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约中国摄影师 | "中外摄影对着拍"续航再征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极少数外国摄影师幸运地来到中国,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留下了朴实生动的影像,成为一个时代节点的珍贵记忆。


40年在人类长河中十分短暂,但在当代中国却聚集着巨大的信息。希望中国摄影师担当使命,聚焦时代。这次中西文化的比较,我们将看到国家和民族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将看到摄影艺术的历史性变化。


“中外摄影对着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摄影大展启动后,在很短时间里得到全国广大摄影家和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现对空缺作品进行多方位征集。


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国摄协对外联络处、郑州市文联、《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活动内容

以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阎雷、伊芙•阿诺德、阿德里亚诺•马达罗等5位国际著名摄影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拍摄的36幅作品(附后),每幅作品注明序号及详细的图片说明,以此作为参照蓝本,诚邀拍摄当下或近几年相近场景、相似内容、相同地点的影像,也可以创新拍摄模式,不拘一格。最终评选出36幅作品,与国外摄影家作品一同在北京、郑州等地展出,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出版精美画册。

征集形式

一是招募“特约中国摄影师”,条件不限,只需提供4幅本人的代表作,录取后定向创作。

二是根据征稿要求,自由创作、自行投稿。

以上作品统一评选。


一:“特约中国摄影师”招募

名额:72位  

报名:即日起至6月18日


要求:

1. 填写申请表,提供4幅本人摄影代表作,题材不限,文件长边不超过1024像素,所有材料发至主办方邮箱cpacipae@126.com。

2. 经组委会遴选后,6月底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www.cpanet.org.cn)上公布名单。

3. 入选摄影师每人须完成不少于两个场景的作品,并于9月30日(以上传日期为准)前向组委会提供。

4. 入选摄影师将获得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以及创作资金2000元。


特约中国摄影师

“中外摄影对着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


申请表

二:自由摄影投稿

时间:即日起至9月30日(以上传日期为准)


活动规则

1. 以主办单位提供的外国摄影师作品为参照蓝本,拍摄当下或近几年相同地点、相近场景、相似内容的影像,也可以创新拍摄模式,不拘一格。

2.作品只限单幅,不接受组照。每人投稿总数不超过30幅。创作年限为2013年1月1日以后。

3.面向全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摄影家和爱好者。

4.投稿方法:

操作说明:打开px1.cpapx.cn 征稿网站 。
①点击新用户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注册账号及密码。  
②用本人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③登录后,在页面左侧我要投稿栏目中点击“特约中国摄影师”活动进入上传页面,然后点击上传作品。 
④在创建分类选项中,创建“单幅”相册并保存。
⑤在类别菜单栏中选择您要上传作品对应外国作者名称。
⑥在栏目菜单栏中选择您要上传作品对应作者照片的编号(首页有所有外国摄影家作品,可以点击放大观看,方便比对) 。
⑦以上完成后,根据页面提示上传照片。确认无误后,点击上传作品。

5.本次展览均为纪录类作品,不得对作品原始影像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在后期制作中,对影调和色调等的适度调整,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真实属性为准。每件作品除标题外,应有简要说明(word文档格式,100字以内,包括时间、地点、事件要点)。

6.参展作品须是本人独立完成,并对其拥有著作权;同时没有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7.作品严禁利用任何技术手段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或局部影像,如有纠纷作者承担。

8.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情形),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展资格。

9.对不遵守规定以及其它不良行为,组委会视情况取消参展资格,收回荣誉证书等,并在媒体上通报;情节特别严重者,将禁止其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所有展览活动两年直至终身。

展览评选

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专家主持评选。

特别提示

1.入展作品共计36幅,每幅稿费2000元(税后)并颁发证书。

2.邀请部分作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并与国外著名摄影师交流。

3.作品将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编制出版。

4.入展作品可作为申请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5.主办方有权对入展作品在著作权存续期内,以复制、发行、展览、放映、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用于相关宣传展示不再支付稿酬。

6.凡参与者,即视为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

7.组委会对本次活动的有关事项具有最终解释权。


活动咨询:

唐亚群 电话: 010-65141380  15510316240

李  乐 电话: 010-65252277  15011526054



拍摄参考蓝本作品(36幅)

