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张忆东:二季度A股、港股有望迎补涨高潮,海外或进入熊市下半场

孙翔峰 中国证券报 2020-08-18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日前,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在专访中,张忆东对中国资产表现出了高度的乐观。他认为,二季度A股和港股有望迎来补涨的高潮。从中长期来看,中国A股和港股的核心资产越跌越有价值,“长钱”应该越来越乐观。


张忆东是“大满贯”策略分析师,三次获“新财富”策略第一,此外,其履历中还包含了水晶球、金牛奖、第一财经、IAMAC等多项分析师评选的第一。目前,张忆东任职兴业证券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也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



二季度A股和港股有望迎来补涨高潮



“中短期维度看,全球此轮反弹进入落后补涨阶段,二季度A股和港股有望迎来补涨的高潮”,张忆东在采访中表示。


具体原因:第一,美股是此轮全球反弹的领头羊,但已经贵了,后续数月大概率是区间震荡、个股行情分化。截至4月17日,标普500预测市盈率为21.3倍,高于1990年以来的3/4分位数。


第二,全球反弹的时间窗口仍未结束,性价比高的新兴市场将受追捧,A股和港股将获得内外资金共振的补涨机会:当前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估值,或是疫情控制及复工复产的情况,A股和港股在全球都更具性价比。


第三,中国资产补涨高潮的催化剂,是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加码、政策蜜月期。


第四,二季度行情可以参考2014年3月到5月行情——经济下行、金融数据低位改善、政策组合拳加码,则股市有望出现一段月度级别反弹,然后,重新延续底部区域的俯卧撑、磨底。


另一方面,立足2-3个季度乃至1年以上的中长期维度,中国A股和港股的核心资产越跌越有价值,“长钱”应该越来越乐观。


首先,中国经济更有韧性和成长性,立足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不断加码的经济刺激政策、潜在的改革开放动能,中国优质权益资产的盈利稳定性和成长性比海外更有优势。


其次,A股和港股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比欧美股市提前数年调整、估值处于低位、性价比更高。比如,截至4月17日,上证综指PE-TTM倒数为8.3%、全部A股PE-TTM倒数6.0%,都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2倍。



 首推优质成长龙头股



对于具体板块,张忆东认为,3月底到4月中旬,低位布局二季度反弹的最佳阶段可能已经过去,目前风险偏好已经有所抬升,市场一致看好的资产已经不便宜。医药、消费等优质公司重新回到了相当高位,建材等受益于政策刺激的个股也反弹明显。


二季度首推优质成长龙头股,逻辑在于美股映射、风险偏好提升+精选具备盈利弹性的阿尔法。其中,A股优选中长期产业空间巨大的 TMT、新能源车产业链。


港股侧重中短期业绩高增长确定的互联网、物业、教育、消费等。


此外,受益于流动性、风险偏好改善的高贝塔行业,比如黄金股、券商股、地产、保险股也可以立足长期价值而参与反弹。前期已经有所表现的大基建、消费服务等,这些受益于政策刺激的领域,依然可以精选业绩弹性高的个股。



海外市场或将迎来熊市下半场



张忆东认为海外市场并不乐观。


随着3月下旬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进行“直升机撒钱式”大救助,特别是美联储实施无限量QE并有针对性地干预金融市场和纾困经济,海外流动性危机基本解除,美股如期出现“V型反转式”的反弹——从3月23日至4月17日,美股三大指数的最大涨幅都远超“技术性牛市——20%”的标准,标普500指数即便按照收盘价算也已经反弹了28.5%。


张忆东认为,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技术性牛市,依然只是反弹,而不是可持续的反转或新一轮牛市。


海外市场的回升和美联储无限量QE等政策时间上显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实际上张忆东在此前的报告中也精准预测了“QE+”政策组合拳将带来反弹曙光,但是对于“QE+”带来的效果持续性存疑。


