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值不值钱,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

2017-07-20 自然的恩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祝福您内心越来越强大!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深深地切中小编的心。

在生活中,小编就是一个没什么原则的人,很容易被人说服,做事的底线也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降低。

真实的感受着没有原则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看完今天这篇文章,相信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01


作家柒柒曾写过一次惨痛经历:大二时,室友都恋爱了,唯她没有。

她嘟嘴说:「宁缺毋滥,我不会放弃我的原则。」

大三时,她爱上一个男生后,放弃了所有原则,低到了尘埃里。

室友们都笑她,她却说:「总有一个人打破你的原则,然后成为你的原则。」

两人吵架了,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

也要站一整夜的绿皮火车,去他的城市,跟他说声对不起。

大冬天,例假来了,她蹲在地上,

也要把他的臭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为了他,她不断地放弃自己的原则,

即便这样步步退让,柒柒最后还是失去了他。

多年后,回忆这段感情经历时,柒柒这样写道:

「我一直以为妥协一些将就一些,这个世界就会为我让出一席之地,后来才知道:一旦你失去了原则,很快就会溃不成军,你所在乎的东西,会一样样失去。」

02

前几天看到一则奇葩新闻:

甲,喜欢赌博。多次以各种理由,向朋友乙借钱。借了好几万,但一分没还过。后来甲再来借时,乙就坚决不借。

遭到拒绝的甲竟然心生怨恨,趁乙一家出去旅游时盗窃了他家。

后来,甲被警察抓住了,其老婆跑到乙家里痛哭流涕:「孩子还小,求求你放过他!」

乙心软了,就选择私了,并像从前一样把甲当做朋友对待。不久,甲又来借钱:「想做生意。」

乙不想借:「我也需要用钱。」甲就怒了:「你一不换房二不换车,哪里需要用钱了?」几天后,乙被人一棒打晕在街上。警察一查摄像头,发现是甲所为。

甲赔了钱,然后又被拘留了。于是更加不满,便经常上门找乙麻烦。

乙不堪其烦,最后只好举家搬到了另一城市。

看完这则新闻,心里很是感慨:一个没有原则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控制。

当你为照顾别人的想法而一再忍让时,

或者当你为取悦别人而一再牺牲自己时,

你就成功塑造了一个毫无原则的自我,

既然你「没有了原则」,

人家对你自然就「没有了底线」。

03

喜欢辩论大神黄执中的一句话:「人值不值钱,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

这个世界,如果粗略地划分,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我」和「他人」。

这两部分的关系,是此消彼长。

心理学者张德芬说:「个体与个体之间,常常是彼此吞噬的关系。」

所以,如果「我」不够硬,不主动构筑「防御体系」,那么就很容易被「他人」吞噬。

柒柒和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个「防御体系」是什么?

就是一个个「原则」。心理学有句名言:你的原则构成了你这个人。

记住:是一个个原则塑造了你,让你区别于别人,而不是一个个妥协和迎合让你区别于别人。

我们都喜欢说灵魂,灵魂是由什么构成的?是由你所有的原则组成的。

一言以蔽之:任何人的归宿都是他自己。

你有什么样的原则,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你有什么样的原则,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人值不值钱,看你的原则值不值钱。

04

以前单位有个跑业务的女同事梅梅,有些老板,逢女人就喜欢讲黄段子,但唯独在梅面前不敢。

梅对于她反感的话题,要是第一次,她会微笑告诉对方:「我不开这样的玩笑。」

聪明的人就知道下次不能这样跟她玩。要是还有第二次,她就会立马不说话。

这是她的原则,不管对方是谁。

但是特别奇怪,她每年的业绩都是第一。有人问她秘诀,她说了三句话:

别以为曲意逢迎能换来美好结果,无底线的宽容只会招致更多放肆。

信任的来源不只是好感,还有个人的原则和底线。

因为坚持原则,不随意讨好,不胡乱迁就,我反而在不卑不亢中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有原则的拒绝和坚持,相比无底线的给予和迎合,前者才是真正高明的生活智慧。

05

对于不喝酒的人来说,应酬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我高中同学李伟不喝酒,但应酬特多。出去应酬时,他总喜欢说:

今天我感冒了,不能喝酒。

这段时间胃痛,不能喝酒。

今天开车了,不能喝酒。

一开始,这些话还挺管用的,但时间一长,人家就不买账了:「上次你都喝了,今天不喝不得行。」「老是感冒,你骗谁。」结果,他经常被灌得大醉。

我还有一朋友张强,也不喝酒。

出去应酬时,他总是斩钉截铁地说:「我不喝酒。」

不管人家怎么说他,他就是不喝。结果没多久,大家就习惯了。

在其他新人劝他喝酒的时候,很多老人反而会站出来帮他:

