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途经陡峭山崖、穿越原始森林…三亚这群人“荒野探险”只为…

三亚日报 2022-05-1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这群“登山人”,

为了登上三亚育才阜尖岭的山顶,

手脚并用在原始森林中爬行穿过。

最危险的一段“路”,

是一处3米高的陡峭山崖……



上下山工作1趟,就要4个小时。

但他们硬是把每个都500多斤的

4个信号机柜运上山顶。


在山顶进行机柜操作时,

仅有一米宽的站立空间

所有付出,

为的是让三亚更多偏远地区的村民们

能收看到“三亚台”的节目。


“感谢政府免费给我们发放数字电视机顶盒,让我们能收看到‘三亚台’和‘海南台’……”12月17日上午11时许,三亚市天涯区扎南村委会干由村小组组长吉清华从家里的电视上收看到三亚新闻后,紧握着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技术部无线广播电视室主任陈太文的手,感慨万千地说。


原来,

三亚“电视人”为了让大家

能看到本地电视台综合频道,

跋山涉水地在育才生态区阜尖岭上

建立起了电视信号发射基站……



告别历史

扎南村31户村民喜看“三亚台”


当天上午8时30分许,记者与陈太文一行驱车赶往天涯区扎南村委会干由村小组。车辆在山路中前行,虽然一路蜿蜒曲折,但远处峰峦重叠,三亚的风景美丽如画……


10时许,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技术部工作人员来到了扎南村委会干由村小组后,立即从车后厢里拿出数字电视机顶盒放在一张小木桌上,然后按着村里给的名单一一发放给村民们。



记者观察到,村民们领到免费发放的数字电视机顶盒后,一个个喜笑颜开地“跑”回家去安装,并迫不及待地在电视上观看“三亚台”。
天涯区扎南村委会干由村小组组长吉清华告诉记者,在此之前,他们每家每户都专门买了“户户通”来看电视,虽然这个“锅盖”可搜索到40多个“台”,但却搜不到“三亚台”和“海南台”。如今,政府免费给他们安装了数字电视机顶盒后,每家每户都十分高兴。因为他们早想看“三亚台”了,现在,他们每天都可以通过“三亚台”看三亚新闻,了解三亚事。




“通过‘三亚台’,我们可以看到三亚所发生的事情,去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安装好数字电视机顶盒后,干由村小组村民吉永清如是说。对此,该村小组村民吉海良则表示,以前虽然能看到国内国际新闻,但身为三亚人却看不到“三亚台”新闻,感到非常遗憾。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在吉永清的家中,虽然电视已有些年头,但是“三亚台”和“海南台”的画面仍非常清晰。它所接收到的信号,正是来自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电视人”刚刚安装好的育才生态区阜尖岭基站发射的电视信号。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与吉永清家大约距离18.4公里。由此可见,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发射的信号辐射广、清晰度高。
记者了解到,扎南村委会干由村人口128人,有31户,是三亚市最边远的自然村,距离扎南村委会4公里,位于三亚市北部,与邻县保亭接壤,距三亚市区约43公里。整个村地势高,与育才生态区阜尖岭隔山相望。地势虽高,但数字电视信号覆盖并不理想,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这项民生工程建成后,干由村民可以接收到三亚电视台综合频道、海南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1等30套清晰的电视节目,解决多年来村民收看本地节目难的问题。



践行使命

三亚“电视人”建起11处基站



据了解,一些居住在山区的农户,由于居住地偏远、山路崎岖、地势险峻,至今还无法收到“三亚台”的电视信号。
如何全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让偏僻的乡村也能收看到本地电视节目?近几年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的数字电视网络部门翻山越岭,建设电视信号基站。刚刚竣工的三亚育才生态区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之前测试过,扎南村这边的信号还是不错的。我们为村民们发放了31套数字电视机顶盒,并在现场给他们指导安装。今后,如果他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电话咨询我们……”陈太文说,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在抱前村、立新村等几个山村测试信号,覆盖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还要加大信号测试力度,让更多偏远地区的村民们能收看到“三亚台”的节目。
对于电视信号传输系统而言,为了覆盖更广的范围,首要要求就是高度高,想要覆盖育才等地区大山的每一个村子,阜尖岭的位置尤为重要。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技术部工作人员经过前期周密的勘探,在大山里建基站的构想很快被敲定。不过,想要把图纸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阜尖岭位于育才生态区的原始森林当中,海拔878米的它是育才生态区最高的山峰,虽然风景秀丽、绿树环绕,但从未开发的它却很少有人造访。
可是,从今年8月份开始,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登山人”……
他们硬是用双手开辟出一条山路,克服重重险境,把设备运上山来,然后再搭建铁塔、铺设电缆、安装信号机柜。
值得一提的是,这4个信号机柜,每个都有500多斤,如何保障在设备不损坏的前提下,把它们运上山来,这也是一场不小的考验。
但这些困难,没有难倒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电视人”,他们通过搭建索道,把这几个重达数百斤的物料送上山。为了保证工期,让信号早日覆盖大山、让农户早点通上信号、工人们在山顶搭起了简易棚,加班加点作业……

