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兄弟》:跨界实验,探讨摄影展的一次裂变

苏月斫 中摄协影像中文网 2019-07-12

好的展览可以刺激观众的感官,影响观众的思考,激发观众的讨论。


展览中的文字就像独白,可以瞬间点亮展览中最核心的主旨内容。


图片是立体的、空间的、流动的。展览是互动的这个概念。


展览需要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人来看,来言说,来批评。


成功的展览,可以让观众的脑筋动起来。


所有展览都在探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



编者按:2017年12月底,朱宪民&王玉文《兄弟》摄影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中国摄影展览馆启幕。展览展出了两位重量级摄影家多年创作的经典作品。


作为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领衔图片编辑陈小波力邀当代艺术家王轶琼,原宋庄美术馆馆长、当代艺术策展人方蕾共同策划此次展览。展览一改观众对于以往摄影展的平面表达形式的认知,以更加立体、多元化的展览构成,引导观众与时代对话,向历史提问。


当今,影像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已经摆脱了原有的局限,包括观众认知、创作内容及手段等,都变得更加直接、开放。摄影不仅仅以传统照片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一种影像,一种创作媒介手段,存在于艺术作品的表达中。作品从平面影像本身,转变到更为立体化的艺术阐释。这也促使策展人在展览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展览中加入了多种艺术媒介,如平面影像、声音、多媒体、装置,等等,开始注重与观众的直接对话,提升互动性,多维度阐述主题,提出了引人深入思考的语境。


展览本身就是件艺术作品——无论艺术形式、媒介之间的相互转化,还是与观众的开放性互动,皆是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的一次再创作。当然,作品本身的内在艺术性、先锋性以及艺术实验性,是展览质量的基础保证。


采访:苏月斫(影像国际网)

受访:陈小波 王轶琼 方蕾 屈致和

采访现场,右起陈小波、王轶琼、方蕾、屈致和。 蔡元卿 摄


不同展陈方式,与艺术家作品风格有怎样联系?

陈小波:我觉得策展人应该是一个独立身份,他自己也应是一个艺术家、史学家,所以别人请我做展览的时候,我会说这样一句话:“你的作品,我的展览,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我们一直在探索材料、空间的应用。传统展览如何用更新的方式让它裂变,这是我一直探索的方向。


王轶琼:我就说一个具体的案例,未来艺术或者说当代艺术理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和现代性有关系的,就是“硬边”。这种“硬边”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展览中的作品边缘过于模糊,这就变成了一个传统概念。这次朱宪民&王玉文《兄弟》摄影展的台面装置,特意强调了这种“变性”,所有台子的转折都非常硬。结合现场光线的照射,照片与照片之间都形成了独立空间。观者看到后就觉得有种力量感。这些“方块”在空间中错落有致,使得观者的观看方式得到了改变。


方蕾:策展的方案是要结合作品内容的,有些形式要顺应作品的形式和艺术家的气质,有些恰恰要形成反差和对比。每个展览都会遇到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空间,展陈方式没有规律可循。这就是空间的特殊性。我一直希望形式的应用,可以刺激观众的感官,影响观众的思考,激发观众的讨论,这是一个成功展览的重要标志。这种激发观众的点可以是光线、角度、也可以是展览的结构和构成。每位观众都有自我不同层面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与时代的一种对话,好的展览可以引导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提问。


展览需要协作完成,除了策展人,还需要什么样的角色?

屈致和:作为展览制作团队的负责人,首先是服从,如果比喻与策展人关系的话,就是头脑和手的关系。策展制作团队是展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执行力非常强,能够把策展人、艺术总监的理念呈现出来。把不断遇到的问题,化解掉。在服从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展览表达的策展理念。把时间、环境、材料等诸多因素考虑周全,完成策展人对展览的部署以及策展计划。


文字对于一个展览的重要性?

