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标配:高中低端布局基本完成
34位专家品鉴269件天鹅奖参赛作品:谁在乘风破浪?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高超
专家评审会是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和天鹅奖的重要评价机制,也是决定本届大赛各个奖项花落谁家的重要环节。
最终结果将于11月5日在广东河源举行的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第二届)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天鹅奖颁奖礼上正式揭晓。
本次大赛共有67件手机作品上会专家评审会,其中65件支持5G网络,基本囊括了今年上市的5G新机型。
并非所有与5G相关的产品都能得到评审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这在智能硬件创新组表现得最明显。
针对发展现状,评审专家认为5G手机未来仍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一是,外观设计;二是,应用场景落地。
评审专家、钉科技创始人、总编辑丁少将表示,在5G、IoT、AI技术浪潮下,智能硬件产业将进入到能力升级、场景细化、生态联动的新发展阶段,万物互联互融将得到进一步得到深化,C端和B端市场将同步爆发。
评审专家、原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昕则建议产业链应该把重心放在而如何将智能硬件诞生之初出现的一些应用和概念,利用现在硬件能力去完善和补充,那么市场一定是非常广阔的,随着上游硬件水平提升大众能看到越来越多更好的产品。
终端解决方案方面,跨界的生态操作系统、基于5G的物联网模组等,为5G时代泛终端创新提供基础。手机应用开发方面,继续呈现多元趋势,视频社交、学习教育、在线会议、直播带货等异常活跃,这不仅折射了5G时代APP开发者开拓更多元应用场景的努力,也说明市场对爆款5G应用的期待。
尽管5G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手机产品设计方面,5G手机外观设计趋同,同质化严重。评审专家、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丁未表示,从目前趋势来看,中国手机的外观设计趋同,突破性创新不大。
评审专家、Leap Labs 合伙人、蓝色光标集团先知数据科技执行董事龚斌也认为,随着手机硬件供应链的成熟,手机外观已相差不大,因此很多厂商试图在细节、特定功能的打磨上形成一定的差异化。
在终端解决方案方面,细分行业模组规模不足,价格高企。终端模组在垂直行业的覆盖非常广泛,但是鉴于应用场景不同,对终端标准及要求也不尽相同,定制化要求较高。而目前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落地有限,导致针对特定细分行业的模组产量较少,使得模组价格仍处于高位。
在智能硬件方面,5G与现有智能硬件的粘性不强,种类较少。据统计,本届专家评审会上会智能硬件产品有62件,但是支持5G网络的智能硬件产品仅有8款,还很不足。
在手机应用方面,5G应用还有待进一步落地。对此,评审专家的普遍观点是目前尚未出现专属于5G的杀手级应用,因而市场对5G手机的接受度也是考验。
此外,评审专家也认为5G手机重量及厚度、隐私保护、健康等方面仍有较大挑战,希望厂商能在这些领域有更大的投入。
手机大赛和天鹅奖至今已举办八届,见证中国手机产业的市场崛起与价值提升。如今中国手机已经成为全球品牌主导者、产业链的主要聚集地。站在5G浪潮风口,人们正在迎来更智能世界。这一充满活力和梦想的新时代,一切皆会改变,一切皆要创新。
今年是5G实质性规模商用第一年,也是5G终端实质性“乘风破浪”第一年。在全新的智能时空中,终端——这个5G世界的入口和载体,正在面临最伟大的变革时刻。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将与手机产业链一起,共同见证涵盖手机设计、芯片器件、配套方案、整机生产、应用开发等环节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变革。
附:四组评审会侧记
侧记手机产品评审
壹
在手机产品设计评审组里,5G创新与挑战、折叠屏的实用与突破、拍照与AI的结合与能力提升,成为评审专家们思想碰撞的焦点。
10月21日,2020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召开。在手机产品设计评审组里,5G创新与挑战、折叠屏的实用与突破、拍照与AI的结合与能力提升,成为评审专家们思想碰撞的焦点。
评审专家们普遍认为,5G是本次大赛手机参赛作品最大创新点之一。