「这家伙我们都劝了三年了,从来不喝酒,也罢,等会让他开车就是了。」

不知道大家留没留意一个现象:当我们给自己定下一些处理事情和为人做事的原则后,就会发现很多让我们两难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建立原则的一个大好处就是:你不用开口,原则就已经帮你消解了很多麻烦。

所以做人要有原则,你这样坚持下去,所有的事就慢慢会有原则来帮你应对。

06

作家刘同去年讲过一件借钱的事:

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给他打电话:「我要买车,差点钱,能不能借我点?」

刘同说:「我虽有钱,但是不能借。」朋友一下有点蒙了。

刘同解释说:「前几年,我借钱给朋友,后来闹得很不愉快,所以我定下了规矩:绝对不再和朋友发生金钱关系。」

朋友客气地说:「我理解。」

读大学时,刘同喜欢听CD,于是买了上千张CD。

这位同学来玩:「刘同,我借两张哈。」那位同学来玩:「刘同,我借两张哈。」

刘同本来不想借,但不好意思拒绝,于是东一下西一下,借出去了几百张。

第二年,很多CD还是没还回来。刘同就上门或打电话讨要,很多同学却说:「你是不是记错了?」

从这件事上,刘同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原则的人,容易吃哑巴亏。

于是,他开始建立各种人际交往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绝对不和朋友发生金钱关系。

「一旦超越我的原则,我就立马拒绝。」

一开始,刘同担心会失去很多朋友。「但没想到,没多久大家就都理解了。」

有了原则,刘同的生活一下就简单起来:「以前没有原则,经常吃哑巴亏。建立原则后,哑巴亏几乎就消失了。」

刘同用经历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懂得在适当时候拒绝的人,才能让别人看到他的原则和底线,从而从人情世故中获得真正的解脱。

07

褚时健,中国最传奇的企业家。

51岁,出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66岁,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71岁,被判无期徒刑入狱。

74岁,获准保外就医。

保外就医后,他想种橙子,但没钱。

很多老板主动「抱钱」上门,硬塞给他。

褚时健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面子?

其实不是他面子大,而是他有原则。他的原则就是——不让别人吃亏。

75岁,他开始种植「褚橙」。

84岁,褚橙面向全国销售,大卖。大卖三年后的2015年,褚橙遭遇大面积负评:果子个头小,果子味道淡……

褚时健立马登报道歉:今年没做好。

然后,89岁的他做了个惊人决定:「果树间距必须达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

这一砍,就砍掉了3.7万棵,砍掉了两三千万收入。

以往,8个褚橙才有一公斤,2016年,5个褚橙就有一公斤。褚橙,又得以大卖。

有人问褚时健:你怎么舍得砍树?褚时健答:「不让别人吃亏,这是我的原则。」

很多人总觉得降低原则或底线可以换回一些什么,但褚时健说:「其实不是,原则才能决定你拥有什么。你的原则,能够决定你得到什么。」

08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陶渊明和屈原。

陶渊明退居田园的第三年,家中失火,房子粮食被烧了个干干净净。天天过着挨冷受饿的穷苦日子。

朋友举荐他出去当官,他拒绝了。

朝廷下诏书让他当官,他拒绝了。

大家都劝他:「何必把自己弄得怎么贫苦,人活在世上,还是要有一点点妥协。」

是啊,只要陶渊明稍稍妥协一下,看在钱的面子上委屈一下自己,立马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但他坚守原则,拒绝了:「我天性如此,当官会违背自己本性,我还是做一个快乐的农民吧!」

很多人都觉得陶渊明活得很苦,其实并不,他在坚守做农民中获得了生命的大愉悦。

再来说说屈原,屈原被流放后,跑到江边转悠,正琢磨着要不要跳江。

这时,一个打鱼的老者走过来问:「你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混成了这样?」

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老者说:「沧浪之水如果清兮,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浊兮,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他劝屈原不要活得那么较真。

但屈原说:「我宁愿跳江,葬身鱼腹,也不愿让晶莹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

很多人觉得屈原活得太悲摧了,其实并不,他在坚守做仁臣中获得了生命的大欢欣。

屈原,一根筋地坚持要改造现实。

陶渊明,一根筋地坚持要退居田园。

这两种生活方式,很难说哪一种更好。

但无论你坚守哪种,都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大欢欣。

就像辩论大神黄执中所说的:

「自由派和保守派都可以从自己的原则中得到幸福。谁得不到幸福?半吊子的人。」

因为你既不能享受保守的幸福,

也不能享受开放的自由的幸福。

你在此岸望彼岸,最终两头不到岸。

编者后记:

一个人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原则。

如果一个人不帅、没趣、不聪明,人生顶多差劲一点。但没有原则,人生就会差劲很多。

当然,我们所说的原则,也不是让我们刚愎自用。而是坚守某种生命原则,不会摇摆。

有原则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


看完本文,

你对坚守原则这件事怎么看?

自然的恩典, 静候您的分享。

编辑|红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