阿德里亚诺·马达罗  Adriano Màdaro(摄于 1976-1979年间)

编号:1-01;图片说明:1976年5月4日,广州中心大街的一个拥挤的公共汽车站。

编号:1-02;图片说明:1979年,北京,从北京民族饭店的房间拍摄的景象。

编号:1-03;图片说明:1979年春,上海,从外滩边和平饭店窗户望出去景象。

编号:1-04;图片说明:北京,年轻的妈妈,将孩子和煤气罐放在竹编儿童车内,推着飞快前进。

编号:1-05;图片说明:北京,西单北大街,学生们在等候校车。

编号:1-06;图片说明:火车停在开往西北方向铁路线的一个车站,在中途停靠站台,旅客们下车伸展四肢,向站台上的售货车购买些饮料和食品。

编号:1-07;图片说明:开封,开封市中心的街边摊。

编号:1-08;图片说明:开封,两个小孩正在小吃摊前吃凉粉。

编号:1-09;图片说明:洛阳,爷爷病了,需要去医院看病。

编号:1-10;图片说明:沈阳,80年代初期沈阳城市的景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编号:1-11;图片说明:太原,一对漂亮的情侣在跳西式舞蹈。

编号:1-13;图片说明:扬州,搬家。

编号:1-14;图片说明:扬州,老人们在街角买东西。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编号:2-01;图片说明:1971年,北京琉璃厂。


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

编号:3-01;图片说明:1980年,上海黄浦江上的帆船(在上海造船厂最大的起重机附近的)。

编号:3-02;图片说明:1980年,上海女人在美容烫卷发。

 编号:3-03;图片说明:大同,1973年,进厂的工人。

编号:3-04;图片说明:上海,1980年7月。

编号:3-05;图片说明:上海,1980年8月。

编号:3-06;图片说明:上海,1980年9月。

编号:3-07;图片说明:中国,1973年6月。

编号:3-08;图片说明:中国,1973年8月。


阎雷(Yann Layma)

编号:4-01;图片说明:1985年,北京。

编号:4-02;图片说明:1986年,北京,长安街,上海牌轿车。

编号:4-03;图片说明:1986年,上海,民众在体育场内购买股票。

编号:4-04;图片说明:1986年,北京,三里屯商店。

编号:4-05;图片说明:1986年,天安门广场上一对恋人。

编号:4-06;图片说明:1987年,北京,北京大学宿舍。

编号:4-07;图片说明:1987年,北京,前门。

编号:4-08;图片说明:1987年,四川成都,看电视学习电工技术。

编号:4-09;图片说明:1988年,山西,大同。

编号:4-10;图片说明:沈阳,1985年。

编号:4-11;图片说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八协,木屋里的人们。


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

编号:5-01;图片说明:1979年,电视。

编号:5-02;图片说明:1979年,诗歌教学。

编号:5-03;图片说明:1979年, 北京超市。


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 | "对着拍"的文献价值与学术可能

作者 奚水


即将于5月中旬在河南郑州登场亮相的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暨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期间,中国摄影家协会将推出以“中外摄影对着拍”为主题的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


这项关注度颇高、参与面颇大、趣味性颇强的摄影展选取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阎雷、伊芙·阿诺德、阿德里亚诺·马达罗等5位国际知名摄影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拍摄的40幅作品,邀请中国摄影师以这些作品为蓝本,拍摄近几年内容相似、地点最好相同,可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巨大变化的作品应征投稿。主办单位邀请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选出真正能与名家佳作“对着”展示的优秀作品,并以同主题两两对照的方式进行专题展示。


这项命题作文式的摄影活动,在笔者看来除了立意高、着眼点别致、可调动全国摄影人参与外,之所以可称得上趣味性强,是因为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摄影名家经典作品作为“蓝本”,且参与者绝对不能简单地到原地再复制一张同角度的场景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摄影人既能在吃透主题、了解背景和洞察名家作品展示的当年人们生活情形和精神状态的基础上,完成一幅对照效果明显、影像还原颇佳的可资相映生辉的佳作,又希望在拍摄角度、拍摄地点、甚至画面主人公人数、站位及图式构成等方面达到力求相似的效果。当然,完全的对照感几无可能实现,但在实现视觉效果无限接近的同时,能否在意义层面实现深度化呈现,进而达到轰动性传播,则考验的不仅是摄影师的基本功底,还有对传播层面的时机把握和效果预判能力。只有在这几方面都有所建树有所准备的作品,相信才是主办单位最为中意的。


