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与进阶式培养: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

钟新 崔灿 蒋贤成 国际新闻界 2022-04-25

钟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崔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蒋贤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国传播与公共外交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5AXW005)的阶段性成果。



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五所高校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获得中宣部、教育部的支持,统一设立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下文简称“国新硕士项目”), 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其主要培养目标是为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社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六家中央级主流媒体培养国际新闻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下文简称“国传人才”)。该项目发展出了“国情教育+融合新闻业务+外语+媒体实习”的培养模式,是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史安斌,2012)。


五所试点培养高校的基本生源均为外语类专业或外语能力优秀的新闻传播等专业本科生,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均基本一致。本文以作者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国新硕士项目为研究对象,希望对整个国新硕士项目的十年回顾有所助益。


截至2019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新硕士项目共招收十一届学生(共计308名),并完成了九届学生(共计239名)的全部培养环节。基于对该项目毕业生的回顾性调查,本论文旨在探讨复合型国传人才的素质构成与培养方式。


文献综述


(一)关于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型人才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确定的培养目标之一。


大多数学者将复合型人才理解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内部专业复合型人才,或者学科交叉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前者主要意在培养全媒体人才,后者却又出现了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分歧。


部分学者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将通识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相结合, 采用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在重视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之外,需要特别重视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后劲”(王宇,张晓红, 2006)。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复合型人才需要的不是知识面的拓宽,而是针对某一、二领域具有够得上专业水准的知识和技能(董天策,2003)。可以说,培养复合型人才是以培养某行业新闻人才为目标的,例如国际新闻、财经新闻、法治新闻、体育新闻和科技新闻等新闻人才。


综上所述,复合型新闻教育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主要的讨论集中在以培养全媒体人才、通才还是专才为目标。


(二)关于招生、培养与就业等新闻传播教育环节


招生、培养与就业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三大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招生与培养环节影响着传媒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新闻传播教育中不同学历层次以及不同细分专业的招生、培养与就业的关系。


具体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新闻传播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传媒毕业生数量爆增,新闻就业市场出现饱和(谢天勇,2006;刘海贵, 2008;李希光,2009);同时,仓促办学与重复建设使得有限的师资和资金更加分散,传媒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往往达不到岗位需求(彭爱萍,2011;张国光, 2014),一定程度导致了进入媒体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传媒毕业生越来越少,出现了泛就业现象(吴信训,王建磊,2007;徐泓,2010;黎妙娟,范以锦,2011;范玉吉,2018),再加上部分泛就业的毕业生离职率偏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受损(胡正荣,冷爽,2016)。


在生源结构上,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女多男少比例失调的状况,这与就业市场的偏好相矛盾(彭爱萍,2011;邢春华,2015)。在招考模式上,中国多数院校仍采取统一标准,缺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就业(张国光,2014);部分高校在做着有益的尝试。


在培养层面,大多数学者都对实践训练与融合课程不足、业界教师资源缺乏、办学资金不充裕等方面对培养与就业质量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反思(郭可,1994;刘海贵,2008;莫扬,孙昊牧,2010;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2014;雷跃捷,罗雪,2015;蔡雯,2017)。


在培养目标中,对于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国内院校大多遵照培养“具备全媒体技能的新闻人才”的密苏里模式或“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家型人才”的哥伦比亚模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2014);对于人才职业选择方面,形成了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偏重追求对口就业还是适应泛就业的讨论, 即应该为更专注地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还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在具体的培养环节上,有学者注意到课程内容和媒体实习互为补充,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认同(陶建杰,张涛,2016)。但也有学者发现相较于课程内容, 媒体实习对职业认同影响有限(丁汉青,王军,2019)。


综上所述,招生与培养环节对传媒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丰富和深化了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在招生层面多聚焦于招生规模和招考模式对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影响;对于生源结构,主要涉及男女比例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而对过往教育经历对就业选择的影响少有涉及,更未涉及生源构成和过往教育经历对就业稳定的影响。在培养层面,学者们主要探讨了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资金不充裕对培养与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培养目标中人才核心素养和人才职业选择的不同取向;在培养环节中较多地涉及了媒体实习对职业认同产生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涉及业界交流、海外交流等其他培养环节对就业选择产生的影响;在对特定复合方向的研究方面,暂时没有聚焦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生的招生、培养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包括:人大国新硕士项目的生源结构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该项目的培养环节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复合型国传人才的素质构成与培养方式。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等研究方法,参与式观察主要基于研究者对人大国新硕士项目的深度参与。


