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两位大工人获此殊荣!
日前,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揭晓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校友彭士禄院士荣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环境学院全燮教授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光华工程科技奖是由中国工程院设立的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旨在奖励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和重要贡献的中国优秀工程师、科学家。1996年,该奖项首届颁发,迄今已有机械、运载、信息、电子、化工、医药、卫生、工程管理等不同工程学科的304位科学家及1个团体获奖。
今年,全国范围内共产生了296名有效候选人,最终从中评选出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1人、光华工程科技特别贡献奖1个团体以及光华工程科技奖39人。
彭士禄院士此次获得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该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仅有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徐匡迪七位科学大家获此殊荣。
彭士禄1949年就读于大连大学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一年级,1950年大连大学建制撤销,他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二年级,1951年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化工机械专业读三年级时赴苏联留学。1958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
彭士禄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也是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为表彰优秀总设计师颁发的《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环境学院全燮教授此次获得光华工程科技奖。全燮教授长期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在废水处理功能材料的研发与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与团队成员合作提出和发展了基于功能材料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强化技术,发明了其关键材料及其装备,实现工程应用,在重点行业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和资源化、能源化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显著提高废水的资源化、能源化效率。发展了功能性悬浮载体的生产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发明了功能性悬浮载体及生产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出口十一个国家。创建基于功能性悬浮载体的移动生物膜与活性污泥组合等工艺,实现污水处理厂原位提标改造,大幅降低投资和运行费。成果推广应用于70余项废水处理和提标改造工程,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50余篇,引用22000余次。
文字作者 | 校友处 宋云波;环境学院 李晓净
编辑排版 | 任亭钰
责任编辑 | 周学飞 任亭钰
为提高大连理工大学官方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更好服务广大师生校友,诚邀您参与问卷调查,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问卷
点击下方图片
阅读近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