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Aging】负面情绪催人老!放下“情绪惯性”可预防病理性衰老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Lily
导读:一项来自日内瓦大学的研究显示,更好地管理负面情绪,将有助于延缓神经退行性病变,预防病理性衰老。研究者发现,老年人的神经元连接表现出显著的“情绪惯性”——即他们的神经元连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并被过度改变;这些发现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衰老大脑中情感恢复的同理心和相关机制。
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大脑如何对情绪做出反应。大脑如何从一种情绪切换到另一种情绪?又是如何回到初始状态?情绪变化会受到年龄变化的影响吗?情绪管理不善会对大脑造成什么后果?关于这些问题,一项发表于《自然老化》(Nature Aging) 期刊的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证据和启示。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2-00341-6
先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快速改变情绪的能力对心理健康有益。相反,无法调节情绪并长期保持相同情绪状态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更高。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基础神经科学教授Patrik Villemaire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弄清人们在观看情绪触发场景(emotional scenes)后,大脑中会留下什么痕迹,用以评估大脑的反应以及——也是最为重要的——大脑的恢复机制。我们以老年人为研究重点,以探索正常衰老与病理性衰老在此方面的差异。” Patrik教授也供职于日内瓦大学瑞士情感科学中心,他共同指导了该项研究。
不同的大脑活动和连接模式
01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向志愿者展示了简短的视频,这些视频呈现了人们处于情绪痛苦的状态:例如在自然灾害或遇险情况下;此外,也向志愿者展示了具有中性情绪内容的视频。志愿者的大脑活动被功能性MRI观测、记录。首先,研究团队将一组27名65岁以上的人与一组29名年龄在25岁左右的人进行了比较(实验1);而后对127名老年人重复了同样的实验(实验2)。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Sebastian Baez Lugo解释道:“老年人通常表现出与年轻人不同的大脑活动和连接模式,尤其表现在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激活水平上。” 默认模式网络是指在休息状态(resting state)下高度激活的大脑网络——它的活动经常被抑郁或焦虑所干扰,这表明它参与了情绪的调节。
相比于观看低情绪视频,观看高情绪视频的不同年龄组人群的大脑有着更强烈的活动:
在老年人中,该默认模式网络中的一部分——处理自传记忆的后扣带皮层——与杏仁核的连接相对更强烈;而杏仁体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处理重要的情绪刺激。这种后扣带皮层与杏仁核之间的连接被发现在焦虑评分高、反刍或倾向消极思想的受试者中表现得更强烈。实验1揭示了大脑活动和连通性受到年龄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消极社交场景之后的大脑休息期间(resting state)占主导地位。
实验2再次验证了这些结果。上述发现揭示了老年人同理心相关功能的神经动力学,也解释了为什么虽然老年人基本情绪功能保存完好,但对社会负面事件的反应和从中恢复的特征仍然较差。
观看高情绪与低情绪视频后,不同年龄组人群休息状态下大脑活动的残留效应:
同理心和衰老
02
然而,此研究还发现,老年人往往比年轻人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更容易关注积极的细节——即使在消极的事件中也是如此。但是,后扣带皮层和杏仁核之间连接的变化可能偏离了正常的衰老现象。后扣带皮层是受痴呆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这表明这些症状的存在可能会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Sebastian Baez Lugo表示:“是情绪调节不良和焦虑增加了痴呆的风险,还是相反?我们仍然不知道。我们的假设是,更焦虑的人不具有或拥有较弱的情绪疏远能力。衰老背景下的情绪惯性机制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事实来解释——这些更为焦虑的人通过将他人的痛苦与自己的情感记忆联系起来,使得自己的大脑依然处于“消极冻结”状态。
冥想可以解决问题吗?
03
是否有可能通过作用于情绪惯性机制来防止痴呆?研究小组目前正在进行一项为期18个月的干预研究,以评估外语学习和冥想练习的效果。
研究者补充说:“为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结果,我们还将比较两种类型的冥想的效果:正念,包括将自己锚定在当下,以便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以及'富有同情心'的冥想,旨在积极增加对他人的积极情绪。”
这项研究是欧洲大型研究MEDIT-AGEING的一部分,该研究旨在评估非药物干预对改善衰老的影响。
研究意义
04
该研究揭示了老年人积极性偏见的神经和行为标志物,并揭示了健康老年人皮质边缘脑回路中的持续残留效应(或情绪惯性)。在负面事件后,PCC-杏仁核在休息状态(resting state)的功能连接选择性地增加,这种增加与焦虑、反刍和消极思想内容有关。静止连接模式(resting connectivity pattern) 构成了情绪惯性的合理神经基质。
这些发现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同理心和衰老大脑的情感弹性(affective resilience)机制,从而有助于识别与社会压力应对不良(poor social stress coping)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风险标志物。
参考资料:
https://www.newswise.com/articles/managing-emotions-better-could-prevent-pathological-ageing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推荐·直播/活动
03月02日 13:30-17:30 上海
转化医学·春 创新分子诊断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
03月02-03日 09:00-18:00 上海
第二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
04月06-07日 09:00-18:00 重庆
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
扫码免费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