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舞蹈——竹编制作技艺丨非遗永泰VOL.0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了向社会大众展示永泰绚烂多彩的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永泰非遗项目,永泰县委宣传部、永泰县融媒体中心开设《非遗永泰》专栏,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的报道,展示非遗的制作过程和手艺人的技术技法,挖掘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让观众领略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认同,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2017年
竹编制作技艺
被列入永泰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
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
明代王叔承这首诗里介绍的
正是传统手工艺
——竹编
竹子是永泰大山林里的常见之物
千百年来本地的篾匠就地取材
将竹子剖成各种规格的竹篾、竹丝
编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
这项传统技艺扎根乡土
融入百姓劳动、生活,流传于民间
也成为了永泰人民宝贵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嵩口镇的林登炎
2019年被列入永泰县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从事竹编手艺已有50多个年头
与之说道起竹编制作技艺
他言其中精细,全在手上
永泰县竹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林登炎 :
竹编选用的是毛竹,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篾片不仅需要粗细恰当,还要厚薄均匀,这要全凭手指来把握,不是几天就能够学会的,是需要很长时间磨炼沉淀和经验积累的。
一根成型的篾条需经过劈竹、
卷节、破篾、过剑门等步骤
才可以变成一根根
柔软轻盈的篾条
以供编织
首先将毛竹裁成合用的竹筒
再用篾刀将竹节的突出部分削平
然后将竹筒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
破除篾骨进而开片成
篾青、二黄、三黄等篾片
永泰县竹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林登炎 :
破篾是一道繁琐但又细致的工序,竹子的‘肉’很厚,中间又有很多的结,又头大尾小,我们需要用篾刀将竹料破开,然后逐层抽丝至需要用的厚度。
此时
篾匠一般先从竹子头上破起
破几寸后
便用嘴巴轻轻地咬住篾片的两边
再顺势边破边撕
全部篾片破完后
还要用“度篾齿”过两道工序
一是要从侧向磨边定宽度
二是要正反两面打磨
让篾条的表面平滑光洁
竹编的编制技法很多
在编织过程中
以经纬编织法和镂空编织法为主
传统的经纬编织法是
先用篾片制成框架
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
而称编织的篾为“纬”
手指一压一抬
层层编织成各式花纹
镂空编织法则是先将篾片或篾丝
穿成各种几何图案后
环环相扣
再编织成各种形状的作品
永泰县竹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林登炎 :
在经纬编织法和镂空编织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绞丝编、十字编、六角编等约二百多种,让编出的器具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交谈之间
林师傅的双手从未停下
在篾条的上下翻飞间
原本不起眼的竹子在一道道工序中
完成了形与质的转化
变成了一个个结实耐用、精巧绝伦的
篮、箩、筐、包等精美竹制品
永泰县竹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林登炎 :
我每天都会在竹编馆门口编竹编,就是想能让更多人认识这门手艺,这样这项技艺就不会被遗忘。同时,现在店里的竹编制品也添加了许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这对我的编织手法也有更多新的要求,我也是要继续学习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人们对竹编产品的审美要求和标准
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样式上
林登炎的竹编铺中
除了传统的筐、篮、凳子等竹制品
也摆放着不少如花器、灯具、摆件等
符合现代人口味的精巧竹编工艺品
这些小小的创新
让传统工艺重新获得关注、认可
也让传统技艺有了新的生命力
能够更好地代代传承
正如林登炎所坚持的
在追求产品的精雕细琢之上
以匠心不断探求创新
迭代美好人居生活
记者:程晓洁
编辑:林萍
校对:林丽霞 罗晶
审核:郑林军
监制:朱德灿
投稿邮箱:ytxw110@163.com
免责声明
1、凡本号有标注“出品:永泰县融媒体中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永泰县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获授权的媒体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大美永泰”,违者本号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号转载稿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号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大美永泰”,本号将依法追究责任。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