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最强美食博主!论带货能力李佳琦都比不过TA

小时候

开学日最期待的事情

就是发新书了

第一件事是写名字

第二件事是打开语文课本

预习看故事!



看得全(kou)神(shui)贯(zhi)注(liu)


课文里安利的东西

实在是太!诱!惑!了!

尤其是各种美食!


有多诱惑呢?

网友们把这个话题给送上微博热搜了



下面,来一波语文课本回忆杀!

由于本菌是广东人,所以本期是

↓↓↓


美食篇


史上最厉害的美食博主安利开始!

请准备好纸巾擦口水


高邮咸鸭蛋





《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汪曾祺先生笔下描绘的咸鸭蛋高票当选,一听到“吱”,仿佛看到了咸蛋黄红油冒出的画面。学完这篇课文这么多年,一看到咸蛋还是会想起高邮咸蛋,猜想那该是怎样的人间美味。


如果是正能量的忠实粉丝,大概或者应该可能会记得,端午的时候我们也推荐了这篇课文。可见,正能量菌对高邮咸蛋的“执念”之深……


牡蛎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看书中的描述,牡蛎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生蚝了,关于生蚝的吃法,会吃的人认为生吃最为鲜美,在国内,广东的生蚝值得一试,在国外,以法国蚝最佳,它也是常滑入法国人喉咙里的尤物。法国蚝乃至欧洲蚝大多是秋冬季节最棒,因为这个时候的欧洲气候偏冷,在冷水中生长的蚝肉质更为肥美,于是也就有了欧洲那个只有以“R”结尾的月份适于吃生蚝的古老说法。


鱼汤





《金色的鱼钩》陆定一

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这篇课文讲的是老班长发现同志生病后,给三位生病的同志吃鱼肉,自己只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感动于老班长的伟大牺牲精神之余,也忍不住在想,那碗野外的鱼汤,一定很好喝吧。


荔枝





《荔枝》肖复兴

新鲜的荔枝,皮薄核小,鲜红的皮一剥掉,白中泛青的肉蒙着一层细细的水珠,仿佛跑了多远的路,累得张着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

……

母亲扑啼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的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



作者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荔枝和夏天的味道。慢慢品读文字,仿佛已经吹着夏日的微风,品尝清凉甜蜜的荔枝。看得原本对荔枝不是十分馋的正能量菌,那个夏天都有点想吃荔枝了。


杨桃





《画杨桃》岑桑

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



语文课本诚不欺我,原来把杨桃切开真的像个五角星。


葡萄





《葡萄沟》权宽浮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水灵灵的鲜葡萄和甜蜜蜜的葡萄干正能量菌都很喜欢吃啊啊啊。当年暗想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去一次新疆,把那儿盛产的葡萄吃个够!后来,后来淘宝出现了……


橘子





《背影》朱自清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学这篇课文时不太懂,长大后真的离家在外了,再读课文有了更多的感悟,那一包橘子,是父亲无声的爱与牵挂。那个逐渐苍老的背影,是谁都敌不过的岁月。


花生




《落花生》许地山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对这篇课文,印象很深的除了里面的人生道理外,还有花生的各种用(chi)途(fa),想到了奶油五香咸脆鱼皮花生……生吃熟吃都好吃!


豌豆黄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要不是有网友提起,正能量菌真不记得原来这篇课文里还写到了豌豆黄。对这篇课文的记忆,是略微沉郁的色调。作者小时候喜欢吃的豌豆黄,也会是很多小孩子喜欢的零嘴吧。


槐花





《槐乡的孩子》尹黎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文字穿过纸张,仿佛散发阵阵芬芳。只读短短几行字,似乎已经被槐花的香味环绕,沁人心脾。


But……正能量菌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学过这篇课文?


桂花




《桂花雨》琦君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正能量菌学这篇课文时,脑海里飘洒着纷纷扬扬的桂花雨,想着那一定是特别快乐的童年回忆,桂花糕一定很好吃,桂花茶一定很好喝。


八宝酒




《春酒》琦

八宝酒,顺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


酒的醇香都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连正能量菌这个喝不了酒的人都很想……闻一闻!


茴香豆





《孔乙己》鲁迅

要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钱。……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学完此文,记住了孔乙己,也记住了四种写法的“茴”和九文钱的茴香豆。总觉得茴香豆是和花生豆一样香脆香脆的。


罗汉豆




《社戏》鲁迅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茴香豆、罗汉豆,鲁迅也是安利美食的一把好手。


覆盆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那时候一直想知道覆盆子什么样子,有多好吃呢?桑椹已经很好吃了,居然还有比桑椹更好吃的。后来才知道,覆盆子就是山里的一种野果,长相和树莓类似,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等地的山里都很常见。


西瓜




《少年闰土》鲁迅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当时看这篇课文的时候,觉得西瓜史无前例地特别好吃。


正能量菌还觉得这张插图特别好看,太生动了有木有!


苦柚




《苦柚》尹风庭

“这是什么柚子?” 伯父又问。

“这叫棉花柚,个儿大,其实里面的肉不多。”姑娘合上书,郑重其事的说。

伯父的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接着问:

“甜吗?”

小姑娘害羞地摇摇头:“有点苦。”


这篇正能量菌没学过,但语文老师讲作文举例时说过好几次,加上标题够特别,就记得特别清楚。


小时候爱吃甜的柚子,长大一点觉得...还是甜的柚子好吃!


杏子




《杏儿熟了》


夏天,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儿,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前路过的人,总忍不住要望一望杏树,羡慕地说道:“嗬,好杏儿呀!”


杏树是奶奶亲手栽的。听她说,栽杏树那阵儿,还没有我呢。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有一回,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天真地问奶奶:“奶奶,咱们家杏树上的杏子有多少?”



自家院子里种有果树真好啊,成熟结果的季节,可以和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一起边摘边吃边玩,童年是跳动的七彩。


    写在最后   


小时候学语文课文,总觉得要总结课文大意,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些很难也很麻烦。都是被语文老师带着一点点去剖析,对照板书或者听着老师口述,记下笔记,考前死记硬背。


那时候的小乐趣,就是上课时看着课本里有趣的描写和生动的插图,偶尔发会儿呆,思绪神游天外,想象着长大了一定要走遍五湖四海,吃遍天下美食。


现在,我们长大了,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小时候都想去玩个够的地方还没有都去过,小时候想吃个够的东西也还有好多没尝过。


但,时光赋予我们成长,让我们明白:


原来语文课本那些故事里告诉我们的道理,

不只是考试时的一个答案,

而是希望我们早点懂得、慢慢领悟的人生;


那些美食美味表达的,

都不只是舌尖上的一个味道,

而是深深的感情与惦念。


课文里的美食,丰富了少时憧憬。

舌尖上的美味,寄托着一生情意。


END



热点回顾


9岁遇害女童原有2次逃生机会:所有父母都应知道这个救人系统

晚上睡觉,手机到底能不能放在床头?

来不及了,快跑!

如何干掉忽悠老妈的“朋友圈养生大师”?

“你是我的南京条约”?调侃国耻,简!直!荒!唐!



素材来源 | 中国教育报、求学杂志、共青团中央、当时我就震惊了、成都儿童团、新浪微博、网络综合等

编辑 | 植炜敏

责任编辑 | 杨宇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