本次大赛从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启幕至今,得到了产业链企业的广泛参与,吸引了手机产品设计、终端解决方案、智能硬件创新和手机应用开发等四大类意向参赛作品超过千件,通过初审筛选出作573件。经过组委会初审、专家评审会多轮预审,最终有268件作品上会专家评审会。其中,手机产品设计类作品共有67件。
本次大赛共有67件手机作品上会专家评审会,其中65件支持5G网络,且这些作品从产品定位到价格来看,基本覆盖了今年中高端手机市场。可以说目前中高端手机市场,5G已经成了“标配”。
事实上,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5G手机的出货量在逐步扩大。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9月,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1399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0%;今年1—9月,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08亿部,占比为47.7%。
而与上届大赛相比,评审专家们普遍认为,5G是本次大赛手机参赛作品最大创新点之一。据统计,去年上会专家评审会的5G手机不到10款。
评审专家、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表示,中国5G正式商用一年来,中国5G手机产业发展稳健,不仅形成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更形成了规模庞大、创新活跃的手机配套产业链。
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还有对5G功能的完善和应用场景的落地。
上届专家评审会,评审专家们对真假5G的问题讨论颇多,主要源自于当时5G手机对网络模式的支持还不够完善,部分机型不支持独立组网(SA)模式,仅支持非独立组网(NSA)模式。不过,今年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上会的65件5G手机作品全部支持5G SA/NSA双模式,这说明多模全频段5G手机更受到市场认可。
当然,5G网络的特色还在于能够支持很多创新场景,而在C端,游戏、视频是目前最有希望率先落地的创新应用场景。特别是游戏,随着中国电竞事业的高速发展,电竞手机也成为了市场上不能忽视的一股创新力量。而黑鲨游戏手机3 Pro、努比亚红魔5G、iQOO 3等代表机型也出现在了本届专家评审会上。
评审专家、《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认为,游戏是5G重要场景之一。在刚刚过去的北京通信展上,三大运营商和部分手机企业都展示了与游戏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5G网络的完善,游戏将是5G手机厂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5G拍照新突破
手机摄像是小视频崛起后手机应用的新贵,拍照则是5G手机核心应用,两者是手机最重要也是最得到用户看中的能力,因此手机厂商都在手机拍照及摄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推动拍摄及摄像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也是评审专家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本次专家评审会上,部分手机的拍照新技术的运用、光学防抖与AI的结合、视频防抖等都得到了评审专家们的肯定。
在手机拍照防抖解决方案里,光学防抖的市场接受度较高,且鲜有对手。但是在今年,部分厂商引入了微云台等新技术,对光学防抖技术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评审专家、Leap Labs 合伙人、蓝色光标集团先知数据科技执行董事龚斌表示,通过微云台技术的引进,不仅提升了手机拍照的质量,而且还能够在拍摄视频的时候得到连续平稳的影像效果。
但是光学防抖技术也在自我进化,特别是对人工智能(AI)的运用。
评审专家、中国通信摄影协会艺术委员会专家、中国联通原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汪建宏认为,目前手机搭载的相机的技术指标和功能都较接近,成像质量在电子设备上的区别并不明显,未来的重点创新方向将是AI。
龚斌也认为,部分厂商在加大AI算法的研发,通过光学防抖技术与AI精密控制的结合,能够实现更好的拍摄效果。
评审专家、中国联通渠道与支撑中心终端销售部产品总监赵丽莹则表示,在经历像素的提高、摄像头个数的增加,以及光学防抖、AI等技术的运用,手机拍照能力已经产生了质变。
评审专家、手机分析师杨凯也认为,今年华为、小米等手机最突出的特色是相机,它们采用领先的技术手段和元器件,辅以成熟的算法优化,获得了较出色的拍照质量。
手机屏幕新创新点在哪里?
