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携号转网背后:小规则大工程

赵妍 通信产业网 2022-08-12



文 | 通信产业报(网)记者 赵妍


历时9年,经过5省市城市试点,11月27日,全国携号转网服务正式上线运行。


这意味着,呼吁多年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诉求终落地。携号转网加速了国内运营商进入“服务驱动”时代的大幕,随着5G商用,这场倒逼运营商转换思维、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大考”正在到来。




一项大工程


“携号转网作为庞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环节多,全面实施后整个行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全国“携号转网”正式提供服务启动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指出。


携号转网,用户从一个运营商转入另一个运营商,看似简单的规则,背后是复杂的系统建设调试。涉及对全国通信现网设备进行改造,包括网络改造、用户系统改造、计费系统、数据库建设、系统测试和业务试用等多方面工作,是一项大工程。


从运营商角度来看,整个改造包括先引入一套系统自动实现携出携入流程,然后再对核心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支持读取接收新数据并进行处理。此外,在增值业务层面,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的一些运营商,需要修改以往根据号段来判断运营商的逻辑。所有流程升级完成后,携转业务才能正常使用。


从今年3月携号转网工作启动初始,经过8个月,全行业完成了1800余项系统建设改造;开展网内网间联调联测项目超过103万个;三家运营商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建成了全国31省“携号转网”实时交互联动系统,率先达到了“小时级”携转效率。


两个聚焦:系统和业务改造


携号转网涉及诸多技术细节,“从系统和业务两方面来讲,业务方面的改造梳理更大。”参与运营商携号转网系统改造的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方案顾问朱磊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


系统方面,原来运营商的计费系统以手机号码作为规则,手机号码前几位代表不同的电信运营商。电信网络根据号码前三位,就可以确定电话来自哪家电信运营商。携号转网打破了整个计费规则,不能简单凭号码判断运营商归属,而是需要对每个场景进行识别,所有的通话都要变更接续流程。需要建立一个公共数据库,记录每个号码在携转之后所归属的新运营商、并在各运营商之间广播。


业务方面,用户捆绑的业务需要解除绑定后,才能转网。这些捆绑业务因为前期运营商采用有协议的方式赠送了一些有价资源,比如合约机、卡券、赠费等,在解除协议时就需要进行折旧计算,这些都需要以系统内数据为依据进行梳理。“由于之前系统沉淀了很多规则,单纯依赖文档来梳理容易产生歧义,最佳的梳理方式还是从系统梳理。”朱磊表示,运营商各个省市的具体规则不一样,比如已使用的赠费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处理规则。


具体携号转网的系统改造主要包括三个流程。


首先是IT系统的改造。携号转网作为一项服务,首先要面向用户受理,接到携转业务指令后,通信网的IT系统将最先完成不同运营商间携出携入的切换过程,相当于业务规则上设置好。


其次,用户完成携转后,“消息”要让全网络都知道,就需要有一个“通知”,这个通知是由集中业务管理系统来承担,它向所有相关方把这一消息进行“广播”,相关方收到后再将其下发至网络网元进行信息数据同步。


最后,用户再打电话时,系统就会读取新的数据,一旦发现用户的新信息后,就将在网络间按着指定路由将通信指令进行发送,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携转”。


目前携号转网系统改造已经完成,用户可以顺利转网,但携号转网工作远未结束。“后续我们除了持续做好用户的系统服务工作外,对于用户转网数据进行持续分析,帮助运营商找准用户的痛点和诉求,以提升服务质量。”朱磊表示。


真“大考”


显然,对于运营商来说,最大的考验并不在携号转网改造工程本身,而在携号转网完成之后。


携转改造一旦完成,用户即能在不同运营商之间自由流动,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凸显。“在短期内可能加剧运营商间的竞争。”某负责运营商市场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全面推行“携号转网”将倒逼运营商提升整体网络和服务质量来“争取”更多用户。


全面“携号转网”更大的意义在于重塑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让运营商更好地服务用户。“对用户而言,可选范围更大、自由度更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家合适的运营商,而不再需要停机保号;对运营商来说,有利于促进其梳理套餐设置,主动取消不合理的套餐,优化网络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独立分析师付亮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移动用户总量为15.5亿,试点期间转网年活跃度为0.3%-0.5%,每年携号转网用户量在465万-775万之间。赛诺市场研究最新报告显示,携转完成后,在约3.5亿用户中,约有26.4%的用户会考虑“携号转网”,其中中国移动用户占比58.5%,中国联通用户占比24.4%,中国电信用户占比17.1%。


携号转网正在路上,但对于运营商来说,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推荐阅读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赵妍

编辑 / 赵文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