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久久不见,终相见 | 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将于04月20-21日在山城重庆召开,诚邀您的参与!

 邀请函 

细胞作为生命最为基本的一个单元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基石。单细胞技术可通过极高的分辨率,精准识别每个细胞和细胞群所具有的特征,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2011年,Nature Methods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值得期待的技术之一;2013年,Science将单细胞测序列为年度最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榜首;2017年,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媲美的“人类细胞图谱计划” 首批拟资助的38个项目正式公布,将为人体40万亿细胞绘制“地图”,引爆了单细胞测序新时代。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单细胞的研究,逐步从基因组、转录组水平,延伸到蛋白组、代谢组等层面,并形成了多组学技术联合分析,这对于我们了解单个细胞的特征、细胞间的异质性、理解基因变化与表型变化之间的关联性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特别是近两年,单细胞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呈现井喷之势,是目前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焦点。如今,在肿瘤、发育生物学、临床诊断、免疫学、微生物学、遗传等领域,单细胞组学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我们实现高度个性化的精准医疗至关重要,也将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西南地区是“一带一路”重要的对外发展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亦是未来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发展,科技先行,为进一步提升西南地区的医疗科技能力,推动单细胞组学技术更加广泛的开展研究和临床应用。转化医学网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首届西南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论坛将于2023年04月在重庆举办,通过分享研究热点、技术进展、应用场景、临床需求、市场反馈、瓶颈分析及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对单细胞组学技术做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期待您的参与!

 时间地点

时间:2023 年 04月 20-21日 (04月20日下午会前会,21日论坛)

地点:重庆融汇丽笙酒店(重庆市沙坪坝区汇泉路8号)

 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转化医学网

协办单位: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Discovery

重庆转化医学技术研究院

 报名注册

本次活动免费,审核通后会有短信通知,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日程后续发布!

 嘉宾和主题(更新中)

 致辞嘉宾 

蒋建新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主任

蒋建新,创伤与野战外科学专家,少将军衔,技术三级,文职二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战伤救治前沿技术研究室主任 。

王向东  院士

欧洲科学院院士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首席科学家,特聘教授

原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现任上海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心肺疾病人工智能技术工程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临床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

上海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共发表科学论文约400篇,其中SCI论文350,总影响因子2113,引用次数约12701,h-因子为58,i10-因子为303。

卢大儒  教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主任委员

卢大儒,遗传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命科学学院PI、博士生导师,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遗传诊断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理事/致畸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BMC Medical Genomics 副主编等。 

主要开展遗传病基因克隆、基因诊断与治疗研究,先后在血友病基因治疗、东亚人群起源迁徙与遗传结构、肿瘤分子遗传学和基因诊断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主编教材与科普读物8部,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引用10000余次。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奖励,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师德个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

 分享嘉宾 

白   凡  研究员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分享主题:TBD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981年出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8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08-2011年间先后在牛津大学、日本大阪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在北京大学开始独立领导研究组,致力于创新和应用单细胞技术,探索生物医学前沿交叉领域:1)在癌症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范围第一个报道单个CTC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PNAS, 2013; Genome Research, 2017),推进CTCs作为肿瘤无创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9),获得广泛关注,作为团队重要成员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发展激光显微切割结合微量细胞测序技术,实现石蜡病理切片下特殊形态区域的精确分离,低至1ng起始量的外显子测序。深入研究了肝癌的各种肝内转移病灶的异质性(Gastroenterology, 2016),揭示肝癌转移复杂的分子机制与混合型肝癌形成原因(Cancer Cell, 2019, 细胞出版社2019中国年度论文)。深入研究了多发性尿路上皮癌的致癌机制和多病灶间的克隆演化关系(European Urology, 2017),首次发现形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存在大量突变和克隆扩增(Science, 2020);3)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免疫分型技术,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的“上皮-免疫”双重特性(Cell Research, 2020),揭示了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关键致病机制和治疗靶标(Cell, 2019, 中国临床医学十大进展),揭示了儿童胆道闭锁的关键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Cell, 2020)。

曹   罡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

分享主题:单细胞空间多维组学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曹罡,荷兰NCMLS中心博士(国家优秀留学生奖获得者),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人才获得者。长期从事新兴生物技术开发,尤其是单细胞空间组学(原位测序),单细胞三维基因组学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神经免疫与感染交叉学科和肿瘤等疾病检测中的运用。近五年来在Nature Genetics, Science Advance,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Nucleic Acids Res, JACC,Nature Communication, Science Bulletin, GPB, mSystem等一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获批专利多项。主持参与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基金委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多项。

