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跟着高子玩转西湖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浙江摄影出版社
清 费丹旭《湖亭雅集图卷》(局部)
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
高子何人?高濂也。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不仅能诗,藏书、赏画、论字、侍香、度曲无不精通,有传奇剧本《玉簪记》传世,更有《遵生八笺》这样一部养生学集大成的著作深受后世识者宝爱。
高子是个大玩家,爱玩、会玩,“余雅尚幽赏,四时境趣虽异,而真则不异也。即武林一隅,幽境幽趣供人赏玩者,亦复何限”。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正是他如何玩转西湖的《四时幽赏录》。
四时幽赏录
[明]高濂 著 陈云飞 导读
浙江摄影出版社
高子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精悍清新之笔触,为人们勾勒出西湖四时芳容,充满真趣。其笔下杭州四时四十八种幽赏闲事,命名雅丽,时空清幽,妙趣天成。
高濂《四时幽赏录》自序
有趣的是,四百年后,在西湖边有这样一位女子:“作为高濂的乡亲,偶然读到《四时幽赏录》,四十八篇短小隽永的文字,抒写游历与感悟,桩桩件件家门口的赏心乐事,怎不叫人心领神会,寂静欢喜。“
就这样,本书作者陈云飞感其高怀、慕其高致,追随着高子的脚步寻遍了这四十八处景点,将自己的解读娓娓道来。
此情此意,是否让你想起了另一位与西湖息息相关的大文豪——苏轼。当年,东坡仕途坎坷,陷入北宋新旧党争一再遭到贬谪,如何在落寞贫苦的贬谪生活中重获心灵自由,东坡找到了渊明。于是,他悉心尽和陶诗,将渊明的诗一首首、一句句和韵新作,吟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旷达,道出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处穷哲学。
今人与古人的心灵契合,妙不可言,心向往之!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高子,跟着云飞,开始纸上的风雅之行,亦是心灵的美妙修行。
湖晴观水面流虹
湖山过雨,残日烘云,峦霭浮浮,林铺翠湿,浴晴鸿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忽焉长虹亘天,五色炽焰,影落湖波,光彩浮濯。乍骇蛟腾在渊,滉荡上下,水天交映,烁电绝流,射日争霞,似夺颓丸 晚色。睥睨静观,景趣高远,不觉胸中习气,欲共水天吞吐。此岂丰城伏剑,时为幽人一剖璞中蕴色。
清 钱维城《西湖雨泛诗意图卷》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人说,晴湖不如雨湖。看雨过天晴,湖上别样风景。
湖山下过雨之后,夕阳烘托着云彩,薄雾在山峦间浮动,树林被雨水濡湿得越发青翠欲滴,鸥鹭在阳光下翔空争飞,凉爽的风带着荷花野草的清香,吹拂着行人的衣袂。猛然抬头,见一架彩虹横卧长空,云霞色彩浓丽,如烈焰般倒映在湖水中,又像被粼粼的波光洗濯过一般。忽觉得,似有蛟龙从深潭中腾起,水天晃荡,交相辉映,闪烁着流动的电光,晴空中云蒸霞蔚,好似要与太阳的余晖争光夺彩。幽赏之人,眯起眼睛,静静打量这湖山傍晚的景色,趣意高远。不由觉得,自己已融入景中。胸中那点烦恼积习、人生快慰,随水天光景出纳隐现。这哪只是埋在丰城的宝剑所发出的紫光,这一时,分明是上天在为幽隐高雅之人剖解玉石中所蕴藏的神秘色彩。
西湖云水
湖上风景最宜如深甫先生这般慢慢细品。湖滨濒临西湖,接壤城市,可一览三面云山,历来是品鉴西湖阴晴雨雾的好地方。历代诗人漫步湖滨,但见晴湖波光闪烁,雨湖烟水蒙蒙,水天一色,如西子风鬟雾鬓,若隐若现,遂留下不少描写西湖晴时旖旎、雨时朦胧的优美诗句。
由晴及雨,由雨看晴,在湖滨领略晴雨西湖,最是壮观,也最耐人寻味。苏轼卸任杭州通判十五年后,又出任杭州知州。《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有句:“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这种如醉如痴地观赏西湖雨景,正因诗人对西湖的无限爱恋。在苏轼眼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乘露剖莲雪藕
莲实之味,美在清晨,水气夜浮,斯时正足。若是日出露晞,鲜美已去过半。当夜宿岳王祠侧,湖莲最多。晓剖百房,饱啖足味。藕以出水为佳,色绿为美,旋抱西子一湾,起我中山久渴,快赏旨哉,口之于味何甘哉?况莲德中通外直,藕洁秽不可污,此正幽人素心,能不日茹佳味?