本次专家评审会上,评审专家们对手机屏幕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特别是折叠屏是会上评审专家们争议最大的方面。
今年,围绕着手机屏幕,各个厂商的手机产品都有一些新的亮点。首先,手机屏幕的刷新率有新的提升,90Hz刷新率的屏幕成为市场主流,而部分高端机型的刷新率已经上探到120Hz,甚至是144Hz。高刷新率最大的应用亮点是电竞游戏,保证用户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更流畅的视觉体验,同时也间接促进了5G游戏的应用落地。
其次,折叠屏手机规模有所扩大。评审专家、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靳东滨表示,目前5G手机创新程度最大的是折叠屏手机。
据统计,上会本次专家评审会的折叠手机共有5款,包括华为Mate Xs、三星Galaxy Z Flip、柔宇FlexPai 2等。
折叠屏手机是今年5G手机市场上的一抹亮色,虽然机型种类不多,但是非常吸引眼球。
评审专家、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认为,今年出现了多种形态的折叠屏手机,而且部分机型出现了一机难求、有市无价的局面,这说明有消费者愿意为这类创新技术买单,且符合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也有评审专家持不同意见。靳东滨认为,目前上市的折叠屏手机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部分机型的屏幕因折叠次数较多会出现较明显的折痕,而且还有机型的铰链有些问题,屏幕延展不畅。
显然,在评审专家们看来,折叠屏是手机产品的一大创新点,但是是否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能不能得到市场普遍接受,还有待进一步考虑。
当然,产业链对手机屏幕的探索并未停止,随着5G的发展,手机屏幕可能还会发生改变。赵丽莹就认为,手机无屏化可能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还有哪些挑战?
在本次专家评审会上,评审专家们肯定了中国手机设计的进步与创新,但是也认为5G手机设计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外观设计趋同。
评审专家、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丁未表示,从目前趋势来看,中国手机的外观设计趋同,突破性创新不大。
龚斌也认为,随着手机硬件供应链的成熟,手机外观已相差不大,因此很多厂商试图在细节、特定功能的打磨上形成一定的差异化。
二是5G手机仍然很厚重。
龚斌表示,5G手机当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做得又轻又薄。
这一点得到了评审专家的普遍认同。从上会的67件手机作品来看,5G手机的厚度、重量都超过了4G手机。主要原因在于电池容量和手机信号的优化。因为5G手机功耗较大,为保证续航,需要搭载大容量电池,因此增加了手机的厚度和重量。而为了支持无线快充和保证5G信号的接受质量,手机后盖和边框也都舍弃了金属材质,而选用了玻璃、陶瓷等其他材料,因而增加了手机重量。
三是屏幕伤眼问题逐步突出。
丁未指出,有很多厂商没有注意到,屏幕分辨率越高,对眼睛的损伤也越大。
评审专家、天翼电信终端公司产品高级专家金星则建议,手机屏幕的刷新率、亮度较高,因此不鼓励在光线暗或完全没有光亮的地方长时间观看手机。
四是隐私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指出,如今很多厂商大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但是用户数据的获得,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很多用户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也逐步增强。
丁未表示,目前行业内出现了很多针对隐私保护的技术和产品,比如隐私计算、个人数据可用不可见等。因此随着人们对隐私安全问题的重视,隐私保护将是手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甚至还会出现手机企业可能被隐私保护公司收购的情况。
五是5G应用还有待进一步落地。对此,评审专家的普遍观点是目前尚未出现专属于5G的杀手级应用,因而市场对5G手机的接受度也是考验。
评审专家、中国移动自有终端首席设计师杨本植坦言,目前运营商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5G网络建设,开拓5G市场,但是因为缺少5G应用的支撑,5G市场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不过,适度超前建网、终端跟进,带动应用场景落地也是中国5G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然,在讨论中,评审专家们对中国手机产业更多是鼓励,特别是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龚斌鼓励中国手机厂商要深植产业链,特别是要向产业向上发展,从显示IC、音频摄像、存储等领域切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增强竞争力。
