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的八个春夏秋冬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浙江摄影出版社
“城市影像档案” 傅拥军 主编
《八个冬夏》
钟黎明 著
ISBN:978-7-5514-3024-1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0.8
以摄影记录历史
文 | 郑时龄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摄影让我们了解世界,了解人类,了解自己。摄影能启发人们的洞察力,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激发人们的创造能力。通过摄影,我们几乎可以不出门就通晓天下事,它改变了我们居住的世界中的各种关系,比如在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公共事务方面,它就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师就是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钟黎明先生热爱摄影,尤其关注纪实摄影,它虽然属于小叙事,反映的却是社会现实的真实事件和场景。他将杭州的快速变化执着地用镜头长年累月地记录下来,积累了三大本珍贵的画册——反映华丰造纸厂变迁的《百年华丰》、反映杭州市政建设的《八个冬夏》和反映杭州城中村改造的《石塘记》。
《百年华丰》记录了大运河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的贡献,从一家位于杭州传统工业区的百年工厂的转型和关停,从一幅幅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照片中,从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脸上,可以深切地感知时代的变化,由此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也让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时代大运河带来的城市更新。画册中不仅仅有图片,还有人们的口述、摄影师的评述以及工厂的大事记,这使画面栩栩如生。我们在看这本画册时,实际上也是在通读中国工业的发展史。
杭州正在成为一座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现代城市,成为全世界都向往的“人间天堂”,而天堂确确实实离不开凡人的辛勤劳作。从 2012 年起,钟先生持续拍摄杭州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一幕幕我们通常不会见到,也很难体会到的场景,反映了建筑工人在建造一座座宏伟的大厦时的艰辛——他们风雨无阻,不畏炎热,也无视严寒。照片也反映了他们日常的蜗居生活。无须做任何的说明就会懂得,当代“人间天堂”城市发展的突飞猛进是怎样得来的——城市的高铁、地铁、快速路网、高楼大厦,正是从来没有人称他们为英雄的农民工用汗水和血水浇铸出来的。这就是《八个冬夏》告诉我们的真实故事。
《石塘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城市的飞跃。城中村是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普遍现象,也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的更新。这种现象正在杭州、上海、深圳、广州等很多城市发生,也会遍及中西部。照片留下了乡愁,也留下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从钟先生的纪实摄影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位艺术评论家所说的:“摄影不仅仅复制现实,还再循环现实——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事物和事件以摄影影像的形式被赋予新用途,被授予新意义,超越美与丑、真与假、有用与无用、好品位与坏品位之间的差别。”钟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深入考察现实,研究城市的历史,剖析对象,将它通过镜头记录下来。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奖项,这些真实的照片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场景上的震撼,还有摄影师的社会关怀和敬业精神——摄影师热爱杭州这座城市,照片既展示了现实,更让我们憧憬未来。
2020年5月27日
那里曾经如此
文 | 晋永权
著名摄影家、摄影评论家、摄影史学者,《大众摄影》杂志主编。
曾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
《中国摄影》杂志主编。
近十年来,钟黎明先生在杭州运用历史文献(包括图像与文字)、现场视频及系统的、长时段的拍摄、调查,最终形成三个相互关联,且互为补充的影像田野调查文本。
作者关注的对象包括大运河畔百年民族工业的样本——华丰造纸厂,走到历史尽头的杭州城北传统村落——石塘村,中国目前最发达、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杭州城区中来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者——农民工。
民族自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是时代的宏大主题、热点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像作者一样置身其中。钟先生的研究、拍摄充满强烈的历史意识,无时无处不把今日的景象、际遇置于历史的脉络之中,特别是历史的规定性之中梳理。面对现实,作者没有孤立地看待工业问题、农业问题,更不要说其间关涉的人的问题,也没有先入为主地把关注对象概念化、符号化,而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把历史与现实、人与物、视觉与思绪勾连,从而呈现出丰满而又扎实的表达。视觉化表达的过程中,作者的思考无处不在,但又不露声色,张弛有度。
面对这样的选题,作者关注的是其间的大众、日常,温和的人文主义视角赋予了历史与现实温情脉脉的面目。同时,可以看出,在呈现上,作者在努力克服熟悉的场景、生活方式带来的表达疲惫,努力将熟悉的场景陌生化。
深描(Thick Description)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民族志实践最为核心的方法论路径。作者游走于所选择的案例时,显然得益于这一方法,无论是图像还是文字,历史文献还是个人表达,无不深入浅出,细密而又审慎地编织着意义之网。怎奈纸短情长,愿作者能继续编织更为丰富多元、勾连密实且具有反思精神的意义之网,未来可期!
现代化过程中,急剧的变化让人眩晕,记忆大多无所依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理由相信,眼下这些诞生于杭州的“地方性知识”,终将化为我们时代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里曾经如此!
2020年6月
作者自序
八个冬夏,八个春秋,八个年头......
从 2012 年起,我持续拍摄杭州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到现在已有八年整。
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杭州,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来,市政建设突飞猛进。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路网建设全面铺开;西湖、运河综合保护开发有序推进;在从“沿江开发”到“拥江发展”战略的转变中,钱塘江两岸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巨大成果;G20 城市提升工程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誉。杭州正在成为一座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东方品质之城。
这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一支又一支农民工建设大军付出的艰辛和智慧。在杭州,哪里有工地,哪里就有农民工;在工地,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农民工。盛夏炎热的高温下,农民工们挥汗如雨;隆冬刺骨的寒风中,农民工们破冰而作。下班后,农民工们挤在狭小的工棚里休憩。是成千上万农民工兄弟的汗水托起了城市的一座座高楼、一条条交通线路,浇铸起了日新月异的“人间天堂”。农民工兄弟们诠释着“祖国建设的功臣”这一称号的深刻内涵。
收录于本书的 300 余幅照片,是从数以万计的照片中挑选出来的,这一幅幅定格的图像,记录了农民工兄弟们背井离乡的不易,展示了农民工兄弟们与我们这座城市之间的血肉联系,洋溢着当代农民工的劳动观——劳动着,美丽着。
钟黎明
2020年6月
内页欣赏
作者介绍
钟黎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钱江潮》获第10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自然类单幅铜奖;
《走出考场》入展第25届中国摄影艺术展;
《盒子》(长期关注类)入展第27届中国摄影艺术展;
《工地民工的蜗居生活》(组照)入展第16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
《群拍》获浙江省第15届摄影艺术展银奖;
《运河之夜》(组照)获浙江省第16届摄影艺术展银奖;
《石塘记》(手工书)获第3届宁波国际摄影周最佳展览奖、浙江省第17届摄影艺术展最佳图书奖;
《百年华丰》(视频纪录片)获第29届“金镜头”新闻视频优秀奖;
《百年华丰》(手工书)获第4届浙江省纪实摄影展最佳图书奖。
▼
选编:陈一
编辑:陈一
更多阅读
| 图书推荐 |
| 经典影像100年 |
| 手机摄影 |
| 摄影后期创作 |
长按关注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