清 金农《山水册》
上海博物馆藏
深甫先生真是湖上第一便宜人。他眼里的西湖总是静美的,深趣的。他决不会与人争睹风景,只会在清晨、傍晚、深夜无人时,独自幽赏。仿佛整个西湖都是他的,美景、美食,哪一样不是创意之眼,用心之得?
这位生活家说,莲子的滋味,清晨最美。夜浮水气之精华,这时候最充足。如若太阳出来晨露蒸发散去,莲子鲜美的味道就要减半了。要吃到美味的莲子,头天晚上,携小舟夜宿岳王祠畔。那里荷花最多。早晨起来剖剥莲蓬,饱餐一顿,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啊。藕以刚出水的最好,色绿为美。“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吃着美味,环绕西湖游一圈,引起他渴望山中林下生活的夙愿。这才是欣赏美景的趣味啊。什么样的味道才算得上甘美?在深甫先生眼里,莲梗中通,挺直不弯,莲藕高洁,出污秽不染,这正是行端言直、高雅人士的心胸情怀。这被人格化了的美物,怎能不天天品味呢?
如果你懂她,西湖是慷慨的。西湖的荷花盛开了千年,那美味的莲、藕仍是幽人珍馐。
飞来洞避暑
灵鹫山下,岩洞玲珑,周回虚敞,指为西域飞来一小岩也。气凉石冷,入径凛然。洞中陡处高空若堂,窄处方斗若室,俱可人行无碍。顶处,三伏熏人,燎 肌燔骨,坐此披襟散发,把酒放歌,俾川鸣谷应,清泠洒然,不知人世今为何月。顾我絺绤,不胜秋尽矣。初入体凉,再入心凉,深入毛骨俱凉哉!人间抱暑焦烁,虽啖 冰雪不解,而严冬犹然者,勿令知此清凉乐国。
明 宋懋晋《西湖胜迹图·飞来峰》
天津博物馆藏
炎炎长夏,何处可避暑?经常在湖上幽游的深甫先生知道一个清凉乐国。
古刹灵隐寺一带山峰怪石嵯峨。相传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来到这里,见此山千洞百孔,山石嶙峋,与故乡灵鹫山状貌相似,便惊叹道:“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始而得名灵鹫山飞来峰。
明 卞文瑜《西子眉·飞来峰》
故宫博物院藏
飞来峰的山体由石灰岩构成,长期受到地下水溶蚀,形成了许多奇幻玲珑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洞中空气清凉,山石冷峻,人一进入,便立刻感到寒意凛然。这些洞,无不幽深古拙。陡峭、空间高的岩洞犹如厅堂,狭窄的又像个方正的房间。游人可在洞中行走,不会受到阻碍。三伏天,山顶上太阳灼人,肌骨好像被烧烤一样。但在此飞来洞一坐,敞开衣服,披散头发,把酒放歌,山川河谷呼应,清泠泠使人神清气爽,竟不知人间此刻是何年。穿着单薄的葛服,都禁不住秋一样的凉意了。刚进飞来洞感觉通体凉快,过一会心境也凉下来,在洞中再多待些时间,则感到毛骨都寒凉了。人间暑热焦灼,即使吃冰吞雪都不能缓解燥热,然而飞来洞中却像严冬一样。难怪深甫先生得此幽境,心中窃喜,笑说不想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清凉乐国。
▼
欲享更多幽赏,请于《四时幽赏录》中一窥堂奥。四十八种幽赏,充盈湖上的闲情逸致,读来甚妙,惟愿你也得一份真趣,养一颗玩心。
长按二维码购买 |
<< 滑动查看精彩内页 >>
本文图片均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2019年版《四时幽赏录》
撰文:潘洁清
编辑:陈一
更多阅读
| 新书推荐 |
| 经典影像100年 |
| 手机摄影 |
| 摄影后期创作 |
长按关注
喜欢这篇文章请给我们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