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容我脱下防护服和口罩
把我的肉身从铠甲抽离
让我靠一靠身体
让我平静地呼吸
/节选自 弱水吟《请不要打扰》
→
“硬核”医生张文宏接受采访说:“医生有多重要,我们护理姐妹们就有多重要。”
对他们而言,最需要的不是用纯正抒情的腔调在念、在读,而是真实的处境被看见。看见方能理解这个患者接触、最危险的群体。而《护士的故事》作者克里斯蒂·沃森正是其中一员。从事二十年护理工作的她,写下了作为个体的真实、真相和来自血与生命的记忆。图源:The Guardian
克里斯蒂·沃森,当过20年护士,曾任职于英国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在精神科、儿科等深切治疗室度过大部分职业时间,其后成为复苏护士。她目前通过教学与写作推广护理理念。她的第一部小说《远方小小的太阳鸟》(Tiny Sunbirds Far Away)就获得科斯塔奖长篇首作奖,第二部小说《女人当国王的地方》(Where Women AreKings)也获得广泛的国际赞誉。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超过20种语言。
不论日夜,她都在目睹人们经历中最极端的风景,从最骇人到最美丽的、最奇特的,属于护理工作的日常。而这也不仅是一份工作,它渗透到她的生命每个阶段,由训练内化为意志。从一开始,《护士的故事》作者克里斯蒂·沃森收到母亲社工训练启发,学习护理专业。这个想起书中血腥场面、自己被抽血就感觉后脑勺要离去的女生,成为护士不大容易:
“克里斯蒂,今天是第二天啦。做正式护士的感觉怎么样?”
“很吓人。”我说。面对不可预测的日常,她没有任何余暇用来恍神,时刻都在强烈的感知、省察以及真切的生活中度过。
白天经常有事故伤者,夜间则属于既约不到家庭医生、又不肯请假的上班族;
早晨来的常是整晚照顾孩子的母亲;
婴儿会在心脏骤停前一直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这意味着看护儿童、尤其是婴儿的护士观察力必须敏锐;
酒鬼来偷酒精消毒液喝,所以医院干脆把容器拿走。
……
见惯伤病生死的她没有变得麻木,而是不仅照顾病人的身体之痛,也照顾病人的心。她仍然对痛苦保持敏锐。带她的护士长说:“我们治疗的是患者整个人,甚至包括的整个家庭,而不是一张扫描图。”因此,面对身处弱势的病人,她习惯性地多想一点:重点不是这个人有没有病,而是怎样对一个身体上的病痛作出判断、选择。贝蒂的体温仍然很低,有些危险。我怀疑她家里一定没有暖气。在英国,数百万人的生活中燃料匮乏,他们付不起暖气费。
“贝蒂,我去给你拿一个加温熊抱器过来。”
“你一点都不麻烦。我们在这里就是要帮助你的。”我对她笑了笑,握住她的一只手,轻轻捏了一下,“我去给你弄个三明治,再来杯茶,好吗?”
读到这里,你们是否想起自己和护士的温暖互动?就像发烧时像有一双手抚摸额头,尽管只是一瞬的触碰,清凉掌心覆在滚烫皮肤上就是绿洲。当然,她也会疲惫,毕竟能用来关怀那些正处于最脆弱状态的患者的精神能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在精神病科,她会被一个病人逗笑。有一次,她听到病人和丈夫通电话,劝丈夫不要再每天打电话来。“我就是休个假,”病人说,“精神病假。六个月以后,我就回家。”作者总是在日记中记录着这些有意思的小事。“在难熬的日子里,产生动摇时,就能看见自己已经走了多远。”也许因为在第一线面对病人,护士比谁都更能体会焦急、慌乱、恐惧。她也变得更勇敢坚韧。比如调到儿科后的一次抢救中,克里斯蒂似乎忘记了血是自己最避之不及的东西,只是心里出现与痛苦频率相同的声音:我死死盯着他的脸,看到五官紧缩在一起,如此害怕,小小的泪珠出现在眼角,仿佛玻璃碎片。德里克的脸上写满惊恐。
而这时候,她的心里萌生出一种与看不见的疾病力量展开斗争的愿望,我试图让孩子平静下来,用毯子裹住他,给他安全感。
《护士的故事》作者克里斯蒂在经历了父亲从患病到死亡的过程后,她更深刻地意识到护理的最高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和维护死亡尊严比单纯延续生命更重要。而我们也从这个柔软的故事开始,都补上了一节生命教育课。那就是学会和疾病共处,克服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并把它们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克里斯蒂沒有亲自护理罹癌的父亲,而是交由另一位护士谢丽尔主导。而她也由护士的身份变为了女儿、旁观者。她观察着谢丽尔倾听父亲的语调来判断投药止痛的时机,尽量为他积攒清醒时刻,以便他睁眼就能见到家人:直到最后一秒,他都把握着自己的生命。事实证明,在去世这件事上,爸爸干得不赖。是妈妈教会我如何充实地度过一生:带着喜悦、情感、宽容和真实。但爸爸教会我如何优雅地退场。他以幽默的、富有尊严的、完全没有恐惧的方式离开了。尽管身体萎缩,但他的灵魂却随之慢慢扩散开来,直到充溢在世间的所有空气中。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医护人员把濒死之人从死神手里拽回来,才叫尽职尽责。可是,在没有期待康复的重症病房,当死亡是预见的落日尽头,护士为垂危病人减轻痛苦,维持意识清醒,好让病人分配宝贵时间,反倒突显出如何维持人最终的尊严,取决于护理是否周全。我做了二十年护士。但直到我自己的父亲因肺癌猝然辞世,我才开始对善良的重要性以及更深层次的人性与哲学有了理解。