陈小波:作为一名图片编辑,我总是希望可以用更长的时间为艺术家做口述、访谈这样的文字梳理。记录那些摄影家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创作经历。这是我非常擅长的,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事情。这次的朱宪民&王玉文《兄弟》摄影展,我邀请了新华社《国家相册》的编导,把两位摄影家的照片文字以及年鉴表进行了详细梳理。希望这次的展览不仅仅是一个平面的展览,而是立体的。关于策展人语,每次我都会非常用心去写,现在有些策展人语很容易写成与展览没有任何关系,或者是内容过于简单。我一直希望策展人语应该既有学术性,又有能读下去的可能性。


方蕾:展览中的文字就像独白,可以瞬间点亮展览中最核心的主旨内容。它是展览的一个线索,是一种提示,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理解展览的意义,是另一种形式的描述。


如何看待当下影像展中多种艺术媒介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提升了展览的对话性以及开放、互动性?

方蕾:有个概念我想纠正下,大家都会觉得摄影是平面的艺术,但我恰恰不这么认为。透过一张照片,会把观众带入到当时的场景中,而这个场景其实是立体的。好的展览,应该营造、还原一个场景。这个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探讨。关于空间中使用的多媒体,无非是想多种渠道让观众进入画面中,增加展览的认知可能性。传统的摄影展,照片是依次排列的,容易产生疲劳,所以观众会觉得是平面的。策展人需要利用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割,语言上的转换等,让观众在画面之间进行转换,让思想在不间断的思考中不断流动。成功的展览可以让观众的脑筋动起来。


王轶琼:摄影展的形式已经被大家固化了。其实所有展览都在探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我举个例子,《吕梁十秒》是我们之前做过的展览,当时我们邀请了现场的所有观众来互动,包括路过开拖拉机的老汉。我们让他们掏出自己的手机,放在为了固定水源所挖建的土坑里,集体开启手机照片模式。这个展览解释了刚才方蕾所说的,图片是立体的、空间的、流动的。展览是互动的这个概念。


策展人是否需要考虑展览的传播性?

陈小波: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精力进行展览的传播,让其更好的发酵。但很多时候,这种传播意识是被大家忽略的。展览需要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人来看,来言说,来批评。


王轶琼:其实展览本身就是传播,它是一级传播、初级传播,展览是一个起点,当决定做展览的时候,这种传播已经开始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展览的传播期是一段时间。传播的作品是让观众更长久的记住这个展览。如果把传播不断继续,这是一个新话题。现在的展览都比较关注传播性,策展人也要了解传播的概念,增加传播的意识。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还是希望展览本身是优秀的,观众自发进行传播。我比较倾向于这种“自来水”式的传播方式,我觉得可以被购买的传播,在学术意义上并不大。我更重视展览本身的学术价值。在这之外,可以做更多的传播延伸,包括学术讨论、研讨会,等等。针对这个展览,一次次的发酵。这种公众所产生的思想发酵,应该是举办展览的根本意义。


以下是采访的全部视频(时间较长,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52z2uwrx&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拍摄蔡元卿


展览现场

展览在展陈上采用了一些当代艺术的方式,有一些比较现代的表现的手法,从视觉语言和整个展览的陈列上,希望给大家一种温暖的感觉。


蒋得好供图


更多阅读

上班啦,来回味一下大家的春节家庭合影

2017年末重磅影展 | 朱宪民&王玉文《兄弟》摄影展

压箱底儿作品都拿出来了 : 朱宪民&王玉文《兄弟》开幕

上班啦,来回味一下大家的春节家庭合影

看完这组照片,你一定想有个摄影师爸爸

1年行程万里采访数百人,他用影像探索中国8座资源城市兴衰

有关摄影的爱情故事

720°VR全景,带您重温全国影展60年精品回顾展

关于摄影,这里有几个网站推荐给你

2018年度水下摄影师大赛:无法停止敬畏

这个摄影师对p图可能有什么误解


编辑:蒋得好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