交媒体覆盖1.2亿用户,新媒体阅览总量达1.14亿次,互动量达105万次。融媒体专栏《十九大 听政声》,生动反映了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讨论、基层代表审议讨论的热烈氛围。多语种视频短片《中国十大超级工程 外国人花式点赞》,微视频《湾湾Go青春》,原创动画《小明家的五年热词榜》《歪果仁眼中的中国风》等,以故事讲述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


此外,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峰会等重要事件中,国际台也从未缺位,发挥了沟通中外的积极作用。国际台紧扣外国受众的关注点,以“外眼”和“外嘴”等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着力深耕传播效果。《十九大时光》专栏采发稿件近400篇,集中展现国际社会热烈反响。融媒体产品《重返现场·我与习近平的故事》,邀请外籍人士讲述对习近平主席的记忆和故事,寄语中国发展,被受众称为“最有温度”的报道。来自尼泊尔、土耳其等国的记者,通过本国媒体报道十九大,成为对象国受众眼中的“知名大V”。(杨骁)



浙报集团:浙视频 在现场

浙视频记者顶着六级风浪出海采访。


浙报集团三端融合,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多。这半年多以来,《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全媒体视频影像部,作为该集团“新闻视频化”战略的排头兵、专业队,在新闻视频生产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由60多人组成的浙视频团队,在短时间内搭建了采访、编辑、直播、技术“四轮驱动”的内部框架,重塑了采编各有分工又协同配合的流程,提出了“浙视频 在现场”的口号。令人欣喜的是,浙视频一试水,便击起了不小的浪花。据不完全统计,浙视频平均每天生产10条左右原创视频。其中全网总阅读量20万以上的300余条、100万以上的近百条(含直播)、500万以上的10余条、1000万以上的7条,观看量最高的一条短视频播放超过4000万次。(李雪昆)



《南方都市报》:用人工智能打造智能媒体

智能化或成媒体未来。


今年,南方都市报社的机器人“小南”已参与春运报道、全国两会动态新闻数据分析报道以及地震报道等。《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们对“小南”也不再陌生。因为《南方都市报》早已不仅仅是一张报纸、一个网站、一个客户端。2017年,南都围绕“四个方式”战略,实现转型融合发展。这四个方式,包括转换内容生产方式、转换话语表达方式、转换商业运营模式、转换价值投资方式。其中,发挥、利用先进技术引领智能媒体就是动作之一。


当然,在“小南”以外,南都还携手国内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如科大讯飞,共同建设“智媒体实验室”,利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人播报等技术和场景,打造语音产品、服务场景,逐步扩展应用到整个内容生产线,全面实现智能媒体化服务。(李雪昆)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责任编辑:徐平 )


独家|专业|原创|深度

微信ID:chinaxwcb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勿擅自转载,有意转载的公众号请联系QQ:8067069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