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筷子博物馆,收录中国文化|真·宋城⑥
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
而筷子则至少能追溯到
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
江南真宋城的临海
大气包容、海纳百川
一座筷子博物馆收录中国文化
一位筷子设计师引领行业新潮
走进紫阳街南端历史文化展示区,沿着临海禾木天香筷子博物馆拾级而上,推开手边的玻璃门,瞬间就进入了琳琅满目的筷子世界。馆长李东升热情地迎了上来,在他的娓娓道来后,再看展柜里的双双筷子,似乎都在开口说话。
中国文明史,筷子占一半
一双筷子,两根细长的棍子,在中国人的手中却能使出夹、拨、挑、扒、撮十八般武艺;一双筷子,因为材质、形状、寓意的不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与社会发展形态。
中国各地新石器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长短不一的棍,往往由动物骨头制成,而这极有可能是筷子的前身。在后来的商晚期和周的不少遗址中,也出土了象牙和青铜制成的箸,可见筷子作为一种食具已经在某些社会阶层或宗教祭祀的重大典礼上使用了。
而这作用一直延续到如今,从保存在英国亚非学院图书馆中的黑白照片“民国三十年代紫阳街景”中就可以看到在冬日的某一节日,临海人将筷子或插或摆在饭菜中,进行祭礼活动。
筷子作为严格意义上的进食工具,其发明和使用无法取得明确的定论。它的广泛普及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中既包含了文化的多重因素,也与饮食习惯在中国及筷子文化圈内其他各地的变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筷子变迁史,附着乾坤社会
唐宋期间是筷子的鼎盛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筷子形质也是有差异的。唐代的筷子上就有很多文字,比如上面有竹简文,代表五节、五谷丰登,而宋的筷子讲究的是简约美。
Chopsticks
carpentry
在临海禾木天香筷子博物馆里,一双来自宋朝的铜箸,显得格外有趣。这双铜箸长240毫米,顶端呈开扇弧度,中间拱起、两侧变窄,横截面趋于菱形。顶部往下,整体宽度渐渐收窄,到了足端变成圆柱。
宋人喜好简约、内敛的美感,这双铜箸就是典型的宋代筷子代表,古朴大方、典雅脱俗。宋箸的美,美于线条的凝练和表达的含蓄,就算雕刻纹样,也都相对克制,更多的是化繁为简。
与此同时,中国制瓷工业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精美食具的应用促进了箸的工艺改革和发展。宋箸长度大约在25厘米,有很多筷子造型跟现在天圆地方的中华筷接近,因为那时人们的用餐方式已经慢慢转变成“围桌用餐”,筷子短一点使用起来更方便。
在临海禾木天香筷子博物馆里的众多藏品中,宋朝的筷子共有18件。从这些藏品中,我们依稀还可以窥见曾经盛极一时的宋朝遗韵。
千年府城里的“筷”意人生
今天,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用筷子进餐。市场上,筷子无论是形状、材质还是类别都在不断地走向一个新的高峰。
临海从体量来说,在中国城市矩阵里是座“小城”。但是令人骄傲的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位集收集、设计、工艺落地为一体的筷子玩家就扎根在这座小城里。
作为筷子行业里的重磅级人物,李东升的从业轨迹始终与筷子文化的重新崛起紧密相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他,从年轻时与筷子结缘起,就立志要设计生产具有我们中国审美和文化的筷子。
作为一名对审美有着严格标准的设计师,李东升在10年前率先打破了“跟着日本走”的筷子潮流。在内容上更是别出心裁地要继承并赋予筷子主题式的社会文化。
如根据紫阳街上的永利秤店,将秤花融入筷子,设计出“称心如意”筷子;还有借江南城墙的“瓮城”入筷,设计出了“城双”系列筷子等。
10多年里,他先后带领团队参与了2008年奥运筷工艺落实、2010年世博筷辅助设计、2015年互联网大会筷子设计、2016年G20峰会筷子设计、2017年金砖五国峰会筷子设计、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筷子设计、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筷子设计等,并为故宫以及双立人、雀巢、海底捞等设计专属筷子,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制造的非凡魅力。
“筷子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也不是某一朝、某一代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一东方文明的象征不断地传承、创新。”
年岁渐长,说起对筷子的热爱,李东升依然是当年那个热忱的年轻人。在他的带动下,如今中国人设计的中国筷子,重新站立在了行业的潮头。
欢迎关注“临海发布” 在这里了解 党委政府权威声音,民生政策权威解读 热点难点权威消息,公共信息权威发布 ▼
记 者:金晓欣
编 辑:汪璐霞
校 对:钱 琳
监 制:牟 再
总监制:陈基臣
大家都在看
➤好消息!事关年终奖→➤HPV九价!今天开始预约➤临海+2!打卡去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临海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记 者:金晓欣
编 辑:汪璐霞
校 对:钱 琳
监 制:牟 再
总监制:陈基臣
大家都在看➤好消息!事关年终奖→➤HPV九价!今天开始预约➤临海+2!打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