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下的智能建筑——专访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

2017-03-02 千家智客

 从90年代初的引进智能建筑,到20世纪的兴起,到后来被各专家诟病“只智不能”、“形同虚设“,再到现在的”智慧、节能“等概念的兴起,可谓百转千回。


P

 ROFILE

人物简介

 黄久松

        ——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

 作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领导者和发起人之一,他一路引领、推动并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崛起。



采访内容


记者:近来“互联网+、智慧城市、节能改造”等热门概念,助推了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让这个行业更受期待,作为这个行业的见证者,您对未来趋势怎么看?当前智慧城市发展,您认为,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


黄久松:

新型智慧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本质上是以信息为主导、网络为支撑、数据为要义、服务为根本的网络信息体系。


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破信息“烟囱”,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二是实现跨行业大数据的真正融合和共享,三是构建城市信息安全体系,保障城市安全。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六个一”系统工程。


一、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二、构建共性基础“一张网”。

三、建立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四、建立一个数据体系。

五、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

六、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五大难题:


——达不到“智慧”要求;

——信息孤岛、网断联难仍存在;

——体制难以突破;

——网络权益与安全保障举措失配、错配;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


破题对策


(1)主攻云服务技术,加强云、管、端“一体化”的技术创新。


第一,加快大数据、云计算、智慧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尤其是云存储、云计算等云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


第二,加快开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安居等)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与智能终端,以形成技术、业务、管理三结合的智慧能力为重点,加强覆盖云、管、端一体化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同时,加强数据综合传输技术的创新,并抓好智能终端装备的开发。


第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安全技术的创新,培育具备“一揽子”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性、高水准的云服务公司。


(2)以政府购买云服务作为突破口


(3)解决两大问题


首先,数据基础标准,要在“统一”二字上下功夫,相当于统一度量衡的“车同轨”;


其次,各类业务标准体系的对接,要在“打通”两个字上做文章,相当于各条高速公路之间的“连连通”。


(4)加强配合,确保智慧城市网络权益、秩序与安全。


(5)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深入认识智慧城市建设“五大难题”和“破解难题”,以企业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交色。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业务平台(顶层设计和若干智慧板块)是原自业态真实需求,二者必须建设到位,并随业态需求互为依存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庞大,纵向+横向关系复杂,非一蹴而就,应从统筹规划、标准先行、先易后难、以点代面、总结经验、规范运作、逐步扩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智慧业务板块,项目建设体量大,投资大,业态复杂,没有那个企业能大包大揽,在政府ppp模式下,必须探索行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市场模式,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进军智慧城市市场,行业企业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同智慧板块实际,从技术、政策、管理、运作等方面为业主方出谋划策,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到业务平台,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运行模式等。



记者: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但同样也面临转型升级的突破,对此,协会是否有相应政策导向?对智能建筑企业您有什么寄语?


黄久松:大前提:国家的大政方针明确提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重点抓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


“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双创、中国2025、智慧城市、互联网+等。

这些政策导向,为智能建筑行业企业营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对智能建筑企业的寄语


协会两个指导性文件:《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和《中建协智能建筑分会未来五年工作纲要》


——智能建筑行业企业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行业的“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发展目标。


——进一步夯实智能建筑产业基础,做好“三个融合”(即建筑智能化技术与数据技术、智能化专业与建设各专业、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两手硬”(智能化工程实施与信息应用平台建设都要硬)、“一主多业”、“技术+资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行业企业要树立“以项目类型为背景、以业态需求为核心、以各系统产品为基础、以整体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应用平台为支撑”的工程建设理念,将承揽的智能化工程项目建好、管好、用好,并能长期发挥作用。



记者:很多企业奋战在智慧城市建筑的第一线,协会如何引导企业形成合力,达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黄久松:协会主要依靠专家团队,对智慧城市建设所产生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就必然产生建设方的新需求、新问题,这就需要行业企业和专家团队正确应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帮助建设方解决建设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与问题。


未来市场瞬息万变,行业企业必须在诚信、技术、质量、资金、人才、品牌等方面努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或核心竞争力,准确把握企业发展定位与方向,较为合理地实施“内联外张”,形成差异化发展,赢得新的市场份额。


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板块,需要企业发挥长处、找准定位、专业人才、技术创新、贴近用户、调研需求、深研方案、性价合理、可行实用、融合接轨、服务到位、应用完善。


协会作为:跟进发展势态---疏理问题---出谋划策---配合各有关方面---应发展需求---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典型---专题调研---软课题研究--制订导则或标准等,坚实地服务于行业和企业。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标题”查看。







【视频】创始人谈健康服务机器人研发:聚焦、落地很关键

【干货】电力监控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浅析

☀  人工智能是一种“全新生产要素”

☀  智能家居系统纳入全装修验收规范

☀【招聘】新增职位,千家智客招募事业合作伙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