陈   路  研究员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疾病基因转录剪切调控研究室主任

分享主题:单细胞转录组和多组学测序解析疾病发生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桑格研究所(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博士后(2011-2016),国家高层次青年计划入选者。承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青年项目等各类课题9项。主要从事选择性剪接在造血干细胞分化、癌症发生和多层面组学等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8篇,他引4500多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包括共同)的身份共发表16篇论文,包括Science、Cell、Cell Host Microbe、Cell Research、STTT(2篇)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2篇)等。

研究方向:以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单细胞和三代测序技术开发、生物学实验为手段,在干细胞分化、疾病发生等领域中开展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多组学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和疾病早期诊疗和药物靶点研究,从而揭示癌症、血液病、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等疾病的发病机理,并希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学术任职:现任中国实验血液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妇科肿瘤预防控制分会委员;2019年被批准为“第十三批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

程   伟  研究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子医学检测中心副主任

分享主题:乳腺癌细胞HER2二聚体原位成像

医学博士,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子医学检测中心副主任。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杰青,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市高校创新群体(体外诊断新技术及转化)负责人。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细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肿瘤分子诊断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基因检测分会委员、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检验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临床分子诊断技术新原理、新方法的研发及临床应用研究。发表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45篇,其中IF大于10的论文12篇(包括Science Advanc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Angew. Chem. Int. Ed.,Molecular Therapy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2009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年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参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规划教材《分子诊断学》(第四版)

邓   昆  主任技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兼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主题: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进展与应用

医学博士、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临空创新人才”

长期致力于肿瘤“液体活检”新技术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edicine、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973计划子课题、重庆市科卫联合项目、重庆市卫健委重点项目等课题;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学术任职:中国医疗质量管理协会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社会医院协会检验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精准医疗技术与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理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

方向东  研究员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分享主题:大数据时代的单细胞组学研究

博士,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健康科学部主任、中科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基因组与精准医学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国家 “精准医学研究” 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大数据处理和利用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卫健委遗传咨询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和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和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和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等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血液学科评审组专家等;SCI期刊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副主编等。发表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SCI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1部;主持制定中国卫生信息团体标准8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项、新药证书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胡洪波  研究员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享主题:Human T cell development and aging

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免疫与血液研究中心 

先后毕业于厦门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06-2015年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做博士后、讲师。2015年入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从事分子和细胞免疫学研究,集中在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中信号传导以及分子调节机制等方面。解析了人T细胞、天然淋巴细胞起源和胸腺发育的关键事件,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中、免疫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20年获得国家 “杰青”项目资助。已经在国际一流期刊Nature,Immunity, J Exp Med, PNAS, Cell Research, Trends in Immunity等发表论文共40余篇。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蛋白质专项、干细胞专项和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Cancer Letter、Frontiers in Immunology编委。

梁华平  研究员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分享主题:多组学技术在创伤感染领域中的应用

梁华平,研究员/博导,现任陆军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伤感染与特需药品研究室主任。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战创伤感染、炎症与免疫调节策略研究,建立的创伤后脓毒症预警公式的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国际推荐方案;在国际上首次创建“感染耐受剂”研发平台并首次报道侗药的抗脓毒症药理学作用;首次将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脓毒症。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1项、973项目分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全军重大、重点及特需药专项各1项。主编/副主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480篇,其中SCI论文54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

钱   程  教授

重庆大学肿瘤医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主题:单细胞技术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肿瘤医院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精准医学生物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精准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百人计划”特聘专家,重庆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 领军人才。长期致力于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70篇,总影响因子达1000, 被Cell、Nature 系列杂志他引10000余次。目前,其带领的研究团队,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已获得的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支持。

石铁流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

分享主题:基于单细胞测序探索训练固有免疫记忆的巨噬细胞机制

石铁流,教授,博导。于1992年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获得植物生理专业硕士学位。1999于美国Louisville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学位,2000年于Louisville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2002年6月回国,加入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信息中心,担任副主任。2008年底加入到华东师范大学,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多年来从事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系统生物学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1. 临床信息标准化及临床大数据研究;2. 高通量数据(测序数据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及方法学开发;3.整合临床信息和多组学数据的疾病基因及机理研究,生物分子标记的发现和药物靶点研究。目前担任上海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和上海生物信息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基因健康专委会委员和上海市计算机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委员。同时担任《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杂志的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Section编委,Pediatric Investigation杂志副主编等。 