通信号,就是通责任。三亚传媒影视集团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践行工作使命,让信号不落一村一户。像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这样的站点,2016年来,三亚传媒影视集团已完成建设11处,分别位于狗岭、南山、青法、华丽村等基站,覆盖了三亚四个区和育才生态区。用户可通过免费安装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收看包括三亚电视台综合频道在内的30套电视节目。截至目前,已有大约2万户村民享受到了这项服务。




克服困难

阜尖岭上下工作一趟需要4个小时

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技术部工作人员是如何爬上阜尖岭的?



12月17日14时30分许,记者跟随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技术部工作人员,前往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进行调试保障工作。
记者观察到,阜尖岭位于育才山区腹地,整座山被原始热带雨林覆盖,森林遮天蔽日,还有许多藤蔓缠绕,一些枯枝树干横穿其间,各种不知名的植物和菌类茂盛繁衍。


这里仅有的一条上山路,是“先行者”们一步一步踩出的羊肠小道。砂石遍布、坡陡路险,山坡上踩出一个个半只脚掌大小的印记便是“台阶”,大部分路段宽度不足50厘米,仅容一人通过,稍踩不稳就会滑倒,身旁则是陡峭的山坡。
山路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几段数百米长的碎石路,完全是从茂林中硬生生劈砍出来的,上山者只能弯着腰,手脚并用爬行穿过。



其中,最危险的一段“路”,是一处3米高的陡峭山崖,需要紧抓牢牢固定在山崖上方的绳索,脚踩山崖的缝隙处,才能垂直向上攀登。
大伙心里虽然万分紧张,但还是使出吃奶的力气向上爬,唯恐稍一松手,便滑下不测之渊。整个上山之路,还有多个坡度超过60°的路段,均需依靠绳索攀行,同时还要注意躲避虫蛇,可谓现实版的“荒野求生”。
林间闷热潮湿,上行不过一会儿,大伙便气喘吁吁,汗透衣背。今年50岁的陈太文是阜尖岭电视信号发射基站修建的相关负责人,他走起这条山路,速度比年轻人还快。只见他仅凭着手中的一根木棍,就上下自如,攀岩也不在话下,像极了传说中的武林高手。


他已经记不清在这座山上上下下过多少次。从选址、建设、运行调试,一路走来,磨破的鞋子和裤子都有好几双、好几条。“辛苦一点不要紧,职责所在!”他淡淡地说:“从年轻时候起,大山就是第二个家。上山顶架设备,为农户调信号,一天上下几座山,崴脚受伤是家常便饭,都习惯了。”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艰难攀登,大伙终于登上阜尖岭峰顶。在这里,12米高的电视信号发射基站,在云雾间巍峨耸立;远眺青山环绕,山海相依,整个三亚的城市和田野村庄尽收眼底。


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技术部工作人员却无暇欣赏这壮丽的景色,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山顶平地面积狭小,陈太文和同事们进行操作的机柜,仅有一米宽的站立空间,后退两步便是万丈深渊。在设备架设之初,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工作都在风雨中完成,难度可想而知。


17时许,落日的余晖已经接近海平面,陈太文和同事们在进行最后的检查之后才开始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很多地方,大伙都要手脚并用倒着身体爬下去。而踩在陡坡碎石上滑倒,手被树枝划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起上下山的三亚传媒影视集团电视部记者张德明,直到鲜血染红了手套才发觉手指已被带刺的树干划出了一道深深的伤口,这是他第二次登上阜尖岭采访报道。上一次他上下山时因遇阴雨天,在山路上跌倒摔伤好几次……黄昏的森林中光线暗淡,大伙依靠手机的亮光,相互扶持着走下山。
走到山脚下时,已是18时30分许,天早已一片漆黑。
此时,疲惫、流血、流汗已经不算什么,只有记者心中充满了对电视信号发射基站建设者们由衷的敬意。回到市区后,已是万家灯火……


热点推荐

热带云团19日将进入南海!海南未来三天有强冷空气影响三亚将新增一商务旅游体验综合体!一半白云,一半蓝天!三亚上空现“鸳鸯锅”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吴英印 李学仕摄影报道

编辑:李丹丹 

审核:张睿轶 邹雨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