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出炉!看我电表现如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我电各有一篇论文入选。
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中心朱顺鹏教授的论文“A Unified Criterion for Fatigue-Creep Life Predic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Components(面向热端部件的疲劳-蠕变寿命预测统一模型)”入选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自动化工程学院杨扩军副研究员的论文《基于TIADC的20GS/s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入选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朱顺鹏教授的论文发表在《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G辑》(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G: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上,通讯作者为我校黄洪钟教授。《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创办于1847年,该刊物G辑创办于1989年,主要关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科学与技术成果。
该论文以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寿命预测为工程背景,结合延性耗散准则和能量理论,提出了疲劳-蠕变寿命预测的统一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平均应力及载荷波形等因素对其寿命的影响,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定延寿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此外,该论文同时入选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
02
杨扩军副研究员的论文2014年发表于《仪器仪表学报》,《仪器仪表学报》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代表中国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最高学术水平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仪器仪表领域的顶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仪器仪表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近年来,刊物的学术影响力指标和出版能力指标快速增长,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在仪器仪表类期刊中位居第一。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通信系统、测试仪器等电子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而高采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依赖于高速模数转换器。发达国家依赖发达的集成电路工艺,已经能够生产数十GSPS的模数转换器 (ADC),国内暂时无法生产如此高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也没有渠道购买。长期以来,高速采集技术受制于人。
时间交替并行采样是一个提升采样率最常用的有效办法。但是,基于时间交替并行采样(TIADC)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实现对多路高速采样数据的存储,然后准确重组高速采样数据;二是对由多个ADC组成TIADC系统进行校准,以消除由于增益、偏置、时钟延迟等失配误差导致的失真,提高系统的信噪比等关键性能指标。
2.5GHz正弦信号频谱图
论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设计了一个基于四片5GSPS的TIADC结构的20GSPS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将之应用于数字示波器上。这是该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是国内首次公开发布20GSPS采样率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以该技术为核心的相关成果“宽带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截至目前,该论文总被引用量已达48次,其中期刊论文引用数为34次。
延伸阅读
自2007年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按年度发布权威报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评选并公布“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等权威学术论文统计。
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是从2017年SCI收录的我国内地第一作者论文中选取,100篇高影响国际论文分属于69个机构。其评选采用文献计量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从发表论文的期刊水平、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合作研究强度以及论文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学术论文能否入选,已逐渐成为评价学术论文质量水平、国际影响力,显示中国学者、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的评选范围是2013-2017年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科技论文。统计全部论文的累计被引用次数,进入相应发表年度和所属学科领域前千分之一的论文,作为本年度的候选论文。根据各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量规模以及候选论文数量,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参考候选论文的文献类型、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被引用分布的情况等,从中择优选取“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来源: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排版:微视野工作室 刘振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