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一年级学生作品展,玩转创新DIY!
编者按:11月29日,封面新闻、教育导报网分别以《整容脸识别软件 智能筛选变质水果……大学生创新设计脑洞大开》、《激发创新实践能力,电子科大为新生举办“新工科”作品展》为题,报道了学校坚持“以展促建”、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做法。全文如下:
空地协同的“探求者”多功能无人机,让人的“眼睛”实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仿生“展翅飞翔扑翼机”犹如一只雄鹰展翅冲天,在时间广场久久盘旋……这些都是由大一新生“DIY”的趣味作品。
11月24日,电子科技大学在清水河校区举行“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之“一年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优秀作品展”。据悉,该计划面向大一新生,在大一结束时呈现展示成果。来自15个学院的160名学生展出了46个课外实践创新作品,为前来参观的师生献上了一场“创新盛宴”。
展位“各显神通”,科技感十足
46件课外作品绕着圆形的时间广场摆成了一圈,引得学生纷纷围观点赞。而它们的制作者,是来自各学院的大一新生。看到有师生前来参观,作品的制作者就主动为大家讲解、演示。
在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的展位,2021级本科生武子杰和队友们制作的“整容脸识别软件”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点击拍照、上传图片,只需要动动手指,程序就会自动检测人脸特征、推算人脸信息、识别是否整容,几秒就出结果。
“我们搜集了一定量的整容人脸图片,利用‘深度学习’训练出了一个模型。”武子杰说,“‘深度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它和整容结合,既使我们保持对社会热点的敏感,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把握。”
每件作品都展现了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来自英才学院的“水果金睛”,活学活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智能筛选变质水果;来自信通学院的三辆“智能小车”各怀绝技,可以用不同方式自动驾驶完成多种挑战;来自计算机学院的“永冻机APP”,让冰箱也可以实现共享。
教师专家参观指导,出“难题”考察学生
“做这个作品用到了哪些知识?”“能不能通俗地讲一下这个作品的基本原理?”“这个智能车的行走路线是你事先输入的,还是它实时探测的?”……在展览现场,校长曾勇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难题”,考查学生是否在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石油开采、石油泄漏、含油污水的处理都会面临油水混合物的分离问题,我们做的这种材料成本低、效率高,简单可靠,还能抗污渍。”在材料与能源学院展位,2021级马玮同学介绍了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研发的“高效油水分离水凝胶修饰材料”。
“大家可能疑惑,水和油本身就是分开的,为什么要用你们的材料?”曾勇故意提问“刁难”。马玮同学首先解释了自然界中水和油广泛存在着“乳化态”,然后解释了材料的“吸水”原理。
听完讲解,曾勇建议同学们“要提升表达能力,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别人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各学院的专家学者在参观时,从跨学科的视角为同学们提供新思路、新启发。信通学院吕幼新教授、光电学院刘爽教授、空天学院李辉教授等在参观中都为学生点赞、支招,并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完善,把“作品”变成“产品”。
挑战性学习,助力“新工科”建设
从大一开始就参加新工科挑战性项目,让同学们获得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刚开始,同学们面临的困难很多,涉及的很多专业知识都没有学过或者正在学习,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从零开始自学,边学边干,最终做出了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物理学院2021级学生王俊硕与队友制作了“摩尔条纹的动画演示”,设计出了闪烁的三色灯动画和三色光栅图案动画以及机械装置。他说:“这个装置主要运用光的干涉原理,大一上物理课时我学过这部分知识,但当时也没太搞懂,直到这次我们一起动手,才理解了这个基本原理。”
据了解,学校十分鼓励同学们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队。本次展出的46个作品中,有22个是由跨学院学生团队完成的。有的是“理工交叉”,如“信通+光电”“生命+计算机”“电子+英才”“空天+机电+格拉斯哥”;也有的是“文理交叉”,如“物理+经管+英才”“公管+生命”“公管+数学+信通”。
项目指导老师、数学科学学院覃思义教授认为:“从大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创新非常重要,这是同学们探索未知的持久动力。”
教务处处长黄廷祝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高水平新工科教育,进一步促进新工科教育文化和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文化的形成,让新工科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广大师生心中。
编辑:微视野工作室 冉丹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