汪建宏认为,一味的追求堆砌硬件,强调高配置已经行不通了,特别是在手机硬件基本接近,外观设计基本趋同的当前。未来,手机厂商要改变产品设计理念,从客户服务角度出发,开发更接近客户需求的功能,并重视客户体验。
辛鹏骏表示,手机轻薄、功能多样性是手机产业未来的研发方向,同时未来保护视力,健康屏、护眼屏也会成为发展趋势。
中国手机大赛至今已举办了八届,见证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崛起和手机技术的更迭。随着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完善中国手机产业链日益完善,手机工业设计水平逐渐提升,中国手机产业未来发展道路清晰可见,但是也充满挑战。因此,还需要中国手机产业生态共同努力,加快实现5G手机的普及与更大的创新。
5G
侧记解决方案评审
贰
终端解决方案组重点聚焦在芯片及操作系统领域,在芯片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以麒麟820 5G SOC为代表的最为主流且被广泛应用的芯片极具优势。而鸿蒙OS实现了打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因此在操作系统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也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于此同时,一些极具创新的解决方案专家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认为这些方案仍需经过市场检验。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党博文
10月21日,2012中国手机创新周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如期在京举行,手机产业的竞争除品牌外更多的是产业链能力的比拼,作为手机产业背后的主力技术支撑,终端解决方案组的讨论尤为热烈,吸引了众多产业界的目光。
综观来看,通过初审筛选出的终端解决方案类作品共有107件,最终有58款产品入围,作品重点包含操作系统、芯片模组、手机配套的散热、电池、天线与快充、夜拍等时下前沿技术,这些优秀的解决方案作品的出现也表现了5G时代手机产业链的变化态势。
5G芯片:市场表现是关键
作为解决方案中最能体现核心技术能力的门类,芯片的优劣往往直接彰显手机产业的实际水平,特别是在5G新基建概念的加速下,让全球5G产业链的竞争更日趋白热化,在本届解决方案作品征集中,5G芯片是众专家共同热议的重点之一。
然而与往届稍显不同的是,本届专家评审会并没有将目标优先锁定在高端芯片的比拼,而是放在了售价最具亲和力且拥有大量市场占有量的中端芯片之中,麒麟820 5G SOC则是其中代表。
据了解,麒麟820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制造,集成了麒麟990 5G同款的旗舰级5G基带模块与同款NPU架构,5G方面支持SA/NSA双模,较上一代麒麟810提升了73%。
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总经理滕冉表示,麒麟820 5G SOC在中端SOC领域采用7nm工艺,并且在性能、价格等方面实现了平衡,在5G中端芯片领域极具代表性。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产品中心创新产品线总监张庆伟指出,麒麟820 5G SOC作为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自研芯片,在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同时也将推动我国5G的终端普及。
如果说中端芯片肩负着加速5G普及的使命,那么高端芯片则代表着激发5G的最大潜力。
在入围的数十款作品中,高通骁龙865作为目前旗舰机的主流选择也代表了目前旗舰芯片的顶级工艺,通过骁龙865移动平台和骁龙X55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搭配,使其可以支持Sub-6GHz/毫米波与NSA/SA网络制式,并在游戏上首次支持移动终端 144 Hz 显示刷新率。
CHIP中文版执行总编罗国昭表示,骁龙865作为一款主流且以高性能为代表的高端芯片,大份额的市场销量充分证明了骁龙865的实力与稳定性,然而高通高端SOC芯片的缺失,也稍显遗憾。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华为海思的“绝版芯片”,面对即将发售的“麒麟1020”专家也纷纷报以期待。在记者看来,5G终端的推动需要产业链的群策群力,美国制裁打压华为海思芯片,势必也将破坏目前这一芯片生态,而作为5G终端推动的使能者,华为未来高端芯片领域的缺失,也将影响用户在对于5G终端选择的体验。
“百花齐放”加速5G落地
毋庸置疑,每一款手机的背后离不开芯片、模组、电池、天线等元器件的支撑,除芯片外,在此次入围作品中,加入大量了以电池、镜头玻璃、手机天线、显示屏、操作系统等终端解决方案,他们大部分极具“隐形冠军”特质,深受专家们的青睐。