研究团队于2019年5月至10月以问卷形式对国新硕士项目2009级至2017级共计239 名毕业生(占九届毕业生总数的100%)进行了跟踪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9份。问卷必答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本科学校与专业、毕业后初次就业信息与填写问卷时的工作信息(工作单位、驻地、职务、工作内容等)。问卷选答的开放性问题包括对本项目培养环节的评价及其对本人的影响。研究团队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


在此期间,研究团队还对15名国新硕士项目的毕业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受访学生涵盖了2009级至2017级(见表1)。采访问题主要包括对国新硕士项目的评价、选择所从事职业的动机、对个人工作的评价以及对国际新闻传播事业的认知。研究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质化文本分析。



主要发现之:

生源结构影响就业选择与就业稳定


(一)总体就业情况:近半学生就职于媒体


239名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分布为:媒体与企业是国新硕士的两大就业去向。近半数毕业生在媒体工作,而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了六家央媒,且进入媒体工作的毕业生分布相对广泛,就业于34家不同的媒体,其中人数在2人及2人以上的有10家。


2019年跟踪调查时72人的工作单位与毕业时工作单位不一致。为方便讨论,在此设置“就业稳定”的概念。“就业稳定”是指毕业生2019年调查时仍就职于毕业时就职的单位,就业稳定率或就业不稳定率指的是就业稳定或不稳定的毕业生在某一类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239名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为69.87%。从初次就业单位类型看,初次就业就职于高校、六家央媒与党政机关的稳定率最高,就职于地方媒体、继续深造与外企的稳定率最低。


(二)毕业生性别与就业情况交叉分析


在239名毕业生中,共有男生110名,女生129名,男女比例大约为1:1.17。本研究对毕业生性别与就业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见图1):男生在六家央媒、国企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比例一直高于女生;女生在党政机关、其他全国性媒体、地方媒体、中学或教育机构工作的比例一直高于男生;对于毕业时的第一份工作,男生去私企、外企就业的比例低于女生;但在2019年统计时发现(见图2):男生于私企、外企就职的比例超过了女生,说明部分男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跳槽”去了企业。




同时,统计发现:男生的总体就业稳定率为66.37%,女生为72.87%。可见女生的总体就业稳定率高于男生,相差近6个百分点;媒体就业稳定率同样如此,男生和女生分别为76.92%和86.54%,女生媒体就业稳定率高于男生近10个百分点,差距更为明显;从职业流向上看,部分国新硕士毕业生从媒体流出,流向企业尤其是外企的趋势较为明显。这说明国新硕士项目吸纳的有突出外语优势的人才大多数留在央媒、国企和党政机关;同时,少数人从“体制内”的媒体尤其是“其他全国性媒体”和“地方媒体”转向“体制外”的企业,他们凭借其外语优势和媒体从业经验在外企招聘中体现竞争力,这与毕业生寻求更具挑战性、更国际化、更高收入的工作等动因有关,同时也为媒体提出了如何留住人才的课题。


(三)毕业生本科学校类型与就业情况交叉分析


在239名毕业生中,本科学校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外语类高校和其他高校的人数分别为137人、61人、28人、13人。在初次就业中,77名毕业生进入六家央媒工作。其中,本科学校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外语类高校和其他高校的人数分别为40人、19人、11人、7人。



从初次就业进入六家央媒的人数看,本科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学生为59人,占77%,显示出最强竞争力;但从比例看,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198名学生中有59人就职六家央媒,占这类学生的29.80%,外语类高校生源28人中有11人进六家央媒,占这类学生的39.29%,而其他高校生源13人中有7人进入六家央媒,占这类学生的53.85%(见图3)。由此可见,国新硕士项目为有志于从事国际新闻工作、本科毕业于外语类高校或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提供了成长平台和就业机会。



2019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显示(见图4),本科毕业于“其他高校”的国新硕士在六家央媒工作的比例保持最高。此外,将初次就业与就业现状对比,本科毕业于“其他高校”的国新硕士除了六家央媒以外,他们选择去“其他全国性媒体” 和“继续深造”的比例持续较高;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外语类院校的学生选择去国企、党政机关、地方媒体、中学与教育机构的比例持续较高。


(四)毕业生本科专业类型与就业情况交叉分析


在239名毕业生中,共有111名本科就读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97名本科就读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含英语和小语种),二者相加共占总人数的87.03%,是国新硕士项目两种主要的生源类型。从这两类生源的媒体就业率看,本科为新闻传播类的生源毕业时就职于媒体的比例为48.65%,外语类生源为45.36%,新闻传播学类生源毕业时就职媒体的比例比外语类生源高3.29%,但外语类生源进入六家央媒的比例比新闻传播类高6.48%(见图5)。



