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了!17名博士三亚当“村长”

三亚日报 2022-08-08



“杨博士在冬季瓜菜种植上有把‘刷子’,他来了以后,发动村民采取‘菜+稻’轮作模式种植瓜菜,又推广了新品种,现在不仅盘活了撂荒的土地,还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村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7月20日上午,在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里,崖州区城西村党总支书记韦迪忠指着眼前大片绿意盎然的农田,和蹲在田埂上正查看稻苗长势的杨博士,向记者分享村里的“喜事”。

  

韦迪忠口中的“杨博士”,正是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锋,博士走进田间地头,这是城西村以前不曾有的新鲜事。博士走出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戴起草帽,挽上裤子,与农民一起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样的场景正在崖州区17个村庄上演。

  

原来,今年崖州区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博士村长”发展模式,从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等11所科研院所聘任122名博士人才,组成17个“博士村长”工作队衔接17个村,重点围绕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农技指导等内容,服务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借助“博士村长”团队的科研资源和智力、技术优势,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

打造“南繁乡村会客厅”


让博士到农村去,到广阔的天地中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此次,杨小锋被聘为“博士村长”,带领他的8名博士团队,“入驻”城西村。

  

“城西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但短板是特色不明显,整个村5000多人,村集体收入不足10万元……”在进村之前,杨小锋及其团队已经将村子的情况摸查清楚,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

  

城西村靠近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不少村民的土地都在其中,通过土地租金、就近务工,实现增收。可以充分利用2400亩试验基地,打造“南繁乡村会客厅”,打造智慧农业,提高村民收入;继续做好“海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公关项目”,将这个模式在全崖州区推广,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村民收入;推广“菜+稻”轮作模式,提升土壤肥力;利用所在单位的优势,为村民提供豇豆、青瓜、茄子等优质嫁接苗;通过培训,将科技知识送到农户的手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

  

计划有了,怎么实施?当下三亚进入了高温多雨的季节,正是田菁生长的好时节。“压菁还田”技术也正是杨小锋团队所研究的领域之一。他分析说,农户在夏天很少去养地,整个土地撂荒的现象很严重,加之不进行养护,容易引起土壤病害,这也是三亚近几年来冬季瓜菜死苗率特别高的原因。而田菁是一种优良的绿肥植物,利用6至9月抛荒季种植田菁,待其成长到适当时间后将其翻耕压碎埋于土壤中,使其成为绿肥。绿肥翻压还田后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要用实际行动,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大家过上好的日子。”除了担任“博士村长”,杨小锋还被聘为城西村的村委会副主任,身兼多职让他压力倍增。杨小锋说,“入驻”城西村的博士团队共有9人,未来,将发挥博士的专业领域优势,在打造“南繁乡村会客厅”、标准化瓜菜种植示范基地,以及瓜菜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科技110技术指导等方面发力,帮助破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让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把“利剑”。


助力产业升级

打造数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三公里村主要以种植芒果、槟榔和冬季瓜菜为主。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是芒果,但品种单一,每年芒果销售价格波动直接导致果农收益不稳定……”作为三公里村的“博士村长”,秦元霞不免有些担心。

  

今年,作为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基因工程室负责人,秦元霞积极参加崖州区“博士村长”计划。前期,秦元霞带领团队通过调研,对三公里村的发展有了规划。


  

“我们团队有7个人,大家在农业方面都有自己的长处。”秦元霞说,目前该团队负责村里的数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将整合优势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围绕“产业主导、南繁服务、数字运用、生态技术”等现代种业工程技术,通过“村企合作”等模式,打造南繁服务CRO实践基地和智慧农业示范区。

  

秦元霞介绍,三公里村作为建设南繁服务CRO基地和数字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集林业、果业、种植业、养殖业及水产业为一体,未来将打造“南繁服务CRO实践基地”“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园”,加快促进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助力崖州区乡村振兴。

 

“我们先从三公里村主导产业——芒果产业入手,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进行精细化管理,同时帮助村民寻找销路售卖产品。”秦元霞向记者透露她的发展计划,团队将通过“产业主导+南繁服务+数字运用+生态技术”模式,对果农进行芒果化肥减施增效、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指导,种植管理期间严格执行团队制定的用肥用药方案,使果实达到绿色芒果的标准。果实采收后打造优质绿色的芒果品牌,提高芒果销售价格,增加果农收益。

 

“我们就是‘农业保姆’,农民缺什么技术,我们就提供什么,让村民不出门就能学到技术。能把知识转化为成果,是我们的荣誉。”该团队成员王刚博士说,技术人员驻村与村民“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让博士安心干事推动发展


在南山村,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团队已经着手进行“全球创新品种示范展示中心”项目;在北岭村,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博士团队将以作物养分管理和耕地质量提升为方向助力乡村发展;在凤岭村,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的博士团队将以豇豆病虫害绿色综合治理为方向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如今,17个“博士村长”工作队已经踏上了服务17个村的征程。据悉,各工作队设队长1名,队长对本队工作负总责,负责制定和分配本队工作任务,根据需要兼任所服务的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居)委会副主任。任职服务期限为1年,如因工作需要,可延长服务时长。

  

崖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全利介绍,此次聘任乡村振兴“博士村长”是崖州区落实“1+3+2”工作体系和双“十一”措施、深入推进区城融合的又一实践探索。背靠崖州湾科技城丰富而又雄厚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崖州区因地制宜,与园区入驻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共享区城融合红利。组织博士下村,通过项目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农技指导推广等内容,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带领各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引进和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带动村民劳动就业,增加收入。

  

“博士村长”来了,怎么做好服务?唐全利说,崖州区将从组织领导、后勤保障、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服务。其中,建立由区委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产业振兴组和人才振兴组牵头负责的“博士村长”工作协调机制,采取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举办成果交流展示会等方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建立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挂钩的奖励机制,鼓励“博士村长”团队通过发展产业、引进项目、破解技术难题等途径,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直接盈利收入,可取盈利收入部分的10%作为奖励金发放给“博士村长”团队,引导“博士村长”在乡村振兴这片“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


END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见习记者 陈超全 实习生 王航硕

总值班:张睿轶

值班主任:李丹丹

责任编辑:孙琦 王红卫

往期推荐

为期一个月!三亚对酒吧、健身房等公共场所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开展执法检查

三亚今年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送达

错过时间不再办理!需要修改学位信息的家长请注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