其中,屏幕作为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早已成为突破创新瓶颈的关键点,这也依赖于屏幕厂商对技术的整合以及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互通。从去年开始,手机行业在提升处理器性能与拍照的同时,随着屏幕刷新率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中端手机开始使用高刷新率的屏幕。
以维信诺提交的144Hz屏幕为例,作为全球首发的144Hz屏幕,这块可以适应不同场景下实现不同刷新率、并且支持游戏插帧率达到的144fps画面的OLED显示屏,随着5G的发展,用户对手机显示动态内容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而高刷新率屏幕所带来的拖影减少、低延迟、交互增强的优势,将极大提升使用体验。
毋庸置疑,5G时代对于能耗有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手机在电池容量上已无过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因此终端厂商纷纷投入快充技术的阵营,在快充领域,vivo率先落子,公布120W超快闪充技术解决方案,时隔不过一天,OPPO便带来了125W超级闪充解决方案,这不仅是厂商在快充瓦数上的“秀肌肉”,更表现了这一市场需求。
而在快充技术的背后,手机的电池高安全性显得更为重要,高可靠性防伪电池的出现显得水到渠成。
以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所提交的高端快充防伪手机电池方案为例,该电池解决方案将支持的最大充电电流提高到1.96C,平台电压提高至3.85V,截止电压提升到4.43V,并且在电池板上首次应用超厚铜,支持覆盖40W~120W超极快充,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罗国昭表示,该款手机电池方案将最大充电电流提高到1.96C,在保障电池性能和高可靠性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大电流快充技术,并通过保护板尺寸的标准化设计以及FPC弯折冗余,提高电池对于争端的复用能力,是同类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
此外,操作系统也正成为手机厂商新的“角斗场”,在入围的操作系统中共有四款脱颖而出,分别是鸿蒙OS2.0、KAIOS、MIUI 12和ColorOS 11,前面两款分别是依托分布式技术打造的开源生态和基于web OS进行的革新开发,后者则是基于安卓操作系统进行一系列深度优化。
对此,张庆伟指出,从知识产权和开源性来分析,鸿蒙2.0分布式能力的全面升级都极具优势,并且,未来面向所有设备开源的这一举措也让鸿蒙更具优势。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李艺铭指出,当前,操作系统国产化迫在眉睫,相比于MIUI 12和ColorOS 11仅在上层的创新,鸿蒙2.0分布式操作系统的出现十分符合底层的国产化诉求。
资深媒体人、独立评论人王建表示,相对于IOS,鸿蒙2.0的开源生态更具优势,这一生态不仅限于手机本身,分布式操作系统带来的延伸性,也将帮助华为快速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布局,而KAI OS主打印度市场则让操作系统更加具有普惠性的特质。
展望未来,手机厂商5G手机的发布脚步不会停止,围绕终端的解决方案厂商也将不断深耕市场为消费者优化5G体验,并进一步带动整个产业链生态的繁荣。
谈及对未来大赛的期许,张庆伟表示,希望终端解决方案中能多涌现一些如国产操作系统、电池技术、制造工艺等解决基础技术的企业,从底层解决“卡脖子”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雷表示,希望手机设计大赛能够吸引产业不同层面的企业参与,在主流、高端产品外增加一些更具前瞻性的新产品,丰富手机产业多样性,促进产业链自主创新和协同发展。
罗国昭表示,手机产业是高度集成创新的产业,终端解决方案组产品也应根据市场发展灵活加入当下的热门技术,在支持产业创新的同时,推动我国手机产业链生态实现繁荣发展。
侧记智能硬件评审
叁
综观今年智能硬件智能产品,智能可穿戴仍是主流,尤其是面向小众市场各家厂商纷纷推出智能手表、手环产品,智能家居、VR/AR、智慧出行等应用场景,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随着5G建网成果显著,泛5G终端开始得到市场青睐。对于智能硬件发展趋势,专家认为,未来将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可能会是智能硬件新的发展点。
文 | 通信产业报(网) 王改静
八年如一日,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如期而至,智能硬件创新类作为每年的重头戏代表行业发展风向标。
评审组专家对通过初审的62款作品,针对产品的性能、创新性、实用性、未来发展空间等维度展开讨论,最终提名智能硬件创新奖候选作品。综观今年智能硬件智能产品,智能可穿戴仍是主流,尤其是面向小众市场各家厂商纷纷推出智能手表、手环产品,智能家居、VR、智慧出行等应用场景,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随着5G建网成果显著,泛5G终端开始得到市场青睐。
综观今年智能硬件智能产品,智能可穿戴仍是主流,随着5G建网成果显著,泛5G终端开始得到市场青睐。
5G泛终端何时爆发?