命题式“对着拍”从参与者角度来看,对照片时代背景和画面元素的解析就如同科学考证一样,有着无穷的魅力(有些信息可能在图像数据及其显示效果达到最佳时才会映现),也有着不少困难。除了一些标明拍摄地点甚至画面中有标牌等提示信息的照片外,不少作品的准确拍摄地点重新找到并不那么容易。一则,目前看到的这些照片的拍摄地和拍摄年代并不详尽,再则,当年的拍摄角度现在是否存在需要实地勘察,街道的改造和建筑物的拆建等,让国内几乎所有城市的街道都旧貌换了新颜,只有身在当地且有经历和印象的摄影人才有一份先天的地缘优势。当然,照片中的每个符号都可能成为我们解密照片幕后故事、找到特定年代感的钥匙。如果有人像十多年前知名媒体人、摄影评论家杨浪和几位志同道合的网友,就一张抗日战争期间的知名照片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解析且更为客观翔实地还原历史真相一样,对这些照片通过全媒体的动员力形成学术层面的接力式严谨考证,或许真能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把拍摄地点一一准确定位呢。想想这事儿都有趣,有谁愿意借机一试呢?当然这已超乎了这项影展的作品征集之外,但如果有了成效,则对名家曾拍摄过的那座城市来说,则是还原了一份精准的视觉文献。


照片里藏着的秘密被一步步解开的过程,就是实现图像文献价值的必由之途。这个过程则需要严谨的学术考证精神和团队互助力量来完成。由之延展出来的另一种可能,是找寻画面中的主人公:姓字名谁现在在哪里,同样可以用新媒体和大数据来尝试。笔者发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一张街拍照片曾被一位陌生网友认作其多年未见的亲友,尽管笔者未能再次遇上照片中的人物,但由此可知,如果借助的媒体平台和推介方式得当,找出名家经典画面中的几位主人公,讲述他们今昔变化的故事,并非不可能,说不定届时又会成就一段佳话。此前一些城市也在此方面有过成功的尝试。


如果有了上述突破,“对着拍”的精彩程度便更值得期待。对于画面中信息的深度解析,还可成就其他学科对视觉资料的延展研究。从某个层面来看,“对着拍”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有着发现线索、揭开谜底的挑战性,更有着映照时代变化、展现日新月异的宏大功效。要想在后者层面达到更好效果,就需要拍摄者在选择切入点时不简单化地图解事件、还原场景,而是要在形象化展现发展成就的宗旨下,找寻最为感人动情的同质化主题,让画面内容形成的反差既有场景造就的,更有人的精神面貌映现的。


写到这里,笔者忽然冒出一种新想法,假如在确认和找寻上述名家佳作主人公的过程中,将找到了的照片主人公请到当年的拍摄地重新来一次角色扮演式“摆拍”,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或许类似摄影家黑明完成《公民记忆》一样,让图像本身来呈现时间流变中的无情与真情,呈现岁月变迁后的精神与精彩。


其实,无论艺术创作还是专题记录,都能在“对着拍”的恰当运用中让时间的流变凝结成影像的永恒。


“中外摄影对着拍”评选揭晓,一次“不成功”的摄影赛事,“特约中国摄影师”续航再征

记者 黄丽娜


日前,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外摄影对着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征稿活动业已结束,爆冷出现大面积入展席位缺失,空缺比例高达90%。5100余幅投稿作品中,只有4幅雀屏中选,将与主办方组织的40幅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改革开放初期的作品并肩亮相,进入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展场。未能“牵手成功”的其余36幅作品将继续虚位以待,以“特约中国摄影师”为名开始新一轮征集,静候更理想的“另一半”出现。今年11月,期待“中外摄影对着拍2”能完整地在北京、郑州等地亮相。


摄影展览征集活动出现入选名额空缺并不鲜见,且此类情况通常只涉及个别作品,但“中外摄影对着拍”出现如此惊人的空缺比例,着实引起摄影人的关注。针对这个独特的策划及其诉求、标准等,本报记者采访了活动组委会有关负责人。


