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长肿包,警惕淋巴结异常肿大!
还很疼,这严重吗?”“医生,我是不是得淋巴瘤了?”......很多人都有过淋巴结肿大的经历
平时摸到耳后、脖子、下巴等地方长出了“小硬包”有的小包会慢慢长大
图片来源:网络
淋巴结为什么会肿大?
淋巴结肿大是肿瘤信号吗?
哪里的淋巴结肿大更危险?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淋巴瘤?
一起听听协和医院血液科专家怎么说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很多,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
这是由全身或局部感染,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而导致淋巴结肿大。比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齿龈炎等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全身感染可以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侵袭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淋巴结炎、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淋巴结结核。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因为淋巴结遍布全身各处,所以一旦患上淋巴瘤,除了可以引起颈部的变化,身体其他地方的淋巴结也可以肿大。
身体各个部位的转移性肿瘤都可能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常见的转移性恶性肿瘤有鼻咽癌、喉癌、食管癌等。近几年来,甲状腺癌导致的颈部淋巴结转移也比较常见。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影响等,也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也可能在颌下、腋窝、腹股沟这些部位触及1~3 个淋巴结,在其他部位很少触及到淋巴结。
图片来源:网络
每一个部位的淋巴结属一组。当一组淋巴结肿大时,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若两组以上的淋巴结肿大则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肿大
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常和邻近器官的感染、炎症、肿瘤转移等相关。
全身淋巴结肿大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包括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播散性型肺结核等)、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等。
图片来源:网络
浅表淋巴结可以通过触诊检查,用自己的手指触摸颈部、腋窝、腹股沟这些部位,明显肿大的淋巴结还是可能被发现的。深部淋巴结不可被触及,在定期健康体检中涵盖肺部CT、肝脾腹膜后B超或CT等项目,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纵膈、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医生,我朋友脖子上长了一个包,我问他是不是淋巴结肿大,他说是甲状腺肿大,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呀?
一般甲状腺肿大的位置在颈部正中,而这里没有淋巴结,所以一般肿在脖子两侧的就是淋巴结,而正中多半就是甲状腺的问题了。
图片来源:网络
肿大淋巴结的大小、质感、是否有红肿和疼痛、伴随症状可以为疾病的性质提供线索,但不能以此为依据判断良性和恶性。
看大小
感染、炎症、免疫因素等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不会太大,而且在发现肿大之后增长有限。淋巴瘤累及的淋巴结中,恶变的淋巴瘤细胞会持续不断地生长,导致已经肿大的淋巴结继续增大、甚至压迫邻近的器官组织,产生相关的临床症状。
看质地
感染和免疫因素引致的肿大淋巴结通常质地比较软。淋巴结转移癌通常质地坚实、无痛、逐渐增大,表面皮肤正常,常多个互相粘连并与基底黏着,移动性差。淋巴瘤所致的淋巴结肿大则通常质韧实有弹性,触之如橡胶,大多数情况下移动性好,但少数淋巴结巨大者或淋巴结互相融合者则移动性差。
是否有触痛
大多数情况下,有压痛或自发痛的通常由感染、炎症等引起。淋巴瘤和转移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是“不痛不痒”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当转移癌或恶性淋巴瘤增大过快时,淋巴结也可有自发痛和压痛。
看活动度
在触摸淋巴结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可以感觉到淋巴结在手指下轻轻滚动。有的时候,肿大的淋巴结位置比较固定,很难被推动,这是因为肿大的淋巴结之间互相粘连,或与基底组织粘连,多见于晚期恶性淋巴瘤和结核性淋巴结炎。
温馨提示
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淋巴结肿大,上述检查只能为诊断提供初步的线索。一旦发现淋巴结明显肿大或短期内迅速变大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血液科就诊。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大部分淋巴结肿大为良性,但也存在恶性的可能,需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来进行诊断。
淋巴超声
超声检查可以检测淋巴结的大小、结构、血流,但不能判断淋巴结的性质。
淋巴活检
如果结合病史、淋巴结触诊和各项检查,怀疑肿瘤性疾病,医生通常会建议对肿大淋巴结进行活检手术,对切下来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才是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
PET/CT
对于淋巴瘤患者,可以通过全身PET/CT进行分期和疗效评估。
图片来源:网络
常见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霍奇金淋巴瘤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颈部、锁骨上淋巴结最常见,其次是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可活动、可粘连、可融合,触诊软骨样感觉。全身症状多见,包括发热、消瘦、盗汗、瘙痒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远高于霍奇金淋巴瘤,并且随年龄增大发病增多,除惰性淋巴瘤外,其余均进展迅速,且常常累及淋巴结以外的器官。因受累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多样化。
高危人群
❖ 年龄段高峰:霍奇金淋巴瘤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30岁左右,另一个是50岁左右。而多数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
❖ 免疫功能低下: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易发;
❖ 病原体感染:感染幽门螺杆菌、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与部分类型淋巴瘤发病相关;
❖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烷化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等也可能影响淋巴系统和造血系统。
治疗方式
淋巴瘤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有各自的诊疗规范。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有免疫化疗、传统化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针对复发难治的淋巴瘤还有新兴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淋巴瘤治疗是综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精确诊断进行精准治疗,为患者争取治愈。
图片来源:网络
不要随意进行淋巴按摩,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淋巴排毒”和“淋巴保养”,其实是缺乏科学可靠的依据的。当发现淋巴结肿大后,在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淋巴瘤,实现对淋巴瘤的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帮助患者获得治愈或者长期生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 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吴开春,金美玲. 内科学. 第1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4] 姜文奇,王华庆,高子芬. 淋巴瘤诊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 邝贺龄,胡品津.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nhc.gov.cn).
[7]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 43(9): 705-715.
[8]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41(7):537-544.
[9]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05):353-358.
[10]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5):364-368.
[11]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7):707-735.
专家名片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策划:党委宣传部
信息来源:血液科
编辑制作:熊婉婷
审校:聂文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请点右下角"在看”,传播协和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