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万千三亚人的大隆水库,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2005年5月25日”,这个日子对大隆水库移民安置村——雅安村村民来说刻骨铭心。这一天是他们离开故土的日子。
他们家乡的原名叫做育才镇雅亮村,当时一共搬迁下来三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自然村,共229户,1087人。安置后取名“雅安”,“雅”是雅亮村委会的雅,寓意不忘记还是雅亮村的人,“安”寓意为安居乐业。
▲大隆水库移民新村一一雅安村。
15年来,
离开故土的他们工作生活怎么样?
水库建成后是否获益?
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期待?
01
美丽乡村下的移民生活
雅安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纯黎族移民村庄,走进雅安村,大门上的“古韵崖州 美丽雅安”标语特别醒目。
笔者走进大门,刚好碰到三五个吃饭喝茶的村民,随即和他们攀谈了起来。村民对大坝的感情多少有点复杂。
村民们说:“这里还是原来的黎族大家庭,大家都没有散,感情一直都在。”
大隆水库建起后,算上搬迁补偿款和打工劳作,村民生活人均年收入6000元左右,全村基本脱贫。村里道路修得好,交通便利,中巴车从崖城直通村里。
在美丽乡村建设下,雅安村被评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村里修建了运动场、雅安小学、平整的道路,村民们感觉村子比原来住在大山的老村要美丽干净。村里还有一个“同心果园”,种满了荔枝、龙眼、芒果、莲雾、石榴、枇杷等。
“未来准备把几个村小组的鱼塘好好开发,养点鱼帮助大家创收。”雅安村书记刘德昌谈到下一步的计划。他还透露,目前有公司准备投资6亿元在村里做康养民宿项目。
《三亚市志》记载称,大隆水库移民工程是三亚水库建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移民人数最多的一项社会工程。水库建成蓄水后,淹没地区总面积15.1平方千米,淹没处理概算投资1.9亿元,受影响的淹没地区有当时的崖城镇、天涯镇、育才镇18个自然村766户3563人,南滨农场、立才农场、保国农场3个国营农场的7个生产队72户281人,淹没土地1520公顷,其中耕地129.07公顷,房屋59104平方米,青苗315095株。
02
防洪效益高,日供水30万吨
没有宁远河的泛滥,就没有后来的大隆水库。有媒体形容,“山路转折,一道雄浑的大坝横亘而出,锁住不羁的宁远河”。
1927年9月,宁远河水泛滥,崖城、保港受淹,东关市街水深3米,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损失很大,是百年罕见的灾情。民间称“1927丁卯大水”。
三亚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隆水库可承担宁远河下游崖州区、南滨农场等沿河两岸的13万人口、6.7万亩农田、国家南繁育种基地、225国道、环岛高速公路、铁路、中心渔港码头、南山工业区、创意产业园等基础设施的防洪任务,每年防洪效益约一亿元,可为城市提供1.94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设计最大日供水能力56万吨,目前最大日供水量为30万吨。
“30万吨淡水”背后引出了一个不为常人所知的水库项目审批。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撰文回忆,大隆水库上报到国务院去审批时,第一次汇报没有同意,被朱镕基总理打了回来。后来修改了方案,才被批准。
张国宝退休后到三亚,特意去看了大隆水库。
03
台风“达维”和“凿洞放水”
没有和台风“达维”交手,大隆水库的威名不会让外界得知。
大隆水库有关负责人透露,现在不管哪个领导过来视察防风防汛工作,都要给他们讲2005年台风“达维”和大隆水库的“近身肉搏”,号称海南37年来最大的台风“达维”,携手“发疯”的宁远河(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雨和100年一遇的洪峰)正面迎战大隆水库,刚刚填筑到57米高程的大隆大坝,不仅成功截住了1.7亿多立方米的洪水,而且将上游高达11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调整到1300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据估算,减少下游损失2亿元。
当时计划填筑高度是50米,最后赶工期、抢进度填筑到55米,水库水位上涨到53米,同时溢洪道刚开挖完成,滚滚洪水从溢洪道排出,下游12万百姓才躲过一劫。
▲大隆水库风景如画。
大隆水库还有一段“凿洞放水”的故事。
