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鲜体验|马路咖啡车新晋北上广网红打卡地,是谁被高浓度浪漫灌醉?
移动咖啡车
ins风咖啡车,逐渐被北上广的风刮成网红打卡地,贴上浪漫、自由的标签。
城市中为之买单的青年,喜爱的是咖啡还是背后的情调?
仅靠诗与远方的故事,咖啡车能分羹中国2千亿咖啡市场吗?
文 字 | 樊 博
编 辑 | 何珊珊
网红拍照地?城市精神角落?
ins风的咖啡车,正默默成为城市特殊的风景线。
在美国,活跃在公路片中的咖啡车被视为自由的象征。在韩国,咖啡车往往成为韩剧中浪漫的背景。
到了中国,移动咖啡车正从吉普赛式的大篷车一跃成为年轻人浪漫的梦想。
各路网红将之视为打卡圣地,咖啡车主则把咖啡车比做精神角落,但诗与远方的故事想分羹中国两千亿规模的咖啡市场,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动辄十几万的改造成本以及不成熟的经营模式给移动咖啡车的未来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或许,咖啡车还需要一个更好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移动咖啡车,我决定现场体验一番。
用宝马改造咖啡车
用浪漫把我灌醉
三里屯旁一条河的北岸,一辆两米多高的雪白色房车停在路旁,在各式各样的车中十分惹眼。
这辆咖啡车今年二月底开业,由房车改造而成,车厢的吧台上摆放着咖啡设备和一些威士忌(晚上这里有酒供应)。销售的咖啡种类并不多,价格从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
在车前等待的顾客
沿河的路上行人寥寥,咖啡车前却驻留着十几个人,莫名烘托出网红打卡地的氛围。
在我蹲守的一个多小时里,陆续来了二三十个顾客,大多是周边的上班族,买完咖啡就匆匆离开了,也有人拿到咖啡后四处摆拍,将照片上传到小红书。
顾客可以坐在椅子上拍照
咖啡车的老板叫谢木,在云南有个咖啡豆园子,因为疫情的缘故,咖啡豆生意有所停滞。于是他开始经营起咖啡车,这样既可以缓解经济压力,还能更好地向外国人介绍云南咖啡豆(三里屯的外国人很多)。
在这辆咖啡车的公众号里,谢木将咖啡车形容成观察这个城市的窗口,是一个小小的精神角落。
“你可以带一杯咖啡去感受这切,也可以同我们一起观察这些温暖的改变”,“这里是我们的箱子,是一座房子,也是我们看不到的城市”。
戴兴同样拥有一间“咖啡馆”,这家“咖啡馆”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连光临的顾客也很随机,所有的咖啡设备都放在一辆车上。
他的咖啡车由宝马敞篷车改装,整车价值不菲,虽然改装费用不到5000元,但做咖啡的设备价值18000元,而这辆325i型号的宝马售价约为60万元。
每天,戴兴整理完“咖啡馆”的视频和照片,将视频上传到抖音,将照片发到小红书,并且在评论区公布“咖啡馆”第二天营业的位置,就完成了一天的收尾工作。
戴兴开启咖啡车之旅的尤里卡时刻在2020年9月。由于在西藏旅途中喝不到咖啡,嗜咖啡如命的他产生了改装一辆咖啡车的想法。
他在车的后排装上木架,木架上紧凑地堆放着做咖啡的设备。咖啡车营业时他将车顶放下,后排就成了操作台——一家移动“咖啡馆”就出现了。
戴兴的咖啡车顶放下过程,图源:戴兴抖音
对戴兴而言,咖啡车并非盈利的工具,而是承载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不为社交而社交,美丽的风景,喜欢的咖啡,路上遇到有趣的人,这些是生活中很好的力量”。
将咖啡车视作一种浪漫的不止戴兴,打开不同社交或消费平台,输入关键词“咖啡车”,可以发现咖啡车已经在许多城市出现,这些咖啡车通常由普通小车或是面包车改装而来,被网友贴上“自由”、“浪漫”等标签。
时值北京初春,正午的阳光还不算刺眼,微风吹过河面泛起阵阵波澜,河两岸的树正冒着新叶,萧瑟中带着无限的生机。我坐在阶梯上,手拿着刚做好的咖啡,看河水向东流去,颇有一种在烦闷的都市生活中偷得半刻自由的感觉,但这自由与网友对咖啡车贴的“自由”标签不同,这是社畜摸鱼感到的快乐。
咖啡车的打包杯设计通常比较简单
这同样让我想起我土里土气的童年,每天的午后,正是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总会有人骑着三轮车四处叫卖,“烤馒头,韩国烤馒头,一块钱四个”,叫卖声将整个社区联系在一起。
时过境迁,流动的小摊贩在城市的社区中已经消失,咖啡车替代了过去的摊贩,只不过贩卖的东西从果腹的“韩国烤馒头”变成了“拍照道具”咖啡,顺便再加上高浓度的浪漫,一口就能把客人灌醉。
或许,一千多年前浪漫奔放的李白喊出“天子呼来不上朝”,是因为上了辆酒馆马车?
