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节目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由周深演唱的歌曲《你要跳舞吗》在播出之后引起了网友广泛热议。除了歌手的精彩演唱外,300名手持红伞的舞蹈演员同时登台伴舞也是吸睛的一大亮点。放大镜头,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群青春洋溢的表演者全是咱们的台州姑娘。她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初学者,为了呈现这场高水平的晚会,姑娘们展开了为期半个月的高强度“魔鬼训练”。
“所有人步子再快一点。”“转身,要像踩在音乐的节拍上一样。”“腿抬得不够高,手臂要有力量。”将时间拨回2021年的12月,台州学院从近2万名在校生中筛选出300名同学参加《启航2022》的节目录制。随即,高频次的训练声在校园上空不断回旋。
为了不影响白天的课程,每天晚上6时到10时,成为这支队伍的固定训练时间。撑伞、收伞,舞台上看似简单的几个小动作要想300人都做得整齐划一并非易事。更何况,参与训练的同学基础有高有低。很快,就读于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蒋子懿凭借多年的舞蹈功底,在训练中脱颖而出,被选入第一方阵。
“反复的训练不仅体力消耗大,心理上的压力更大。但是为了家乡,我拼了!”蒋子懿来自临海,说起此次演出,心情犹为激动。回忆起连日来的“魔鬼训练”,她说“痛并快乐着”。她们伴舞的节目是整场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重头戏”,所以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比如扛伞的动作,一定要伞柄拿得正、对着人,拿伞手一定要平齐,左右同一高度。”蒋子懿说,在不间断的训练里“抠细节”占了很大比重。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她也会出上一身汗,经常是回到寝室,连动一下都倍感吃力,但是一想到能登上央视的舞台为家乡喝彩,她又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12月3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新年特别节目《启航2022》正式在大屏幕上和大家见面。舞台上,合着动感的音乐,一把把伞千变万化,时而似翻滚的波浪,时而似盛开的花朵。这一抹抹中国红,点燃了整座台州府城,也点亮了新年的“万家灯火”。所有的努力都奔赴同一个目标,无数次的跌倒只为了此刻的绽放。对于蒋子懿和她的同学们而言,当天的演出是这半个月训练的高光时刻,也是肆意青春里的热血瞬间。她们为古城增添了一抹新色,古城也在她们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关于临海的前缀有很多。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城、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市、慢节奏的宜居城市……在众多标签中,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这是一座充满潜力的低成本创业城市”。很多创业者,都在这里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在位于紫阳街南段的18R咖啡馆,店长杨林跃正在为顾客制作秋冬限定款产品——梅花糕拿铁。央视节目组的到来,让国内外的目光再次对准临海。紫阳街上多了许多不一样的脚步声,距离兴善门舞台直线距离500米的18R咖啡馆也跟着“蹭了一波热度”。12月的小城,年轻人多了一项“打卡议程”——去18R点一杯临海风味的咖啡,记录央视舞台的搭建过程。偶尔在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后,杨林跃和店员们也会慢慢踱到警戒线前,看看每天都有新变化的录制现场。每每这时,杨林跃都会再一次感叹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杯有临海味道的咖啡。”回忆起当初来临海创业的初衷,杨林跃记忆犹新。2015年,他在靖江花城开了临海第一家咖啡馆,当时很多朋友并不看好临海的市场前景,他们认为临海是座古城,缺乏发展的活力,但杨林跃却觉得临海是座“活着的古城”,他不仅坚定了在临海创业的决心,还于2020年10月在紫阳街开了18R的分店。
除了古城自身的魅力外,优渥的营商环境也是让这位年轻创业者在临海安心打拼的重要因素。
“这里租金成本低,为我们减轻了很大的压力,让我们有信心去实施自己的想法。”杨林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8R开在紫阳街商业街的“C位”上,这样的地段如果在别的商业综合体里,租金成本可能是这里的10倍。对于创业者来说,高昂的租金相当于扼住了发展的喉咙。而在临海,不仅政府在租金上有政策优惠,在营商氛围上也花了大力气。近年来,台州府城内各类文创活动崛起,18R乘着东风也“火”了一把。梅花糕拿铁、草糊拿铁、甜羹拿铁、老酒拿铁、桂花酒酿拿铁等一系列创意咖啡嫁接了老街的特色小吃,不断翻滚的“新”意让每一杯咖啡都蕴含着独特的“临海味道”,而杨林跃也已经是4家咖啡馆的老板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新年特别节目《启航2022》让临海又多了一种打开的姿势。看着店内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杨林跃心中又浮现出了许多“文创咖啡”的新点子。
透过18R的无限可能,杨林跃清晰地看见了临海未来文旅大发展的无限可能。“毕竟我们连央视的演出都完美完成了,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好的呢?”他说。
今年40岁的余健是一名独立摄影师,也是地地道道的“临海土著”。他住在与紫阳街一步之遥的大弓巷里,到余健这里已是第4代居民了。住在老街的这些年里,余健见证了老街许多重要的瞬间,或光辉、或黯淡。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迎新年特别节目《启航2022》舞台在兴善门搭建起,他就经常过来看看,习惯性地拍上几张照片。
“央视在老街办活动,这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事,它值得被大家记住。”余健一边向记者展示他镜头里的央视与老街的相遇,一边说起了老街上的故事。在老街里生活有许多不便,有一段时间人口外流很严重,余健也是外出的身影之一。近年来,乘着文旅发展的东风,紫阳街层层蜕变,曾经搬出去的居民又陆陆续续搬了回来。2018年,余健一家也对老屋进行彻底翻新,并住了下来。
“住在老街是件很好玩的事。”这是余健反复说的一句话。他说,有了小孩后,他会经常带着孩子去周边新开的店铺逛一逛,认识巾山塔、龙兴寺,去有意思的新邻居那里串门。“比如我家附近的再望书苑、五月工坊,那里的小伙伴经常会策划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老街生活增添了许多有趣的色彩。”
去邻居家坐坐,是余健闲暇时最放松的事。大家天南海北地聊着天,分享生活在临海的日常,期待着新生活的惊喜。晚饭后,余健和朋友们喜欢去紫阳街上走走。朋友们总是好奇询问老街原来的样子,余健也乐得一一介绍:百年老店王天顺、老辈记忆安乐天、匠人匠心蔡永利……这些都是他们谈论的话题。不过,这段时间里,他们聊得最多的还是兴善门前的“央视舞台”。在他们站立的不远处,舞台灯光远远打来,欢快的彩排声接连传来。余健和所有穿行在紫阳街上的人们一样,眼里都闪着期待的光。
“会来哪些明星?”“会有哪些节目?”“舞台会是什么造型?”这些问题碰撞一起,潜台词就是“我很期待央视镜头里的临海会是什么样?”
12月31日晚7时55分,谜底即将揭晓。余健和小伙伴们又聚在了一起,在5分钟后的热闹声中仔细寻找着屏幕里的“临海痕迹”,欣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节目里的场景是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那熟悉的风景,让我生活变得特别美好,也让我们每个老临海人心生自豪,希望临海发展得越来越好。”
“盼着疫情早日结束,让更多的人认识临海、走进临海,领略我们越来越美的家乡。”“新年快乐,希望临海的未来更加灿烂。”余健和邻居们吐露心声。
欢迎关注“临海发布”
在这里了解
党委政府权威声音,民生政策权威解读
热点难点权威消息,公共信息权威发布
▼
全媒体记者: 金晓欣 金雅婷 朱胜男
编 辑:汪璐霞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临海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