将2019年就业情况与初次就业情况相对比发现(见图6):外语类生源就职于六家央媒的比例持续最高,新闻传播类生源次之,其他专业比例最少;新闻传播类生源进入地方媒体的比例持续最高;有趣的是,其他专业的生源进入其他全国性媒体的比例一直高于新闻传播类生源与外语类生源,这也许说明其他全国性媒体对复合型人才在某些领域的专业水准要求更高。



另外,外语类生源总体就业稳定率和媒体就业稳定率都是最高的。


主要发现之:

培养环节影响就业选择与就业动机


(一)培养环节影响就业选择


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最后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人大国新两年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培养环节或对你影响最大的培养环节是什么?为什么?”在239名毕业生中,144名(约占60%)回答了该问题。研究团队对答案进行了内容分析。两位编码者选定2009级毕业生的答案进行了前测,根据测试结果对分析类目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最终的内容分析类目(见表2)。两位编码者分别进行了编码,在Scott Pi算法下信度为0.80,符合要求。



在培养环节的评价中,46%的填写者认为课程内容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23% 的填写者认为媒体实习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15%海外实习;8%国内实习);17% 的填写者认为暑期实践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7%的填写者认为国情教育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4%的填写者认为业界交流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3%的填写者认为海外交流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培养环节的影响上,34%的填写者认为国新硕士项目影响了其职业选择(14%提到该项目的学习对其从事新闻行业有直接且正向的影响;20%提到该项目 的学习对其从事其他行业相关工作有直接且正向的影响);29%的填写者认为国新硕士项目的学习提高了个人素质;20%的填写者认为提升了职业技能;13%的填写者认为深化了师生情谊;4%的填写者认为培养了职业理想。


经过交叉分析发现:在评价环节中提及国内实习的毕业生从事新闻行业的比例高于其他毕业生;提及海外交流的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媒体实习或出国交流对学生的就业去向产生了影响。


但由于这道问题是开放性提问,学生是凭记忆提及不同的培养环节,不能代表对所有培养环节的系统性评价,却可以说明课程内容、媒体实习与海外交流等培养环节给历届毕业生们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象,对其个人成长与就业选择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培养环节影响就业动机


为了进一步探索人大国新项目培养环节与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关系,研究团队对15名国新学生的访谈进行了文本分析,并发现:国新学生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动机除了前文提到的受到培养环节中媒体实习带来的影响,还包括了个人化的叙事和国家层面的叙事;而国新学生选择从事其他行业的动机也验证了前文,一定程度上受到海外交流的影响。


1. 从事新闻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动机


从事媒体工作的受访学生的择业动机具有明显的个人化色彩,新闻工作的魅力与新闻理想对国新学生的择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叙事框架:


进行新闻报道的新鲜感和在场感。新闻报道需要时刻捕捉最新发生的讯息,同时也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受访学生看来,这既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挑战,也是新闻事业独有的魅力。


讲述中国故事和沟通中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当今的中国与世界迫切地需要国传人才讲述真实与全面的中国故事。受访学生表示,讲述中国故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选择国传事业的重要原因。


2. 从事其他行业毕业生的就业动机


在国新硕士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并未直接进入媒体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对其进行深入访谈后发现,国新硕士项目的培养对非媒体从业人员的择业动机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国新项目激发兴趣,帮助学生辨明从业方向。多元的课程设计帮助国新学生开拓了视野,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方向。


国新项目培养的技能对择业和从业产生了正面影响。许多学生虽未直接从事新闻工作,但表示从该项目中学习到的技能对自己的工作大有裨益。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并拟展开相关讨论。研究发现:媒体和企业是人大国新硕士的两大就业去向,其中,近半数的毕业生在媒体工作,而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了六家央媒;国新硕士项目吸纳的有突出外语优势的人才大多数留在央媒、国企和党政机关,但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从媒体流出,流向企业尤其是外企的趋势较为明显;女生媒体就业稳定率高于男生10个百分点,差距明显,这为媒体提出了如何留住人才尤其是男性人才的课题;来自于“双一流”高校的国新硕士生源进入央媒的人数最多,显示出竞争力,但本科来自于非“双一流”、非外语类高校的其他高校生源和本科来自外语类专业的生源进入央媒的人数占同类学生的比例更高,可见,国新硕士项目选拔出了各类高校的优秀生源,成为储备国传人才的重要平台;本科来自外语类院校与外语类专业的毕业生增加了总体就业稳定率与媒体就业稳定率,显示招收此类生源的优势;课程与实习等培养环节对国新硕士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正面影响,其中,认为国内实习印象深刻的毕业生从事新闻行业的比例高于其他毕业生;毕业生选择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的动因既有幼时的梦想、更有课程和实习带来的对新闻报道工作的兴趣、对使命感与责任感的认知等。