咖啡车
互联网时代的大碗茶
虽然咖啡车在我国各个城市悄然出现,但咖啡车/餐车本身却是个老掉牙的概念。
2014年,一部名为《落魄大厨》的美国电影上映,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叫凯尔的中年男人,他是洛杉矶一家著名餐厅的大厨,因为与餐厅老板经营理念不同,开始厌倦在餐厅的工作,愤而辞职。
在经过短暂的迷茫后,他买下一台餐车,带上儿子和朋友踏上旅途。凯尔通过twitter成为网络红人,成为餐车届的大明星,一路上边经营餐车,边修复和前妻、儿子的关系,最终衣锦还乡回到洛杉矶。
《落魄大厨》剧照
这部公路片“启蒙”了不少咖啡爱好者,他们也开始一边在公路飞驰,一边贩卖咖啡。
出现在韩剧中的餐车/咖啡车则属于另一种类型,通常会固定在一个地方,相当于简易版的店铺。
2016年上映的韩剧《又甜又辣》将餐车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景,男主从事餐车运营工作,与女主在餐车的见证下展开了一段爱情。
韩剧《又甜又辣》中出现的餐车
而在我国早期,与“咖啡车”概念最为接近的,应该是茶摊。咖啡车无非是在车上卖咖啡,那在车上买茶,不是同一个概念吗?武侠剧中,主角赶路途中总能在茶摊碰到“神交已久”的大侠,茶摊就像古代大型线下见面会。
《笑傲江湖》剧照
咖啡车属于餐车的一种,据《纽约时报》报道,整个餐车行业可以追溯到1872年,当时,一位叫沃尔特-斯科特的小贩将他的马车停在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市的一家报社前。他在马车上预留了窗户,坐在车里,向报社辛勤工作的记者和新闻工作者出售三明治、馅饼和咖啡。
在咖啡车出现的一百多年里,咖啡车一直都很普通,不过是卖咖啡的车。在美国人亚历山德拉·里普利为《飘》所写的续集中,就出现了咖啡车的身影,车主是一个不卑不亢的黑人老大妈。
现如今咖啡车已经风靡全世界。在Instagram上有一个咖啡车小组,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咖啡车车主和爱好者。咖啡车车主在这里发帖,分享经验,同时还会公布咖啡车的停靠位置,营业时间。正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才令众多咖啡车的经营有所改善,因为顾客可以随时获知咖啡车的位置与经营时间。
Instagram截图
咖啡车制造者
还需要一个更好的故事
如果读过一两本描写吉普赛人的小说,或许你会立马说出“coffeevan不就是吉普赛马戏团吗?”“大篷车”、“马戏团”、“流浪”,这些关键词几乎都能在咖啡车上找到。
从来没有人觉得吉普赛人的生活很浪漫,那咖啡车有什么浪漫的呢?如同波西米亚的另一个称呼“吉普赛”曾经代表“穷”、“脏”、“邋遢”,现如今却成为一种受人追捧的时尚,曾经只是卖咖啡的咖啡车在中国却成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
但这种生活方式却不一定经得住生活的考验。从事房车改造工作的荷包蛋告诉财经网,她改装的咖啡车,车的费用加上改装费,价格超过20万。
咖啡车另一端的从业者——咖啡车的制造者对于这个行业有和咖啡车车主不一样的想法。
“这个行业年轻人很多,但大多数挣不到钱,虽然在网上一片叫好,但这种商业模式是行不通的”。从事餐车设备生产超过五年的张彻这样对财经网表示,他觉得诗与远方的宣传方式让太多人盲目地进入这个行业,但他们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经营道路。
荷包蛋更是直接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于咖啡车的热衷,过去一年,她接到了很多改造咖啡车的订单。但在她看来,大多数想改造咖啡车的人对于如何经营咖啡车并没有清晰的计划,“大多数人想做这个事情都是出于一种“追赶潮流”(的心态),并且觉得低成本就可以实现开咖啡店的梦想”。
或许像戴兴和谢木的故事还能继续讲下去。根据中泰证券做出的报告预测,中国的咖啡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2171亿元。而房车和咖啡在中国仍然是文艺青年追求的一种格调。格调在咖啡车这个语境下,则代表了稀少。
据红星新闻报道,2020年,中国房车保有量共13万台,而美国的房车保有量超过1300万台,若是按照人均保有量,美国是中国的将近五百倍。咖啡同样是小众的,2018年,中国年人均咖啡的饮用量为6杯,而美国是400杯。
正是这种小众,让国内的咖啡车能够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但等到咖啡和房车被更多人接受,咖啡车或许需要新的故事。
参考资料
[1]作者:叶燕,邓文博.房车产业起跑:普通“玩家”入场,退休人员是购买主力,营地仍有缺口 |红星新闻,2020
[2]《咖啡行业研究:强品牌力+高效供应链共筑星巴克护城河》|中泰证券,2021
往期推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