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经济论坛: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 智库跟踪

2017-11-02 数据研究中心编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前言


《全球竞争力报告》的竞争力排名以全球竞争力指数为依据。全球竞争力指数由世界经济论坛于2005年提出,是“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一整套制度、政策和影响因素的集合”。竞争力指数评比指标分为3大类,共12项具体的支柱指标。今年的报告对全球137个经济体进行指数排名,结果显示:瑞士连续九年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美国、新加坡紧随其后。排在榜单第4至10位的分别为:荷兰、德国、中国香港、瑞典、英国、日本和芬兰。中国排位比去年上升一位,全球排名第27位。报告在10年的数据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关注:一是破坏金融系统的风险犹存;二是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作用;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力欠缺。


全球金融危机接近10年之际,世界经济显现出令人鼓舞的复苏迹象,2017年的GDP增速将升至3.5%。然而,尽管有这样的积极发展,但在经济政策方面,各国领导人仍面临着很多困境。经济增长成果分布不均、代际分化、发达经济体收入不平等加剧、环境恶化等因素,让人们愈发觉得过去几年的经济政策并没有给公民或社会带来真正的好处。再加上仍低于历史水平的经济增长率,种种困境使当前的许多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政策受到普遍的质疑。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中出现的技术颠覆和新的断层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政策的不确定性,而事实上,这些政策将使经济体能够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综合起来,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挑战决策者们,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

 

最新的共识是,经济增长再次需要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这种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是多方面的,其本质是广泛的,让大多数人受益,保证环境可持续性和公平性,为所有人创造机会,而不是使子孙后代处于不利地位。在这个新环境下,国家的竞争力仍然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进步的更大目标的重要贡献点,它创造了增加幸福所需的资源,包括更好的教育、健康和安全,以及更高的人均收入。

 

全球竞争力指数(GCI)跟踪了近140个国家的12项竞争力指标表现。它评估了由经验和理论研究确定的决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和制度,而这些因素和制度反过来又成为了长期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维系经济增长和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全球竞争力报告旨在帮助决策者了解发展挑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基于公私合作,设计更好的政策;并采取行动,恢复人们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

 

正如在GCI的12大支柱指标中所确定的那样,提高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需要国家、商界和民间社会的协调行动。所有的社会行动者都需要参与进来,在所有的竞争因素方面取得进展,这是取得持久成效的必要条件。今年,GCI指出了三个主要挑战和经验,这些挑战与经济进步、公私合作和政策行动有关:首先,金融脆弱性对竞争力和经济体为创新和技术采用提供资金的能力构成威胁;其次,新兴经济体在创新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好,但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来扩大效益;第三,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对工人的保护是竞争和共享繁荣的必要条件。

 

报告首先在第一章中列出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主要挑战,在第二章中根据GCI的结果深入研究选定的主题。然后,报告的第三章分析了世界各大地理区域的和部分国家的GCI结果。最后,报告对所有经济指标、子支柱、支柱和总体GCI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评分和排名;它还提供了相关参考组之间的比较。附录提供了详细的方法说明和世界经济论坛关于竞争力的新概念和衡量的最新想法。

 

第一章 寻求更多更好的增长

 

全球竞争力指数衡量了40多年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和繁荣的因素,帮助决策者确定要解决的挑战,以及在为本国制定经济增长战略时要建立的优势。在经济政策和投资决策制定过程中,竞争力和经济的客观环境不断发展,特别是过去10年间出现了重大转变,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政策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环境。

 

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长期低迷增长之后,世界经济似乎已经再次加快了发展速度。,虽然已经产生逐步的改善,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仍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前景感到担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目前的增长似乎是周期性的,是由极低的利率支撑的,而缺乏结构性增长的根本驱动因素。生产率的提高似乎依然乏力,预计不会回到过去几十年所经历的水平。

 