2006年11月14日,大隆水库开始下闸蓄水。三亚地区却遭遇了多年罕见的旱情,宁远河流域不少田洋龟裂,当时正值冬季瓜菜生产旺季,农民心急如焚。三亚市政府出面与业主协调,希望大隆能放水救急。
但由于当时水库刚蓄水,水位还很低,无法从引水洞正常放水。方案确定:导流洞闸门凿两个孔,再安装放水阀门。
2006年11月下旬起,大隆开始放水,甘泉滋润了下游崖城镇数万亩良田,瓜菜一片翠绿,农民脸上露出了笑容。
新闻多一点
崖州规模水利史载
第一宗“都陂”
三亚市区往西约40公里,便是1954年以前琼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崖城镇,即古称崖州之所在。2007年,崖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崖州古城四面环水,历经沧桑,方圆数十里内修建的大大小小水利设施数十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完成的抱古水库,是崖城平原两岸灌区调水的枢纽工程。
600余年工程还在受益
崖城平原灌区历史深厚,经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何以端考据发现,崖州规模水利史有明载的第一宗,是“都陂”,位置在崖州城东北部的微丘台地。产生于明代初期,至今600余年,现还在受益。
▲龙潭溪乌岸陂水坝。
陂,按字面意思是小水库,海南方志更多时候指的是拦水坝或滚水坝,有时又指引水渠,总之是水利。“都陂”最早出自何时,何人之手,史料转引的《永乐琼州府志》语焉不详,只说“昔人”,就是老年间的事。
“都陂”引导方法是“障其龙潭溪正流”,在河道以木筑坝将水位拦高,引入西侧人工渠道进入灌区,多余的尾水则收纳入海。这种拦水坝带灌溉沟的水利工程方式,无需大坝水库,既可截河水改方向,又可提高水位以便实现自流灌溉,是利用自然地表水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我国古代广泛使用,至今还在使用。
▲龙潭河的自然河道。
按当代水文资料,龙潭溪的年均地表径流量为 0.46 亿立方米,不足宁远河的十分之一,河床地质结构稳定,河槽明显,坝头易于找到支撑点,而落基村一带比起平原来,又有一定的落差,坝身高度只要能让水离开河床就行。从龙潭河边的山脚低地、20米左右的海拔渐次下降到现代冲积平原北部台地约 10 米多一点的海拔,这个斜率很易实现古自流灌溉,是元明时代生产力最合适开发的水利项目。
“都陂”这个工程的选址、手法,显见是熟悉水利技术者所为,然而并未记载有官府组织施工。
何以端告诉记者,考据明初“都陂”灌区能有所进展,主要靠排除法筛选出时间与人群。如果单靠在方志寻章摘句,恐怕是大海捞针。
“元人最善治水”,但是这种灌区规模不小,必须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较大的团体方能实施。查元代海南的十一个军屯,无一在琼南。元代黎区动乱频繁,平均两年一次,冲突往往激烈,偏远落后的吉阳军出现民间规模性水利工程,是难以想象的事。元代既然排除,那么就只有明初了。
北山军屯建“都陂”
时间确定了,那么建造人群就好梳理明确了。创造“都陂”的人群,只可能是齐民、黎众、军屯。
“都陂”所在的位置,并非宁远河平原中部,而是其北沿,离州治也还远,其灌区至少在城北十里八里。崖城以北,至今都没有汉村。明初社会汉黎隔阂尚深,崖州城民众不在城边好好种地,却在离城如此远、离黎峒如此近的地方创设规模农业,修筑永久设施而不怕被毁,也是难以想象的事。
龙潭河与宁远河汇流口以南不远的田畴,即今坡田洋北片,是明初都陂最可能的受益区。
▲龙潭河与宁远河汇流口以南不远的田畴,即今坡田洋北片,是明初都陂最可能的受益区。
灌区如此靠近黎区村寨,会不会是黎众?明初甚至更早的元人移民,也有懂水利的,会不会因为避乱、避苛政重赋而逃逸“入黎”,与黎众一起修建灌区,改善经济状况?
不过,逃亡入黎的人如果大修水利,不是自我暴露让官府来抓吗?官军怕进山,却不怕田畴,田野无法打游击。逃人唯恐对外暴露身份,自己小打小闹种点充饥可以,创建规模性农耕灌区,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
于是剩下只有军屯。
明初崖州的三处军屯,桑高、北山、湳西。“北山以南一带浅丘台地,明初民黎均所不耕,所以设置军屯既可得粮食,又可作州治之外围屏障,非常合适。整个崖州,再无别的合适开发军屯。”何以端惊喜发现北山军屯就是一把打开崖州规模水利第一宗“都陂”的钥匙。
北山,顾名思义只在当时州治之北。崖州区黎村“北岭”,很可能就是北山之衍变。
据了解,龙潭河与宁远河汇流口以南不远的田畴,即今坡田洋北片,是明初“都陂”最可能的受益区。
“三亚农业半崖城,崖西农业坡田洋”。坡田洋是海南冬季瓜菜的发源地之一,从这里辐射到全市甚至全省各地,成为了一个冬季瓜菜产销重镇。
(感谢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何以端老师提供的资料)
热点推荐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