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强调,这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展现,从“高原”到“高峰”的攀登,必须本着严格的专业标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力争让每一组对应作品都有精彩看点,无愧于时代。经过专家评委的认真评选,以及组委会的慎重考量之后做出的决定,也是对重大题材精益求精原则使然。


5月18日在郑州开幕的2018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中国第17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观众们看到的会是40幅外国摄影师作品及4幅中国摄影师作品的“未完待续”版展览。这也是一次独特而空前的艺术事件——把征稿启事做成高规格的摄影展览,把摄影展览融进一份别样的征稿启事。


以东西方不同的视角征集作品,以中外作品对比形式呈现展览,“中外摄影对着拍”活动在中国摄协的展览历史上属破纪录之举,也为组织筹备工作带来了更大挑战,特别是国外摄影师作品的版权沟通等工作空前复杂。


4月上旬,本次活动发出征稿消息至截稿,仅仅不足20天。因时间仓促,投稿者对活动主旨及创作方式显然理解得不够充分。出乎意料的是,仍有829位摄影人积极投送了5100余幅作品应征。面对广大摄影人积极热情的反馈和支持,组委会表示由衷感谢,也希望得到大家的继续关注。这足以证明这一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活动的吸引力以及中国摄协的凝聚力。


“中外摄影对着拍”活动征集内容中详细写道,影展将选取马克·吕布、布鲁诺·巴贝、阎雷、伊芙·诺德、阿德里亚诺·马达罗5位国际著名摄影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拍摄的40幅作品为参照蓝本,诚邀中国摄影师拍摄当下或近几年场景、内容相似、地点最好相同,可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的作品予以对照回应,1幅当代新作对应1幅老照片在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期间对照展出。那么,幸运之神为何只眷顾那4幅作品呢?他们有何过人之处?组委会负责人解释说,这4幅入展作品提供了4种“对着拍”的形式,而非对老照片简单的复制或者对新旧变化的浅显认知,他们是在研究主题、了解背景、洞察旧照中生活情形和精神状态、善用技艺勇于创作的基础上凝结而成,在命题创作上达到了一定的深度。4幅作品各具特点,比如较精准的重现方式,原址+原角度(王玉新《沧桑巨变》)、原址+“原人”(卓建林《故地重游》),通过城市建筑、格局环境、人物外貌服饰、精神面貌等对比,其主题不言而喻。大开大合的方式之外,还有另辟蹊径者,即对小细节的提炼与深化,上世纪70年代的街头双人对弈与新世纪的足不出户独自网上下棋(贺勋毅《棋逢对手》);70年代末街角交警、岗亭、路人的静态与当今车流如织围绕着交警的动感(宋卫华《井然有序》),意趣兼备,耐人琢磨。


组委会期待未来入展的36幅作品在以上4种形式基础上,有更多突破与创新,为中外新旧对比这一课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特约中国摄影师”——也是“中外摄影对着拍2”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是主办单位举办摄影赛事的不断探索,征稿即日开启,相信广大摄影人会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展览中留下自己精彩的印记,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中外摄影文化视觉盛典!


策展人语

图鸣


2018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迎来40年。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当人们回首往事时,会发现与历史最亲密、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是影像。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几年间,几位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用他们的有限视角,记录社会点滴,留下了朴素影像,从一个侧面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珍贵记忆。


40年在人类长河中十分短暂,但在当代中国却凝聚着巨大的内涵。在这短短的时空里,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此展以看似遥远和陌生的外国摄影师作品为参照蓝本,拍摄当下相同地点、相近场景、相似内容的影像,用对比的手法再现客观世界,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诉说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洋溢着摄影艺术的魅力。


我们非常幸运地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摄影的特质和属性,这是摄影家的使命和光荣。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还深刻重塑了摄影。


展览将呈现非凡的世界,也将彰显影像的力量!




  征稿   

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即将截稿!

我们时代的筑梦英雄—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摄影创作征集活动即将截稿

征集|首届”候鸟旅居县•享遇美竹溪”全国摄影大展

征稿延期 | “寻找梦中的伊甸园——寻甸”摄影大展

第二届“ET保税”世界风光主题摄影展开始征稿


编辑:蒋得好

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