此外,人大国际新闻硕士项目以培养复合型国传人才为目标,为外语类和其他专业类生源复合新闻传播能力,为新闻传播类生源复合外语能力,同时,加强跨学科通识教育与全媒体技能训练,力图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融合发展专才、通才与全媒体人才。基于国传人才十年培养历程与回顾性调查,研究者认为,国传人才需要实现语言能力、新闻生产能力、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的多维度复合,并且需要经历从本科基础阶段、硕士提高阶段到就业深化阶段的进阶式培养过程,这对于国新硕士项目而言,具体表现在招生、培养与就业三个阶段。


(一)多维度复合:国传人才的能力构成及现实动因


1. 语言能力的复合:母语+英语+小语种


语言能力是国传人才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记者如果不懂外语就难以完成基本的采写任务,难以阅读外语原文以获取当地媒体的信息。始于2009年的人大国新硕士项目在其招生中注重选拔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全国优秀本科生进入该项目学习。在其毕业生中,外语类生源进入六家央媒,特别是新华社对外部、中国日报这类外语岗位的比例最高。同时,也有部分本科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了我国主流媒体的外语岗位,但重要敲门砖之一仍是较强的外语能力。随着中国的国际交往从改革开放之初重点面向欧美国家逐步拓展为面向亚非拉更广大区域的发展中国家,一些外语类院校顺应国家需要将“英语+小语种”作为专业设置的标配,为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储备了外语人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母语的意义。用外语向世界报道中国往往需要汉语的采访与阅读,而用汉语向中国报道世界则需要汉语的表达。因此,国传人才的母语能力应当纳入语言能力的重要构成。鉴于此,人大国新硕士项目的采写编评课程以英文训练为主,同时也兼顾了汉语新闻实务课程。


2. 新闻生产能力的复合:采写编评+多媒体技能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编译、评论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新闻实务教育传统的核心课程,而融媒体传播尤其是网络视频传播的转向催生了对人才多媒体技能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国主流媒体有的是团队集体驻外,但更多的是一名首席记者负责报道一个国家,并负责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报道以供不同平台传播。因此,当今国传人才需要具备“采写编评+多媒体技能”的新闻生产复合能力。


人大国新硕士项目的英语新闻写作、英语特稿写作、英语评论写作与英汉新闻编译等必修的专业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新闻摄影、音视频内容制作与数字媒体应用等多媒体技能课程则更加拓展了学生的技能结构,有利于适应各大媒体新媒体内容生产的需求。再加上暑期实践、国内实习与海外实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新闻生产能力,更让学生在新闻实践中发现了自己对新闻事业的兴趣和自信。本次调查也显示出,在项目培养环节的评价中,提及国内实习的毕业生从事新闻行业的比例高于其他毕业生。


3. 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的复合:新闻传播+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其他


新闻传播知识可以说是国传人才的基石,而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知识往往 直接影响着国际新闻事件报道的角度,体现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和新闻发现力。对于优秀的国传人才而言,首先是要掌握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要懂得媒体的社会功能、行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业的发展进程、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互联网给全球 传播带来的深刻影响等,这对寻找职业定位至关重要。此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法律在塑造着国际新闻传播生态的同时,更与国际新闻报道密切相关。国传人才知识结构中的“其他”还可以是基于个人兴趣、有利于夯实或扩展其知识面的其他知识。


复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多种意识,而多种意识又可能引导国传人才去寻求相关知识的深化,使知识与意识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新闻传播知识和实践有助于国传人才的新闻核心价值意识、受众意识、用户意识、多媒体意识、平台意识的培养。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知识和相关报道实践有益于国传人才的国家意识、国际意识、差异化与多样性意识、文化包容与和平意识、共同体意识、国际合作与竞争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人大国新硕士项目的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上涵盖了系统的新闻传播知识,鼓励学生选修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相关课程,这为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意识提供了平台。受访的毕业生有的在年幼时就萌生了做新闻人的朴素愿望,但对国际新闻职业的理性认知得益于系统的培养。此外,在择业动机上,进行新闻报道的新鲜感和在场感与讲述中国故事、沟通中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被许多国新毕业生提及。这很大程度说明,该项目帮助国新硕士毕业生发现和培养了自己的新闻传播专业能力和国家意识、国际意识。