从2019年开始,参加中国手机设计大赛评选的智能硬件产品就已经不再局限于消费级,今年亦是如此,尤其是随着5G建网速度提速,使得不少厂商推出了面向行业的硬件产品,如,此次候选产品5G CPE、5G Pad、5G音视频记录仪等。
正是由于这一类产品的出现,引起在场不少的专家一些争议,部分专家表示,目前3G/4G网络完全可以满足现有智能硬件的需求,5G应用场景在C端不是最重要的,应该将重点放在B端市场,不要因为5G概念热就去炒作。
原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杨昕表示,3G/4G时代智能硬件飞速发展,而之后对于网络环境要求基本没什么改变,不要死盯着5G和智能硬件之间的关系,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利用现有的硬件能力去完善和补充,那么市场一定非常宽广,随着上游硬件水平的提升,大众能看到越来越多好的产品。
VR/AR产业分析师王磊则表示,5G对现有智能硬件作用可能不太大,但对于VR/AR这一领域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在未来2—3年后随着AR/MR产业发展,5G在XR/MR产业中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虽说不少专家对于5G在智能硬件领域应用不太看好,但5G快速发展,泛终端以及泛终端生态迅速成为行业焦点。钉科技创始人、总编辑丁少将表示,在5G、IoT、AI技术浪潮下,智能硬件产业将进入到能力升级、场景细化、生态联动的新发展阶段,万物互联互融将得到进一步得到深化,C端和B端市场将同步爆发。
那么5G泛终端何时在市场爆发?这一问题其实对整个智能硬件产业链都是一个考验。当前,5G建网成果显著、场景应用遍地开花、终端设备新品不断、云网融合迈入全新阶段,加之新基建政策出台,成为5G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以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载智能终端等智能硬件,在5G推动下必然会带来蓬勃发展。
实用性增强创新深入
今年从整体参评产品可以看出,智能硬件研发企业在注重产品实用性同时增加不少产品创新点。
像华为手环B6,创新性采用3D弧面柔性彩屏,显示面积相较于上一代提升50%,洪泰智造工场首席技术专家王庆刚表示,今年不少产品在健康管理功能方面也有所突破,更有部分产品新增了双设备连接功能的创新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参评产品在功耗、5G应用、续航方面都有所改进,其中以创米科技的小白智慧门为代表的传统主机厂解决产品智能化的创新得到在场专家的肯定。
《周末旅行》创始人许明认为,目前伪需求在智能硬件领域现象比较严重,从近两年作品评选可以看出,不断有产品类别从评选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产品上来。其实这证明了越来越多伪需求的产品会被一些穿上智能外衣的传统产品所替代,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新的分类,未来将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这可能也是未来智能硬件发展趋势。
疫情催生大健康智能硬件创新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智能硬件候选产品中关于大健康产业智能硬件占比较高,基本涵盖了市面上所有主流智能手表、手环产品,而这现象充分代表了市场顺应智慧大健康产业发展潮流。也是因为疫情原因刺激大众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除此之外,智能家居、在线教育、VR/AR等智能硬件也是市场关注热点。
王庆刚表示,今年候选产品中出现众多智能手环手表还是有点吃惊的,但健康类智能硬件确实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大众需求增加,无需医疗人员参与就可以24小时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的产品可能是未来发展重点。
另外,从众多参评产品中可以看出,在儿童和老人这一细分市场中,智能硬件市场正成为刚需。杨昕表示,可以解决老年用户刚需需求并具有应用典范的产品都值得推广,这块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
