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在上海圆满落幕!大咖云集,共话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发展新篇章!
2024年3月1-2日,“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吸引了领域内知名研究者、技术专家、应用专家参加,会议为期两天,以“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前沿及应用”为主题,围绕研究前沿、技术进展、应用场景、临床需求、市场反馈、瓶颈分析及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单细胞和空间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3月1日下午,会议正式开幕,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主任委员王向东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
欧洲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主任委员 王向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 房静远
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国家肝癌科学中心PI卫立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韩泽广教授、海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曹广文教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幼琼研究员、裕策生物信息中心总负责人兼医学科学部总监罗海涛博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黄来源研究员、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副院长丁琛教授和浙江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郭国骥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报告。
按报告顺序(滑动查看更多)
详见隆重开幕(点击查看)
3月2日上午,第三个学术报告环节学术主席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红霞教授担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 王红霞
第一位分享嘉宾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唐惠儒老师,他的报告题目是“单细胞代谢组定量分析与挑战”。他表示代谢是生命过程中所有化学变化的总称,代谢分析是认识生命过程分子机制的重要途径,代谢组学是国际生物医学的前沿热点。代谢物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机)元素组是代谢的重要因子。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唐惠儒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朱正江研究员进行了“质谱驱动的代谢组学:从代谢物精准测量到单细胞应用”的主题报告。他表示MetDNA是基于代谢反应网络的代谢组规模化定性技术,通过质谱谱图借用策略突破了标准二级质谱图库的限制,发展多次迭代算法实现了代谢物的规模化精准识别和解析。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朱正江
随后,进行分享的嘉宾是基因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高级产品经理李春燕女士,她的报告主题是“MERSCOPE™ MERFISH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分析技术探索单细胞原位空间转录组学新维度”。她表示MERSCOPE™是一个简单易用、完全自动化的平台,介绍了MERFISH™的应用优势和MERSCOPE™在肿瘤学和脑科学方向的前沿进展。
基因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高级产品经理 李春燕
接下来,进行报告的嘉宾是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陈磊研究员,他的报告题目是“肝癌原位微环境解析与演进规律”。他表示肝癌病因复杂、恶性程度高,我国肝癌患者五年总体生存率仅为12.1%,肝癌治疗面临困境,解析微环境重塑分子机理是改变肝癌治疗抵抗的关键。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陈磊
茶歇过后,进行了第四个学术报告环节,学术主席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朱鹤研究员担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研究员 朱鹤
首位进行分享的嘉宾是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赵玉政教授,他的分享题目是“细胞代谢监测示踪与生命健康”。他表示细胞代谢研究面临技术挑战,代谢物具有高度时空动态性,原位动态监测异常困难,代谢物难以像核酸进行扩增,难以像蛋白质进行标记,活细胞代谢研究亟需新一代“颠覆性”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赵玉政
接下来,上海交通大学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丁显廷教授进行了“单细胞精密蛋白测量技术”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单细胞尺度的精密蛋白测量技术,通过元素标记蛋白,发展单细胞质谱流式策略,构建单细胞族群分类新算法体系,可以更精准的鉴定出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稀有痕量细胞族群。
上海交通大学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丁显廷
随后,进行报告的嘉宾是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任善成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正常前列腺单细胞测序”。他表示酶解法更容易捕获到免疫细胞,单细胞核测序更容易捕获到上皮细胞,前列腺上皮细胞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和空间分布偏好性。
上海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任善成
午餐过后,第一位进行分享的嘉宾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江一舟研究员,他的分享题目是“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江一舟团队绘制了多组学图谱,总结了“复旦分型”,提出了分型精准治疗策略,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系统性揭示TNBC代谢异质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江一舟
接下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建华研究员进行了“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在前列腺癌和煤尘肺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他表示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近年来持续上升,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可以预见我国前列腺癌病人会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大约30-40%前列腺癌患者免疫细胞浸润丰富,特别是T细胞浸润丰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员 王建华
接着,广科安德单细胞资深技术支持王振博博士分享了“单细胞及空间多组学应用进展”。他表示免疫调节、巨噬细胞、T细胞等都可以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加以进一步的解释,单细胞多组学整合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组织异质性、免疫微环境等信息。
广科安德单细胞资深技术支持 王振博
然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副院长武多娇研究员作了“T细胞免疫衰老与感染”的报告。她提到T细胞“年轻态”很重要,机体免疫监视能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感染、患癌风险增加,肿瘤内T细胞终末分化会导致肿瘤进展快、免疫治疗不应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副院长 武多娇
茶歇过后,进行分享的是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他的分享题目是“单细胞水平分析肠道间质细胞亚群及其作用网络”。他表示结直肠癌已成为最多发的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是研究肿瘤命运全息的合适瘤种,并介绍了具有时序特征的结直肠癌单细胞空间图谱。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苏冰
接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虹研究员进行了“基于空间组学解析微环境的计算方法”的主题报告。她从技术问题和生物问题两方面分析了空间组学中共性的计算问题,并且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空间组学数据解析工具包SOAPy及其各种功能。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李虹
接下来,进行分享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李辰研究员,她进行了“时空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主题报告。她表示数据驱动的多组学大数据采集与联合分析是精准医学研究极有力的工具,蛋白质组学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是国际大科学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李辰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豪燕研究员作报告,他的报告题目是“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多组学整合研究”。他介绍了肠道菌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的研究进展,其团队研究结果显示肠道真菌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细菌亦可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但细菌标志物的预测效能远不如真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陈豪燕
报告环节结束后,转化医学网CEO潘刘阳、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助理/心血管发育和疾病实验室主任宋晓伟、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苏现斌、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邓军亮、基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揭新凤、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宗文和杭州广科安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王炜欣进行了主题为“共话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 ”的圆桌讨论。针对单细胞/空间组学研究中常遇问题和难点、单细胞/空间组学未来临床应用场景、单细胞/空间组学与其他新技术(如类器官、合成生物学、三代测序)的联合使用、2024年会呈现的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副院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秘书长 武多娇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论坛嘉宾阵容豪华,众多领域大咖倾囊相授,不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就如何促进技术转化和临床应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产业合作伙伴热情洋溢,展示了最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参会嘉宾云集,现场提问踊跃。本次论坛,提供了很好的接地气的科学前沿与产业转化的对接平台。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共同推动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至此,第三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暨空间组学前沿论坛在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中国单细胞系列论坛之2024第五届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单细胞&空间组学研讨会,将于9月20-21日于北京举办,期待再相约,携手以共,继续开拓创新,共同推动单细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我们也希望这些前沿技术能够早日走进临床,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让生命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