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13岁了丨20年后,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1904年8月22日,一个名叫邓先圣的男婴出生于四川广安协兴乡牌坊村,学名邓希贤。那时,这个古老的国度正处于五千年未有之大困局。很多年以后,当他离开世界时,这里回升的势头不止让国人没想到,更让整个世界震惊。人们说,是他,改变了中国。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广安。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邓小平同志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他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70多年。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他对中国未来的这一构想,影响了无数普通中国人的命运。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永远留在国人的记忆里。
20年来,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切都与小平同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今天,让我们再次缅怀伟人,一起说声:“小平,您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5406f6il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回顾一生最要时刻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留学。
1938年,邓小平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线。
(视觉中国供图)
1945年,邓小平、卓琳怀抱他们的孩子邓朴方、邓林在河北武安留影。
1949年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先后解放了南京、上海及苏、皖、浙、赣等省广大地区。刘伯承、邓小平亲临前沿,部署渡江作战。
(中青报老照片)
1957年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体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前排右一)参加会见。
(视觉中国供图)
1977年,邓小平在庆祝建军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此前刚刚举行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了邓小平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
(视觉中国供图)
1979年1月29日,应邀访美的邓小平在白宫阳台与美国总统卡特一同参加欢迎仪式。此前,中美两国刚刚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和隔绝,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邓小平检阅人民解放军三军部队。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一根指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后来被外媒形容为邓小平“一指禅”裁军百万,让世界为之震惊!
邓小平在参观江海电子公司时发表谈话
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为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退休后的邓小平(杨绍明/摄)
是他,改变了中国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和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他是恢复高考的决策者:
他在1977年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当年即有570余万考生走进关闭了10余年的高考考场。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更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实现发展腾飞奠定了人才资源保障,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一开口就直奔主题:今天主要讲一个问题,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作了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成为改革开放开篇之作的重要讲话,讲话的题目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
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阐明了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亲手设计了改革蓝图,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加快实现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港台知名人士傅朝枢时,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
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即使武装统一,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中共十分愿意、十分赞成国共第三次合作,中国这件事要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决定。希望台湾的领导人眼界放宽点、看远点。统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访问日本和美国的国家领导人:
两次出访,互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有效提升了中美两国刚刚实现正常化的关系,也是邓小平在酝酿中国现代化大战略的过程中所做的取经之旅。同时缓解了来自北方强邻——苏联的威胁,而中美关系的提升更让中国开启了和西方国家长达十年的“蜜月期”。这一时期进口的先进武器装备为解放军实现装备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以民为本、民为父母”:
邓小平始终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为民服务,竭尽全力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邓小平动情地说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他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早在1920年,16岁的邓小平便不远千里去法国勤工俭学,近六年的时间让他不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的道路,也让他见识到当时世界发达国家生产方式的利与弊、光明和黑暗的不同面。
”10则故事,走进不为人知的邓小平
75岁爬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
邓楠在《我们心中的父亲》一文中回忆:记得1979年他去登黄山,那时候他已经75岁了。我们对他说,老爷子你年纪这么大了,给你准备一个滑竿,要是爬不动了一定要坐滑竿,不要勉强。父亲话不多,只是干脆地说“我能走!”登黄山对我们还算年轻的人,都是很累人的事。父亲其实也非常累,下山以后腿肿了整整一个月。下了黄山以后,他说了一句话:“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
不看残酷战争电影:以前看的死人太多了
邓楠说,父亲指挥过千军万马,但他对描写战争残酷的电影一概不看。我们问他为什么,他说以前打仗看到的死人太多了。所以他特别珍惜和平年代,特别热爱生活。
1979年他访问美国,美国政府为他举办了一个大型演出。在演出中,一群美国儿童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孩子们唱完歌后,父亲和母亲上台亲吻了这些孩子。当时世界还是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西方国家对中国人还有“好战”的偏见。父亲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在台上亲吻美国孩子,这温馨的一幕让大家都很感动,流下了眼泪。
家庭是个好东西:我应该当选世界最佳爷爷
晚年的邓小平享受着传统中国人“四世同堂”的福份,上有“老祖”(继母夏伯根),下有孙子孙女,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可谓儿孙满堂。每天晚饭,一大家人边吃饭边聊天,从国家大事说到社会新闻。邓小平从不发表意见,只是默默地吃饭。但他喜欢这种轻松活泼、温暖融洽的家庭气氛。有时饭桌上少了几个人,大家说话少了,他就会说:“哎呀!今天怎么这么冷冷清清呢?”没看见哪个孙子,他也会关心地问:“到哪里去啦?”
邓楠回忆,他曾经说过,“家庭是个好东西”。父亲跟我们说,如果世界上评选最优秀爷爷奖、最佳爷爷奖,那我应该当选。他是发自内心地以当个好爷爷为荣。
少年离家终未归:为什么“怕”回老家
邓小平16岁离开了四川广安的老家,直到去世也没回去过。
建国后,邓小平曾9次到四川视察,但都是过家门而不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安县委曾两次邀请他回老家看看,都被他婉拒了。当时的广安很穷,但身居高位的邓小平没有为家乡特批过一分钱,只是严肃地交代广安县委,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搞上去,让老百姓吃饱。
1988年6月,四川自贡灯会在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欣然前往。一名四川记者问他:“这么多年过去了,您就没想过回老家看一眼?”邓小平摇了摇头,吐出两个字:“我怕!”