因为疫情原因,唤醒了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的发展,教育行业的受限场景,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可能是最适合智能硬件的场景之一,而对于试图跨界教育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智能硬件显然是一个好的切入口。
据了解,此次候选产品中,联通华盛提交的5G XR智慧教育混合一体机支持XR同步呈现,增强学生老师实时互动感,解决传统头盔教育过程中学生无法看到VR画面痛点。对此,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刘秋江表示,这是一款充分利用5G的教育产品,非常具有行业示范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VR设备候选产品较少,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原因导致市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是在行业遇冷的状况下,小厂商不断退出所导致。
针对VR/AR类产品在智能硬件领域发展,引发了到场专家的一些争论。王庆刚表示,目前VR/AR的发展缺少的就是技术突破,如何与应用场景充分结合起来,解决大众参与体验感才是其能突破的最大创新点。
最后,为推动智能硬件产业未来的发展,刘秋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第一,要突破核心技术,如芯片要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加强新材料研究应用;增强算法处理能力。第二,深入挖掘应用场景。第三,将收集数据经过云端大数据处理与个体终端联合起来及产业互联网结合起来,这将产生非常大的一个价值。
侧记手机应用评审
肆
在手机应用开发评审组里,专家认为,5G已来,但在5G大潮下爆发性的应用还未出现,未来,聚焦细分领域的应用会更具创新潜质。并且专家对于疫情下催生的应用给予更多肯定。面向未来,专家更看好AR、XR类应用。此外,对于移动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专家们尤为重视,认为这是评价手机应用的第一要素。
2020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自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正式启动以来,手机应用作品纷至沓来,经组委会筛选、初审、预审,82款手机APP应用创新类作品进入专家评审会,作品涵盖了工业互联网、生活、通信、视听游戏以及工具等多个门类。
5G已来,但在5G大潮下爆发性的应用还未出现,5G应用正向垂直领域深入渗透,而普通群众如何切身感受5G的高效,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专家认为,未来,聚焦细分领域的应用会更具创新潜质。
10月21日,第八届手机大赛专家评审会举行,在手机应用开发评审会中,评审组专家聚焦5G时代下5G应用、软件安全、应用开发的前瞻性等问题,并开展热烈讨论。专家认为,5G已来,但在5G大潮下爆发性的应用还未出现,未来,聚焦细分领域的应用会更具创新潜质。并且专家对于疫情下催生的应用给予更多肯定。面向未来,专家更看好AR、XR类应用。此外,对于移动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专家们尤为重视,认为这是评价手机应用的第一要素。
体验5G下的应用创新
5G应用向垂直领域深入渗透,而普通群众如何切身感受5G的高效。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曹冬认为,沃通信(5G电话)是个很好的例证。
作品中沃通信(5G电话)是运营商推出5G消息的同时升级手机里的“电话”产品,补足传统电话产品相对于互联网通信软件的功能和体验短板。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委员会副主任、5G中国创新百人会秘书长张泽轩认为,沃通信(5G电话)基于5G,跨运营商、跨终端的互联互通,大幅度提升用户的通信使用体验,让人们在5G时代下真实体验了5G的优越性。
此外,在咪咕音乐7.0,可以定制5G超高清视频彩铃,收看5K+VR高清演艺直播,其慢直播、多视角、至臻音质(24bit)音源、臻3D、极光音效等技术受到专家的中肯。
本次参赛的应用作品,体现出更多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5G等技术融合。其中,神奇AR APP通过AI语音配合强大的AR场景能很好的让虚拟与现实环境融合互动。
细分领域:5G应用关键点?