“‘QE+’的确只是欧美市场的‘短效药’,”张忆东认为,欧美市场乃至全球股市要彻底走出这次危机的影响,至少需要中、美等主要经济体实现相对持续、健康的经济复苏,而持续的经济复苏至少需要人类可能控制住疫情的传播。


“估计二季度‘药效’还在,所以,短期全球反弹行情从时间上看还有望延续。”张忆东说,因为,“不要与美联储为敌”的信仰在海外重新确立,海外流动性充裕,全球风险偏好显著改善,市场对于主要经济体政策刺激利多的反应,暂时压过对疫情和基本面利空的反应。


但是,“QE+”政策组合拳并不能帮助欧美市场开始新一轮的长牛,因为,这些政策并不能解决“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的风险”, 中期全球股市仍要警惕“灰犀牛”——疫情导致的新兴市场债务危机、欧洲债务风险。


张忆东表示,展望未来半年到一年,新兴市场衰退风险和违约风险将加剧,从而引发欧美债务风险,进而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的风险。


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阶段性停摆,新兴市场经济作为全球化最脆弱的一环而难逃衰退。另一方面,相比2008年,当前新兴市场应对危机的能力更脆弱。


张忆东认为,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美联储能搞定一起”的信仰将会破灭,“QE+”最终会导致全球经济在衰退和滞胀之间徘徊,而过去10多年积累的全球债务风险就像一群饥饿的熊那样不断地扑过来。回光返照的V型反弹之后,欧美股市仍将可能进入熊市下半场。



黄金是最好“避风港”



张忆东特别指出了黄金的避险价值。


“基于对中短期疫情以及中长期全球信用货币体系的避险,黄金当前依然是最佳的‘避风港’资产。”张忆东表示,展望未来1年,全球货币宽松来应对经济衰退将是大概率,面对“流动性改善而经济下行”的前景,黄金相比其他资产的性价比更好。


长期来看,金价有希望挑战历史新高并达到难以预测的高度。展望未来2-3年,此次美联储救助美国危机透支了信用、增加了美元的不确定性、提升了通胀风险,超主权货币的黄金有望进一步发挥其货币属性和避险功能。短期不排除因为黄金交易拥挤而导致震荡调整,正是中长期逢低买入的良机。


要提醒的是,黄金股的表现可能和黄金的表现并不一致,二者资产属性不同。黄金是避险资产,而黄金股是风险资产,当避险情绪主导时,黄金上涨而黄金股可能跟随股市下跌。而当“资金充裕+风险偏好平稳+基本面避险”的阶段,黄金股往往大幅领先黄金。



短期是勇敢者的游戏 



张忆东表示,对于具体操作而言,短期行情不稳定,博反弹是勇敢者的游戏;长期价值凸显,是大智若愚者的机遇。因为短期的反弹,往往是基于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的改善,而中长期可持续的行情往往取决于基本面。


他认为,未来半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依然是大概率,所以还不能把行情界定为新一轮牛市。在基本面趋势不明朗的时候博反弹,往往需要逆向思维、反人性、财富险中求,所以,这只是适合勇敢者的游戏。


所以,如果没有风险承受能力,没有足够长的资金考核期限,盲目抄底博反弹往往会导致投资节奏错误、更低位止损、财富受损。即使有风险承受能力的勇敢者,也分为有没有择时能力、择股能力,总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展望更长期,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疫情防控的升级,特别是疫苗的进展,全球有望避免类似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优质资产的长期价值将开始凸显,所以,全球的主权基金、养老金、社保、Family office等机构“长钱”应该慢慢地乐观起来,根据历史规律:危中有机,危机是长期逢低买入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编辑:曹帅



推荐阅读


巨亏184亿,亏掉4.5倍公司市值!12万股东欲哭无泪,又一例退市板上钉钉


9253亿养老金到账运营!最高2800亿可投股市,青睐这类股票


鼓励自家高管停薪去创业!华夏人寿回应来了


“倒爷”比生产商还多!防疫物资出口乱象频频


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