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红:市场需求才是困局的突破口
感谢您关注《太阳能发电》杂志微信:solarpowermagazine!更多新闻,敬请关注www.solarpwr.cn。
本刊特约撰稿人 赵永红
作者简介: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曾任教于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现任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杭州市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
自2009年以来,赵博士积极推动浙江省光伏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外贸预警、政策研究、协作创新、投融资等方面为浙江光伏企业提供平台式创新服务。2012年,行业面临低谷期,她深入调研,认真提炼并积极倡导的“差异化协作创新”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推动浙江省光伏产业集群的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全国性影响力。
同时,赵博士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跨界合作”,特别是在与建筑行业、电力行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为创新型光伏产业代言,积极推广宣传好企业、好产品、好项目、好做法,希望以此带动整个产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本刊特约撰稿人 赵永红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2016年04期
原标题:赵永红:市场需求才是困局的突破口
2016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几天之后的3月31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就“弃风限电”问题召开专题研讨会,声称将采取包括申请信息公开、向国家主管部门举报、申请行政复议以及法律诉讼等多种手段,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行业协会叫板地方政府,此事顿时引发可再生能源行业内人们的热切关注。
嘉兴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勤丰变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在光伏和建筑的结合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目前该单位正在牵头制定中电联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
因为弃风、弃光掐断了这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电力输出,直接使得项目收益泡汤,所以对电站投资方来说,其严重性远超政府补贴的拖欠。
一方面,争路条、求规模,几年的大干快上,并未让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成为滚滚的财源。而另一方面,地面光伏电站正在从西部退回到中东部地区,电力消纳难题也已开始出现在这些地方的电网工作讨论会上。
那么,限发、弃光等困局,是否很快也会成为中东部地区光伏市场上的新困局?
诸多“梗阻” 最近和几家EPC机构、设计院的负责人聊起目前大型光伏电站的困局。
近年来,特别是从国家能源局把分布式光伏的定义拓展到地面项目以后,光伏企业对于地面光伏电站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随之而来电站规模也越来越大。
“至少20MW,最好50MW以上”。随着我国年度装机规模不断创新高,从国企、央企、五大发电集团到各类民营上市公司和光伏巨头们,国内光伏市场上的“有钱人”一下子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
不过,一边是业内纷纷在找土地、林地、水域建大型电站,另一边是限电、窝电、欠补贴还要给火电交钱,这明显算不过来的账,又如何运转呢?
“听说光伏电站现在国家补贴力度很大,我们集团也打算介入。”这样的咨询,笔者所在的协会常常遇到。
新能源果真风景这边独好么?
长远来看,新能源确实有很多可讲的故事,以及可以畅想的梦想。这一产业的未来,的确无限美好。
不过,在当下,如若闭目想象一下,全国各地大片大片的光伏电站,发不出来电,收不到电费,还无法融于当地环境——如此多的“梗阻”,又会激发我们怎样的感受?
而天生具有分布式特性的光伏应用,又是怎么遭遇今天这样的“集中式”堵塞的呢?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造成“梗阻”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光伏业拥有的巨大产能需要大规模的电站来消化。
原因之二,则是我国政府早已立法并已经对国际社会做出承诺,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
面对光伏市场的诸多困境,业内人士往往会结合国家战略方向,去抨击外部诸多做法的“不合法性”。
笔者曾经接到过一家外地企业的求助电话,希望获得帮助对接本地高层领导。原因是该企业拿到本地一个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奈何多个地方政府部门设阻,推动不下去。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卡住我们?这没有道理,我要直接去找找高层领导!”其愤愤不平的语气很鲜明。
笔者给他的建议是,是否先静下心来,去有关部门细细了解一下推动不下去的原因何在?否则,要高层领导力排众议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让笔者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一个故事。
一家衣柜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虽然衣柜的样式设计越来越艺术化,用材也越来越环保,但售价却越来越低,公司运营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难以看到希望。
请来的咨询专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衣柜行业陷入红海之战时,民众对于衣物收储的需求是否已经得到非常令人满意的解决?
经过调研,这家公司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其实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只是很多企业更在意的是自身视角所看到的东西。
光伏市场同样如此。虽然各种应用难以推进,但事实上人们对于光伏应用效果并不一定满意。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行业,对光伏的认识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住建部门要求光伏应用和建筑更好地结合,电力部门需要光伏应用和电网运行规律匹配。而国土水利农林部门,则需要真正的立体式综合开发,是要确保动植物能够在光伏环境中良好地生长,并不影响其原有功能。
答案,在产业自身的努力之中
笔者坚信,问题的解决、困境的突破,关键还是在于产业自身的努力。不然,即使政府部门的长期倾力支持,行业的明天也仍可能乱象丛生。
前不久,笔者和杭州多家可再生能源企业的负责人到一个农场考察新能源大棚项目。远远看去,大棚里面绿叶葱葱。然而,负责打理大棚的人却告诉笔者一行,光伏板下的土地很难种植什么,因为产量实在不行;同时,照搬过来的酒店式的地热能解决方案,也在大棚里根本用不起来。
如此直接、真实的反馈,对于身在新能源行业的笔者一行人来说,非常宝贵。
一个光伏农业项目,并不是电池板下面有绿色植物在生长,就表明项目是成功的。
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规律,光伏的介入,首先就需要尊重那些规律,学习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农光互补如此,建筑光伏一体化等,也同样如此。
所以,对于我们光伏人来说,除了大声呼吁社会各界增强对可再生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外,更需要的是用心去自我成长,用心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在客户的帮助下,形成经过验证的、客户真正认可的解决方案。
比如,多听听客户的声音,多了解了解市场真实的需求,把能够做好的事做得更完善,把对方对我们的质疑转化成帮助自身提升的动力,增强与市场各方的相互了解一起共同努力,等等。
如此,那些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壁垒”,自然会渐渐消融。
因为,只有真正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的用心和努力,才会产生突破困局的力量。那种囿于现实的“见缝插针”式的推广,恐怕难以行得长远。
往期文章(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