邓榕、邓林说,不仅邓小平自己不回老家,也不让自己的子女回去。邓小平告诉她们,回去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这个请你办事,那个请你帮忙。不答应吧,情面难却,答应吧,违反纪律。
邓小平“带头禁烟”
1988年4月8日,人民大会堂的万人礼堂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在选举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投票后,回到自己在主席台的座位上等待大家投票。因为有多年的习惯,他点燃香烟吸了一口。
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尚志回忆说:“我在主席台南侧观察台上的情况,看到有个条子由台下依次往前,递上主席台。小平同志看到条子后笑了笑,就把烟熄灭了。”后来他了解到,条子是广东女代表邝健廉(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写的,内容是:“请小平同志在主席台上不要吸烟。”李尚志将此事写入大会特写《投票前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件事。”李尚志说,“舆论一片赞扬,称小平同志能接受意见,从善如流。”
邓小平批评“五里腿”现象
1950年初春,邓小平在西南局小礼堂召开的西南局和重庆市机关县团级以上单位领导干部会议上,严肃批评了干部队伍中的“五里腿”现象。
邓小平说,我们有的人进了重庆城,不是忙工作,而是忙着铺摊子、争房子、要车子。房子要大的,车子要小的,说什么走上五里腿就痛了。进了重庆这才几天,腿也变得娇贵,变成“五里腿”了!过去在山沟里转,南征北战腿都不痛,一进了城腿就痛了,非坐车不行。我看这是享乐腐化思想在作怪。“五里腿”这股歪风一定要刹住,对各种不良倾向,必须作无情的批判和斗争,以保持党的纯洁性。
邓小平当场宣布,西南局已决定成立一个机关用房用车清理委员会,由他担任主任,统一负责此项工作。对多占房屋和汽车、限期不退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由于此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这股不良风气很快就被刹住了。
“会哭的,就不是邓小平”
邓小平的一生,转战南北,浴血沙场,生离死别,三落三起,多少委屈伤心,多少艰难曲折,他也没有流过泪。
2004年,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四次邓小平流泪的镜头。邓家三姐妹看后,一致指出了情节的不真实。邓林肯定地说:“会哭的,就不是邓小平。”
邓榕说:“我妈妈与爸爸一起生活了58年,从来没有见过父亲流泪;我们五个子女与父亲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眼泪。我父亲是一个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从小到大,我们没见过父亲流泪。哪怕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获悉邓朴方摔伤,他内心的痛苦,都没有通过眼泪倾诉出来。”
卓琳曾两次拒绝邓小平的求婚
1939年9月初的一个傍晚,延安杨家岭,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的邓小平,和刚来延安不久的北京大学物理系学生卓琳结婚。
在此之前,卓琳曾两次拒绝邓小平的求婚。她曾回忆说:“他(邓小平)是从前方回来的,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头。我是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块儿到延安的女朋友,让一个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那个女朋友和我谈了两次,我不愿意。”
当时延安的男性多是工农干部,卓琳不敢同这些人谈情说爱。“我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怕他们没有知识,跟他们说不到一块儿。”后来,邓小平两次主动找上门来。卓琳听了他的有关情况和理想后,觉得他还不错,是个知识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那个时候自己已经23岁了。我说算了吧,凑合吧。”
婚后夫妻分别,卓琳问邓小平:“你回去以后可以给我写信吗?”邓小平反问:“写什么呀?”卓琳说:“就写写你每天都干了什么,还有写写……”卓琳的话还没说完,小平就痛快地答道:“要得!我让秘书写个底稿,印上十几份,每月寄给你一份。”卓琳只好说:“那还是算了吧。”
在西南是首长 到了北京是“脚掌”
邓楠说:“他是从来不跟我们讲自己的地位,就是跟一般的老百姓一样。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平常在家里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之前我们穿衣服都是打补丁的。因为我们家孩子比较多,所以经济也不是太宽裕。所以我们都是穿上面的(孩子的)旧衣服。
我记得1952年的时候,从重庆到北京来,那时候他调到北京来工作,在飞机上的时候我们就问他,在西南军区,人家叫你首长,那到了北京以后是什么呀?他就跟我们讲,到了北京以后是‘脚掌’。
我们上八一小学。八一小学全都是军队的干部子弟,他们的父亲都有军衔。我们就都不敢说话了。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父亲是什么(衔),因为他是根本没有军衔。所以我们老是觉得在那个学校里,我们的父亲大概官是最小的了。”
谁能相信 这么伟大的人物穿着破了的衣服
1997年2月19日21时08分,邓小平逝世。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工作人员王世斌回忆:“首长去世以后,首长那些衣物是我去处理的,都被烧了。那天,我带着另外一个同志,我们在锅炉房里把内衣、外衣、鞋子、袜子全都烧了。(什么)都没有保留,我们两个一边烧一边掉着眼泪。平时就知道首长很随和、很朴素,但是我们亲眼见到,内衣都是有窟窿的,都是破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谁能相信,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确确实实是穿着破了的衣服。”
1997年初春的中国,不同于1976年夏末的中国
也不同于1976年春天的中国,
这个国家一切秩序照常
长安街同样挤满了人,八宝山同样堆满了花圈
全国各地都有自发的祭奠行动,但举国哀而不伤
人们平静凝重地送别一个伟大的老人
如同送别他们的一个至亲长辈
你问我邓小平有多伟大,这就是他的伟大吧
缅怀时代伟人、人民之子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3周年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未竟之业,吾辈为继!
热点回顾:
2.哆啦A梦被贴「反日」「辱国」标签!中国人还不知道他们有多么勇敢……
4.最强大电信诈骗术来了,喜欢网购的你千万注意!99%的人可能都会上当!
5.72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中国人奔走相告,日本兵跪地痛哭!
素材来源 | 广东共青团、江苏共青团、青春上海
编 辑 | 虞丹丹
责任编辑 | 杨宇豪 李雅君
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