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超20万人研究表明:心衰患者,痴呆风险更高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Jevin
导读:痴呆的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26.8%)、血管性痴呆(18.1%)和非特异性痴呆(55.1%)。心力衰竭(HF)和痴呆通常在老年时共存,具有共同的病理过程和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贫血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作为HF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与认知障碍有关。
JACC子刊上一项纳入20万例心衰患者的注册登记数据分析发现,有11.0%的心衰患者发生了痴呆,老年女性的痴呆风险最高。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772374722003416?via%3Dihub
心力衰竭
01
心力衰竭(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心肌衰竭与脑功能障碍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心脏功能受损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能力,神经元信号影响心血管连续体。此外,神经-心脏反馈信号显著促进HF的加重和进展,并且是HF预后不良的因果关系。心脏和大脑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很难形成一个全面的概述。
2019年研究
02
2019上,一项名为“LIFE-Adult”的研究发现,一种与痴呆和认知受损相关的脑损伤,同有脑卒中史的患者一样,在心衰患者中也较为普遍。这种脑损伤即脑白质病变。研究显示,心衰患者比无心衰者有高达2.5倍的风险发生白质病变,而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同样比无脑卒中病史者有高达2倍的白质病变风险。而且,心衰病史越长,白质病变风险越高。比如确诊心衰不到3年、4-6年和大于6年的患者,其白质病变风险分别增加1.3、1.7和2.9倍。
轻度白质病变在心衰患者中较为多见,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中重度白质病变则与认知受损和痴呆相关。具体,在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心衰患者中,87%无或伴有轻度白质病变,13%存在中重度白质病变。
香港大学研究
03
研究纳入中国香港临床数据分析和报告系统(CDARS)的202121例心衰患者,平均年龄75.3岁,中位随访4.1年,11.0%发生了痴呆,女性的年龄标准化痴呆发病率为1297/万,男性为744/万。
约一半的患者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合并症,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患有心房颤动,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在研究期间,22,145名(11.0%)的队列发展为新发痴呆,其中约三分之二(64%)为女性。在这些亚型中,AD发生率为26.8%,VD发生率为18.1%,未指定痴呆发生率为55.1%。发生新发痴呆的患者年龄较大,更可能是女性,合并高血压、贫血、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颤动、风湿病、抑郁和帕金森病,既往有头部损伤,但不太可能使用他汀类药物。
研究结果表明≥75岁老年人、女性、贫血、有帕金森病、外周血管疾病和卒中病史者痴呆风险显著增加。年龄≥75岁(17.4%)和女性(10.2%)的人群归因风险最高。发生痴呆的心衰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高升高3.5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4.4倍,非心血管性死亡风险升高2.8倍。
尽管机制尚不清楚,但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输出量降低发挥了作用。炎症、自主神经失调和高凝状态也可能促发了痴呆。发生痴呆的心衰患者则进一步出现营养不良、肌减少症和恶病质,增加了全因死亡风险。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772374722003416?via%3Dihub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推荐·直播/活动
01月12日 14:00-16:00 线上
Olink多组学人群队列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
03月02-03日 09:00-18:00 上海
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