在与此相关的挑战中,普遍的增长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质疑。在发达经济体中,分配问题已经转移到了最显著的位置,偶尔也会带来政治性后果。在新兴市场,这种质疑可能是由于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诉求引发的。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对人类的发展和福祉至关重要。增长为更好的教育、健康和安全以及更高的收入创造了所需的资源。虽然增长不能确定保证人类的发展,但没有任何国家能在没有增长的情况下改善其人民的福祉。将增长与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联系起来的深层网络,仍然是不言而喻的。与关注福利不同的是,衡量经济进步和经济分析政策的方法仍由GDP数字主导,这导致了经济增长手段和目的的混乱。然而,经济增长本身不应该是一个终点。它应该有助于人类的福祉,植根于政治合法性,并根据经济进步的多维概念来定义和衡量,包括诸如此类的价值观:

• 经济收益的广泛分布;

• 环境可持续性;

• 年轻人和后代之间的代际公平。

 

第二章 关键发现

 

全球竞争力报告在过去40年里一直在衡量竞争力水平。今年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同时处于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和快速转型时期。在缓慢而不确定的增长复苏、商品经济繁荣的终结、地缘政治、全球失衡以及一些经济体不平等加剧的情况下,理解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然是一个紧迫的全球问题。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全球竞争力指数的方法,排名,以及三个主要的发现。

 

a) 方法

 

我们将竞争力定义为决定经济生产力水平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和因素,而这些因素反过来又决定了经济能够达到的繁荣程度。

 

世界经济论坛利用了自2005年以来就一直与论坛合作的泽维尔·萨莱斯-马丁起草的全球竞争力指数(GCI)。GCI综合了114项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生产力和长期繁荣的概念。

 

这些指标被分为12项支柱:机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医疗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准备、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和创新。这些支柱依次被组织成三个分指标:基本要求、效率增强器、创新和复杂因素。根据各经济体发展阶段的不同,三个分指标在计算总体指标时各有不同的权重,具体以人均GDP和以原材料为代表的出口份额为依据。 

 

GCI包括来自国际公认组织的统计数据,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包括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该指数还包括来自世界经济论坛执行意见调查的指标,该调查反映了竞争力定性方面,或者对于那些大到法获得全面和可比较的统计数据的经济体。

 

基于数字的可用性,今年的报告一共涵盖了137个经济体。由于今年的数据不足而被排除在外的国家包括巴巴多斯、玻利维亚、科特迪瓦、加蓬和马其顿。恢复涵盖的国家则有几内亚、海地、塞舌尔和斯威士兰。总而言之,GCI所涵盖的经济体贡献了全球GDP的98%。

 

b) 结果概述和主要发现

 

在金融危机爆发10年后,与全球经济的健康状况及其提供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福祉的能力相关的最紧迫的问题是什么?对全球竞争力指数(GCI)的分析指出了三个主要挑战和经验,这些挑战与经济进步、公私合作和政策行动有关。

 

第一,在金融危机爆发10年后,金融业依然脆弱。GCI的银行稳健程度尚未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新的问题已经出现,例如新兴经济体的私人债务增加和非监管资本市场的增长,同时政府应对新危机的能力比10年前更弱。保持一个健壮的金融行业不仅能防止经济衰退对生产力和经济增长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而且还能维持创新。事实上,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工具来支持最有效率和创新性的想法,对于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4IR)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更多的国家能够创新,但是他们必须做更多的事来传播这些效益。中国、印度和印尼等主要新兴市场正在成为创新中心,逐渐赶上发达经济体。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加速提高人民和企业对采用新技术的准备水平,将能够进一步地获益,因为这对于广泛扩大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必要的。

 

第三,需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工人保护来确保4IR时代的共同繁荣。

 

随着全球化和快速的技术进步继续考验劳动力市场分配劳动力的能力,GCI显示出了三个平行的趋势。首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衡量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指标正逐渐趋同;第二,更多的开放和经济一体化伴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提高而出现;第三,与普遍的看法相反,更大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可以与保护工人权利和减少不平等现象共存。

 

总之,这些问题凸显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总体挑战:重新分配生产要素,使其具有灵活性并对技术发展趋势快速作出反应,同时在调整期间还应保护人们的福祉。

