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告 | 2016 中国互联网仿冒态势分析报告

2016-09-2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一、摘要
基于阿里聚安全在2016年1-8月收录的APK样本数据,从16个行业分类分别选取了15个热门应用,共240个应用进行仿冒分析,发现83%的热门应用存在仿冒,总仿冒量高达8267个,平均每个应用的仿冒量达34个,总感染设备量达6790万台。广东省的仿冒应用感染设备量最大,占全国的13%。北京市作为首都,仿冒应用感染量也非常大,占全国的7%。
16个行业分类中,社交类应用的仿冒量达4096个,占总仿冒量的49.5%,排名第一。电信类应用的仿冒量占14.2%,排名第二。57%的仿冒应用具有流氓行为、恶意扣费、短信劫持或隐私窃取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的风险最高。
金融行业中,银行类仿冒应用占58%,仿冒应用以成为除仿冒网站(钓鱼链接)以外的另一大线上欺诈威胁,伪基站是传播银行仿冒网站与应用最重要的工具。电信行业的仿冒应用绝大多数具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行为占比高达72% 。3大运营商之中,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的仿冒量最大,占84%,其中大量通过伪基站传播。
二、仿冒应用已成为电信线上诈骗的新型手段
真假难辨通过名称、图标等维度的伪造,或者使用重打包等手段,使得用户难以发现仿冒应用,再配合伪基站短信等传播手段,识别难度很高。存货时间长相对于仿冒网站,仿冒应用一旦安装以后,长期存活在用户的设备中,再利用系统漏洞提权等手法长期运行在设备后台。危害程度大仿冒应用不仅可以通过仿冒界面诱骗用户信息,还可以劫持短信,突破短信验证的防护;后台定制服务,恶意扣费;推广垃圾应用;甚至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等设备。
三、仿冒应用分布及行为分析
仿冒应用整体趋势240个热门应用中,83%存在仿冒,总仿冒量高达8267个,平均每个应用的仿冒量达34个,感染设备量达6790万台。2、3月份的仿冒应用量大幅下降,符合黑灰产在春节假期前后的活动规律。
仿冒应用地区分布2016年,广东省的仿冒应用感染设备量最大,占全国的13%;北京、江苏分别是第二、三位。从数据上看,仿冒应用的感染量与各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密度有关,说明仿冒应用具有普遍性。
仿冒应用行业分布各行业分类中,社交类应用的仿冒量达4096个,占总仿冒量的49.5%,排名第一。电信类应用的仿冒量排名第二,占总仿冒量的14.2%。电商、影音、游戏、工具、摄影和金融等6个行业分类,也是仿冒的重灾区。出行和影音的仿冒应用平均感染量较大,说明这两个行业的仿冒应用传播性更强。

仿冒应用的恶意行为在发现的仿冒应用样本中,59%具有恶意行为,对手机用户的账号、资金和隐私安全存在较大的威胁。病毒仿冒应用主要具有流氓行为、恶意扣费、短信劫持或隐私窃取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的风险最高。
四、金融、电信行业及案例分析
金融行业分析金融行业选取银行、支付和理财3个子分类,分别选取10个热门应用进行分析,共发现仿冒应用301个。银行类仿冒应用占58%,支付类仿冒应用占36%,理财类仿冒应用占6%。金融类仿冒配合短信劫持,可以轻易绕过常见的短信验证机制。
金融行业分析-案例在本次分析中,某股份银行共发现24个仿冒应用,全部具有短信劫持行为,感染设备量为5182台,感染用户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和江苏等省份。该案例中的主要分发渠道是应用市场,网盘与伪基站短信。该案例中仿冒网站(钓鱼链接)的发现量比仿冒应用更多,达到10倍以上。
电信行业分析3大运营商中,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的仿冒量最大,占84%。这些仿冒应用主要通过伪基站传播,群发钓鱼短信。电信行业的仿冒应用,绝大多数具有恶意行为,其中短信劫持行为占比高达72%,能够私自拦截和读取用户短信,截获银行交易验证码,对用户的资金安全威胁很大,需要特别注意。
伪基站传播分析-诈骗案例积分兑换现金是常见的伪基站诈骗手法,其诈骗过程利用了伪基站、钓鱼短信、钓鱼网站、仿冒应用、网银、快捷支付等工具。
伪基站传播分析伪基站能够伪装成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号,向手机用户群发钓鱼短信,收到的钓鱼短信跟正常短信显示在一起,真假难辨。钓鱼网站的仿真度很高,并抓住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弱点,先收集用户信息,再引导安装仿冒应用。
2016 中国互联网仿冒态势分析报告(PDF版本)下载,请点击“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权威发布 | 2016年第二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报告 | 我国频率资源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展望研究报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报告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