当所有其他疗法——化疗、放疗和药物都失败了,希望就随着肿瘤专家、放射科专家、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一起离开房间,只有床边的护士能够给他提供一些东西——尊严、安宁,甚至是爱。
沒有压胸,沒有电击心脏,只有被深情包裹着。癌症赴死原是缓慢难熬的处刑,谢丽尔将它转化为一趟有温度的旅程,让家人在适当时机陪伴送行。而作者克里斯蒂也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深层次、更人心的了解:护理不是完成任务,而事关每个护士如何在细节上给患者和患者家属提供宽慰。能见证人们生命中最脆弱、最重要、最极致的时刻,并努力去爱这些陌生人,是身为护士的荣幸。
护理就像诗歌,是跨越隐喻和实际含义边界的所在。心上的残缺就是心上的残缺;护士站在其间,站在外科医生修补实际残缺的技能与患者焦虑且失落的隐喻性残缺之间。护理是,或应该是一种恣意的关怀、同情与移情行为。它应当提醒我们,我们有能力彼此相爱。
如果我们对待最弱势的人的方式是衡量我们社会的尺度,那么护理本身就是衡量我们人性的标杆。然而它又是所有职业当中最被低估的。 03.
这世界的捕梦网远远不够
就像克里斯蒂在担任精神科护士时说道:“精神健康护士就是装饰在绝望之窗上的捕梦网。”然而,这世界的捕梦网远远不够,这个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难免让人却步。责任的重负让人喘不过气,但护士必须始终保持冷静和默默承受:护士就坐在她(患者)身边的地板上,温和地跟她低声说着话,偶尔还会遭到踢打。我不知道她要在这里坐多久。
根据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所的资料, 一年内上报的针对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袭击事件达到68683起,其中69% 的攻击者都存在精神障碍。
“医闹事件”发生频率高,尤其是在书中所述的精神科。但英国政府大程度削减国民健康服务和社会保健的开支,精神健康护理和精神健康护士群体都处在濒临崩盘的局面。 精神健康护理成了没有拉环的手榴弹。
而护士自身的维权路漫漫:
“上报”这个词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据估计,针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暴力侵犯行为,每年将导致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损失6900万英镑。如果每个护士把每次袭击事件都进行上报又会如何?
据我所知,这位坐在地板上的护士,根本不会为自己今天承受的拳打脚踢写什么报告。她只会一直坐在这里,不去计较自己的患者做了什么,同时忽略自己身上的瘀伤。
而作者克里斯蒂面对的不仅是混乱的突发事件,还有一刻不得安宁的办公室:我的办公室里面酷热而拥挤,捕鼠器散放。还有一袋从医院食堂偷拿的褐色酱汁,跟当值的护士交完班,我们偶尔会吃点儿吐司或煎炸食物作早餐。桌上还有一份厚厚的死者病例,等着被送到丧亲办公室……
让人嗟叹不已的是,无论是在《护士的故事》这本书中还是我们身边,护士的细腻温柔却是常不被珍视、遭受践踏。过劳、低薪、缺乏尊重是全世界护士的普遍困境。在我们的日常中,护士能兼顾几个房间的病人状况已属不易,遑论给予病人慰藉。今天,我们分享的仅是书中极小部分的细节。希望有更多人阅读这本书, 和作者一起穿梭在各类病房,听到那些痛苦隐秘的杂音,给予回应。只有这样的同理,才能真正地理解护士,也才真正地明白,疾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学会当一个病人,学会照顾身边的病人,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坦然无惧地面对眼前的未知。致敬“逆行者”!
从业20年资深护士亲历的动人记录,
直击救护现场,深度了解医护人员。
20年的护士生涯,我为此付出许多,但收获更多。我想同你分享这桩非凡事业中的悲伤与喜乐。跟我一起走进病房,历经出生到死亡;穿过儿童特护区,推开双扇门来到内科病房;响应电铃敲击的哔哔声,奔跑过走廊,路过药房和职工餐厅,来到急诊室。我们将探索医院本身,以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沿途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有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你可能早已熟悉这些人,因为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我们都受到过他人的照护。我们每个人,都是护士。《护士的故事》电子书
现已上架
kindle、网易蜗牛、豆瓣等电子平台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