万  瑛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分享主题:Trajectory Analysis of Single Cell Snapshots Unravels Complexity of Temporal Variations

博导,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等课题7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免疫学领域的国家973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发表SCI论文45篇,总他引847次,单篇最高他引132次,近五年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Immunity、PNAS、Blood等SCI期刊发表论著11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2005年,排名第3),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2009年,排名第4),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新星(2006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育才银奖(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免疫学会理事,第七届中国免疫学会基础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一、二届重庆市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王红霞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分享主题:TBD

王红霞,主任医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医树奖(一等奖)、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医务工匠等。

主攻方向为乳腺癌与胰腺癌的精准诊治,包括精准诊断、分子分型、复发转移监测、新药临床试验、生物免疫治疗等。在Cell Res、Nat Cell Biol、Cancer Discov、Nat Commun、Sci Adv、PNAS 等发表SCI 论著40 多篇,申请国家专利11 项,PCT 专利1 项。发起主持多项多中心临床试验。

所带领团队入选肿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乳腺肿瘤综合诊疗示范中心(第一批),高水平地方高校“临床研究创新团队”与“战略核心团队”等。

王廷华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疾病研究室主任

分享主题:单细胞测序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医学博士,留法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四川大学特聘教授,华西医院一层次引进人才,神经疾病研究室主任,神经生物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兼任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主任,神经科学所所长。现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国综合医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神经再生与修复委员会常委, 中国解剖学会理事, 神经解剖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个国家级杂志编委(神经解剖学杂志等),Ibrain英文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神经科学、干细胞、临床大数据、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交叉学科研究。主持国家、 省部课题等20余项,10年获批各类经费4千万余元; 获中华医学三等奖1项、省部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主编科学、人卫出版社等著作21部、国家十四五规划本科及研究生教材等6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NC, EMM等发表通信作者SCI 168篇论文,中文400余篇;获授权专利11项。培养博士后6人、博士生43人、硕士生68人,本科实习生36人。 

谢建平  研究员

西南大学、重庆市统计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主题:结核病病理的单细胞多组学剖析与新防控措施研发

西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现代生物医药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导,重庆市统计研究中心 副主任

学术任职:

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基础微生物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委会/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基础学组委员/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免疫学会副理事长、重庆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遗传》副主编、《 Frontiers in Antibiotics resistance》领域主编(chief field editor)、《药学学报》、《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和《Frontiers in infection and cellular Microbiology》编委, 《Frontiers in Antibiotics Resistance》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重庆市缙云英才

学术成绩:

主要围绕结核分枝杆菌致病耐药机理和新防控措施,细菌-噬菌体-人群三位一体进行研究,先后负责了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近20年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主译/副主编《结核病实验室研究进展》、《图解微生物学实验指南》、《结核病免疫学》、《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药学细胞生物学》、全英文《医学遗传学》、《免疫学导论》、《噬菌体学》和《DNA科学导论》等著作、教材近20部。《生活中的DNA科学》获教育部精品视频课程(2014),《微生物学》获重庆市在线开放精品课程(2019),《高级微生物学》重庆市优质课程负责人,慕课MOOC(2018)和重庆市教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16),主持《微生物学》重庆市一流课程(2021)。“结核病防控新措施的基础研究”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15)。结核病诊断新标识分子申报PCT国际发明专利进入国家实质审查阶段。抗结核菌活性分子发明专利授权2项。

张吉强  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

分享主题:Estrogenic effects on the hippocampus: pilot studies with single nucleus RNA sequencing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运动损伤修复与重建研究创新团队”核心专家,神经生物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运动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获第三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专业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知识,教学经验丰富。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和贝勒医学院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外源性雌激素与脑源性雌激素对认知功能的调控与机制研究以及运动损伤修复与重建的基础研究,主编、副主编或参编《神经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医学科研方法教程》等多部专著,承担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军队后勤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项,为《陆军军医大学学报》等CSCD杂志的编委、审稿专家以及多家国外SCI收录杂志的特约审稿专家;先后获优秀本科生导师、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合作伙伴

 报名注册

本次活动免费,审核通后会有短信通知,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日程后续发布!

 联系我们

参会咨询

联系人:李敏骥

手机:18019713070(微信同号) 

邮箱:liminji@360zhyx.com

申请演讲

联系人:黄戌琼

手机:13371928010(微信同号) 

邮箱:huangxuqiong@360zhyx.com

赞助合作

联系人:汪青川

手机:18501604473(微信同号) 

邮箱:wangqingchuan@360zhyx.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转化医学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