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听,十堰一滴水的告白~

十堰发布 十堰发布 2024-04-12

十堰市委市政府官方微信

点击左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世界水日

节水护水  人人有责


大家好 ,我是“堰小滴”今天,是我的节日——世界水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我的家乡——十堰

城在林中,景在画中。全正 摄



水,大地的血脉,生命的源泉。一百多万年前,郧县人傍依汉水水系生存繁衍,迎来人类文明的曙光,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十堰,因水而名,也因水而兴。这里山川密布,水系发达,拥有着中国最好的水。在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之下,十堰获得了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的称号,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7项达到Ⅰ标准。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全长1577公里。汉水在十堰境内长217公里,汇集了2489多条河流,组成了十堰水系。



城水相依:

城市与河流的深情相拥


活水绕城,草木青葱春日十堰天空湛蓝、惠风和畅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在绿水青山间潺潺流淌



漫步于百二河道碧波荡漾三五行人怡然悠闲岸边绿树成荫清风拂来令人心旷神怡



2019年,我市启动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有了水,城市便多了灵气。百二河13座桥梁跨越河面,不时有行人经过,人与桥倒映在水面,形成人在桥上走宛如水中游的美丽画卷。


百二河风景如画。全正 摄


2023年5月,茅塔河被纳入全省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之一。十堰在茅塔河小流域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2座,实现全域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绝不让一滴污水入河。






去年底,十堰市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扩面”工作,浪河、龙泉、枧堰沟、霍河、龙王河、盘峪河、归仙河、瓦房河等8条小流域纳入十堰市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十堰以“小河净”保“大河清”的实际举措之一。


茅箭区马赛路沿线。全正 摄


经过多年持续系统治理,“五河”水质明显改善。神定河水质提升到Ⅳ类、泗河提升到Ⅲ类,官山河、犟河、剑河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至Ⅲ类。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


五彩缤纷的汉江绿谷。毛光成 摄


截至目前,十堰已建成1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1967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以植树造绿、水土保持为重点,多层次筑牢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3.86%。


野人谷镇杜川村创建绿色示范村。李炎 祁凯 徐永光 摄


世界水日



如今,徜徉十堰

处处是景观、步步是景点

每一条河流都承载着

十堰的历史记忆

展现着十堰的文化底蕴

碧水清流,鱼翔浅底

河流穿行于城市之间

相映成趣

绘就了一幅幸福“水”画卷



护水当先:

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每一滴水


“我对这件事一直十分重视。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之前看到相关报告,我说这件事要专门来研究一次。”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总书记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这水质看着不错!”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守水护水一直是十堰人“天大的事”。


近年来,十堰市坚决扛起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一库碧水,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标、逐年向优向好,常年保持或优于Ⅱ类标准,国省控考核断面100%达标。


滔滔北送之水将北京和十堰紧紧相连。




2023年12月12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9周年之际,京堰节水爱水护水志愿服务联盟在我市正式成立。




2023年8月25日,在北京民间环保组织“南水北调水源地之行”调研交流活动中,“环保奶奶”贺玉凤站在丹江口大坝上,向全国网友现场直播一库碧水的壮观景象,“十堰人民为了咱们能喝上干净的水付出太多了……”
“环保奶奶”贺玉凤(左一)登上丹江口大坝眺望一库碧水。
2023年7月16日,“南水润北方 寻源丹江口”极目楚天钟情湖北“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开课式在丹江口市举行。



2023年3月22日,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湖北·十堰主题活动在郧西县举行。


......


今年3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南水北调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


甘甜十堰水,滚滚向北流每一滴水里都饱含着十堰人无私的爱饱含着十堰人的牺牲和担当“把保水护水作为天大的事!”一句质朴的话语彰显了十堰这座城市的战略定力与坚定决心!俯瞰车城大地河湖竞秀、分外妖娆悠悠水韵见证着十堰人的碧水丹心



点水成金:

“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


十堰是国家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十堰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以水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千亿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农夫山泉丹江口工厂。


2023年5月,十堰市发布《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三年行动(2023-2025)方案》,到2025年,力争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饮料加工优势区。(详见:三年行动!十堰突破性发展这个产业


目前,丹江口市已有农夫山泉、富锶山泉、润京水业等包装饮用水项目投产,年实现产值30多亿元。同时,武当山水、农夫山泉五期扩建等饮用水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


十堰武当山泉生产线。

去年11月18日,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标志着丹江口市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又翻开崭新一页。


多年来,丹江口市依据水库充沛的天然饮用水资源和“中国好水”金字招牌,已成功打造水资源及与水有关农副产品加工规上企业26家,产值70亿元以上。


农夫山泉丹江口生产线。

竹溪县桃源乡丹霞山芙丝(湖北)饮品有限公司目前拥有10条生产线,每天生产矿泉水近40万瓶。在房县,黄酒全产业链产销值去年突破30亿元。

......


十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做好水文章!


青山绿水,竹溪风光。胡文波 摄


2022年,十堰市软饮料(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和蔬菜汁饮料)产量达260.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19%,排名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武汉市。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十堰的优质健康水正加快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竹山县潘口乡柿湾片区。张华魁 张玲 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堰因水而名也因水而兴十堰让水清波永存水让十堰蓬勃发展这就是我的家乡——十堰世界水日让我们一起爱水护水!


往期推荐(戳下方标题)
放假通知:连休3天!
今天,请你好好睡个觉!
十堰最新发布!



十堰发布原创微信,欢迎分享
编辑 | 孟楠  责编 | 静静  
初审 | 陈玉  终审 | 彭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