应用产品未来将向何处发展?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云桥表示,获奖的APP应具备技术创新、社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他认为,5G TO C领域目前没有杀手级应用,沃通信作为跨运营商的5G消息产品,可能成为突破口。在谈及目前手机应用市场格局固化,是否有创新创业机会,吴云桥表示,创新机会只能出现在细分领域。
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产业运营总监张衍飞表示,围绕便利生活相关的手机应用仍将是热点,一些优秀的APP一直在迭代创新,例如携程虽然不是新的手机应用,但今年推出了携程直播。贝壳找房,实现VR看房,在线讲解。此外,他认为与抗疫复工复产相关的应用代表了今年的特色。
中国联通渠道与支撑中心5G终端产业中心专家韩建业表示,与5G相关的手机应用、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相关的应用是今年的特色。对于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他更看好云游戏、AR、XR类的应用,目前在这些领域还没有爆款出现,谁能把这个领域引领出来,谁就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对于运营商在应用创新领域的发展,韩建业表示,视频、音乐、支付以及阅读等三家运营商都在做,但在实践中,三家也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优势:中移动的咪咕视频、中电信的翼支付以及中联通的沃系列。
疫情之下催生应用提升
今年初突发的疫情,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同时促进了远程办公、视频会议、买菜软件等应用的发展。例如钉钉、腾讯会议、蓝信安全移动工作平台等软件在使用率和办公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在评审作品中,“疫情防控人口大数据平台”得到了专家们高度认可,曹冬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人口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了大数据的智能优势,积极探索了以运营商手机信令人口大数据服务疫情防控的作用。
此外,韩建业认为,像十荟团等生鲜蔬菜类的应用在减少出门、方便人们居家生活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从消费向产业渗透
今年新基建政策出台,成为5G快速发展的“助推器”,5G场景应用遍地开花。5G时代下,移动应用向着更多垂直行业深入渗透。工业互联网APP正蓄势待发,表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信息通信及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高凡玉认为,本届大赛应用组一大亮点即为工业互联网应用作品呈现其中,工业互联网应用是工业强国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应大力提倡。其中,工业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分析APP实现一站式工业大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分析,CAXA MES制造过程管理APP通过数字化订单完整记录客户个性化要求和订单生产和交付的完整过程,实现协同制造,蓝卓supLink2.0快速高效地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协同办公,受到专家评审的肯定。
张泽轩表示,工业互联网能够满足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突破人工操作、人为决策的企业价值增长“天花板”,而工业互联网应用是实现上述效果的重要切入点。
附第八届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全名单:
首席评审专家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新生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秘书长
王秉科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会长
靳东滨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
宋 彤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申江婴 新华网副总裁
第一组:手机产品设计评审专家组
召集人:宋 彤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组秘书:周腾( 通信产业报社终端主编 )
专家组成:( 按拼音排序,下同 )
丁 未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龚 斌 Leap Labs合伙人、蓝色光标集团先知数据科技执行董事
靳东滨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服务运营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信原副总工程师
金 星 天翼电信终端公司产品高级专家
宋 彤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
孙 琦 BCI 通讯研究副总经理
汪建宏 中国通信摄影协会艺术委员会专家、中国联通原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
辛鹏骏 通信产业报社总编辑
杨 凯 手机分析师
杨本植 中国移动自有终端首席设计师
赵丽莹 中国联通渠道与支撑中心终端销售部产品总监
第二组:终端解决方案评审专家组
召集人:罗国昭 CHIP 中文版执行总编、CHIP 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
组秘书:党博文 ( 通信产业报社5G及物联网主编 )
专家组成:
罗国昭 CHIP 中文版执行总编、CHIP 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
李艺铭 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滕 冉 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总经理
王 雷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 建 科技犬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独立评论人
张庆伟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产品中心创新产品线总监
第三组:智能硬件创新评审专家组
召集人:杨 昕 北京胜为宏技执行董事、原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组秘书:李晓燕 ( 通信产业报网络主编 )
专家组成
刘秋江 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丁少将 钉科技创始人、总编辑
王 磊 93913总编辑、VR/AR产业分析师
王庆刚 洪泰智造工场首席技术专家
杨 昕 北京胜为宏技执行董事、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许 明 《周末旅行》创始人
第四组:手机应用开发(APP)评审专家组
召集人:吴云桥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组秘书:赵 妍 (通信产业报社总编助理)
专家组成
曹 冬 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
高凡玉 信息通信及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
韩建业 中国联通渠道与支撑中心5G终端产业中心专家
张衍飞 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产业运营总监
吴云桥 国际高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泽轩 中国互联网协会应用创新委员会副主任 ,5G 中国创新百人会秘书长
(排名不分顺序)
更多信息请参阅以下平台:
www.cmcontest.com
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号ccidphone
中国手机设计大赛官方微博&超级话题https://weibo.com/u/7255376082
#天鹅奖[超话]#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