(二)进阶式培养:复合型国传人才锻造的三个阶段


多维复合型国传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基于人大国新硕士项目十年运行经验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本文认为,进阶式分段培养是比较现实的策略,大致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培养:本科基础阶段、硕士提高阶段、就业深化阶段。


1. 本科阶段:夯实语言基础;培养新闻兴趣;拓宽国际视野


毫无疑问,外语语言能力很难在硕士一年的课程里获得。实际上,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与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系统知识的掌握则更是在一年的硕士课程里难以完成的任务,把其分解到本科阶段是必然的选择。


在本科四年中,学生拥有较长的时间去夯实语言基础。一些外语类院校“英语+小语种”的双外语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人大国新硕士项目从外语类院校招收语言类本科毕业生提供了依据。但是,纯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也存在短板,可能因为其过多地专注于语言学习而难以顾及知识面的扩展和对社会的观察,给人留下知识面窄的刻板印象。


因此,本科“外语+新闻”(或“外语+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的双学位 制或主副修制是更为理想的国际新闻传播本科培养模式。它一定程度均衡了语言与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


人大新闻学院实施多年的“新闻+国际政治”双学位专业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了一批对国际新闻感兴趣、选择继续攻读国新硕士学位的学生。2019年,人大新闻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合作开办“新闻+外语”双学位专业,意图将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前移至本科。从国际新闻硕士招生的角度看,“外语+新闻”或“新闻+国际政治”双学位本科可能是最为理想的生源类型之一。


2. 硕士阶段:强化语言应用;提高专业认知;增强多种意识


两年制的硕士教育通常只在第一学年安排课程学习,因此需要聚焦培养目标, 为课程设计提供明确方向。在多维复合型国传人才的大目标下,生源结构是阶段性培养目标和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生源均为“外语+新闻”或“新闻+国际政治” 本科专业背景,已经具有较强的外语、新闻或国政专业基础,且接受过英语新闻写作类课程训练,硕士的课程则可以按照更高进阶设计,例如高级英语新闻写作、国际新闻传播理论创新与前沿、全球性问题前沿等课程,以强化语言应用、提高专业认知、增强多种意识。高进阶课程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媒体实习, 从而增强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为顺利进入国际新闻传播岗位提供保障。


人大国新硕士项目在过去的十年里主要生源为没有或少有新闻传播基础的外语类本科专业学生以及没有或少有英语新闻写作训练的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因此,两类学生共同接受的多门英语新闻写作与编译类必修课程是满足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共同需求的课程包。未来,随着更多“外语+新闻”、“新闻+国际政治”或者全英文国新本科生加入国新硕士项目,其英语新闻写作类课程可以根据生源结构开展分层次的小班教学,以满足不同起点学生的需要。由于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广泛,国际新闻硕士在本科阶段专业背景的多样性仍然应当被鼓励。因此,国新硕士专业设计的培养方案需要兼顾指向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弥补短板、开发兴趣中保持明确的方向感。


鉴于新闻业务实习对学生选择去媒体就业有正向影响,国新硕士阶段的主流媒体实习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对在实战中增强媒体价值认知、自我角色认知、提升多种意识大有裨益。


3. 就业阶段:深化相关知识;实战积累经验;践行和平理念


相对就业阶段而言,本科和硕士学习阶段都是打基础阶段。就业后的实战才是全面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并使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的过程。从进阶式培养的角度看,就业阶段也是多维复合型国传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应当纳入国传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各阶段各有侧重地完成培养任务。


本硕阶段最重要的培养任务是:对新闻传播的兴趣、坚实的文字表达能力、多媒体基本技能、系统复合的知识结构、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能力、兼顾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大学时代奠定的知识与能力往往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底色。


然而,本硕学习时空的有限性、时代进步的无限性、具体领域应用的多样性使就业后的继续教育成为必须。就业阶段的培养任务可以包括:通过所在机构的岗位培训或自主学习深化所报道领域的相关知识,例如中国与驻在国的关系、驻在国当地的宗教、习俗、经济状况、法律法规等;所在机构提供不同难度的进阶式报道任务,让记者在实战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成熟;从报道细节到宏观主题不断践行维护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守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终极价值观。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12期。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执编/KK


订阅信息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欢迎您订阅!


您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或网址https://weidian.com/?userid=1185747182,进入国际新闻界微店,购买当期杂志和过刊。


您还可访问《国际新闻界》官方网站 http://cjjc.ruc.edu.cn/ ,免费获取往期pdf版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