 

1. 危机爆发十年后,金融业仍然脆弱

 

金融稳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正如2007年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长期放缓所证明的那样,在金融危机之后恢复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需要很长时间。10年前,疲软的银行业先后在所有受危机波及的国家影响了实体经济。获得信贷的机会有限,这限制了提高生产率的投资,抑制了对高风险、高回报风险投资的兴趣,比如创新公司和初创企业。

 

今天,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使金融业更加稳固,但仍存在一些担忧。首先,尽管危机后的重组和监管或宏观的审慎政策采取了行动,以提高资本金要求和清理资产负债表,但银行业仍未完全恢复。其次,潜在风险的新来源来自新兴经济体。第三,不受监管的金融体系中不断增长的部分是潜在的漏洞来源。第四,公共部门干预的范围已经缩小。

 

对GCI的分析表明,尽管资产与股本比率更为稳健,但银行业仍比危机前更脆弱。总体而言,部分私营部门仍有大量的债务,而全球顶级银行仍太大而不至于倒闭。最大的30家银行持有近43万亿美元的资产,相比之下,2006年这一数字还不到30万亿美元,美国、中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基本集中度还在继续上升。尽管如此,任何地区的银行指标的稳健程度尚未恢复到危机前平均水平。

 

在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一股新的放松管制似乎正在进行:政府正在考虑减少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条款,并对金融顾问的利益冲突进行审查。这可能会导致危机后的监管措施旨在解决的问题重新出现。在欧洲,银行仍在努力应对10年来的低增长和许多国家长期的不良贷款引发的后果。

 

亚洲经济体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敞口较小,但他们自身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在印度私营信贷繁荣的背景下,被列为不良贷款的贷款比例在两年内从4%上升到9%;在中国,商业信贷的增长与美国危机前的情况相似,可能是一个新的脆弱性来源。非洲银行虽然在10年前没有受到严重冲击,但最近也受到了全球金融体系较弱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这一因素同样影响了拉丁美洲银行的稳定。

 

潜在的新脆弱性来源,也源自于危机后对银行业的监管,将一些活动转移到非银行部门,在那里监管相对地不那么严格。如果市场行情突然发生变化,流动性可能成为非银行体系的一个问题。新兴市场和相对监管程度较低的金融技术,如区块链等,也尚未完全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使这些理由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与 43 35042 43 15289 0 0 4035 0 0:00:08 0:00:03 0:00:05 403510年前相比,公共部门应对危机的灵活性较低。由于几乎所有国家的公共债务和赤字都在增加,公共部门干预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少,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在另一场危机到来时达到极限。在这次事件中,政府干预的难度可能比10年前要大。

 

保持金融部门的稳定不仅对企业的生产率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创新投资也很重要。金融危机影响了传统的贷款和风险资本的可用性,导致了非金融资产总投资长达10年的停滞,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银行业的健全基础。

 

2. 更多的国家能够创新,但是他们必须做更多的事来传播带来的好处

 

过去10年,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向技术前沿靠拢,尽管与领先的发达国家尚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国家继续受益于其历史上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

 

部分国家过去十年里的创新表现在GCI的支柱上有所体现,这一支柱包括创新能力指标、科学研究机构的质量、公司研发支出、产学合作、政府采购的先进技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性和专利申请。日本和韩国虽然仍出于领先地位,但似乎在丧失优势。在21世纪初显示出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中,巴西和土耳其已经失去了很多在2013年之前获得的基础,而中国、印度和印尼仍在继续提高。

 

其他消息来源证实,中国和印度作为创新中心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在最近的一项关于产生最多专利的地理集群的研究中,深圳处于东京-横滨和圣何塞三藩市之间,排在第二位,而北京则排在第7位。这两个区域的专利活动主要都集中在数字通信领域。在集群研究的前100名中有3个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第43位(专利活动集中于计算机技术),孟买第95位,浦那第96位(后两个注册最多的专利都是在有机产品领域)。

 

在过去的十年中,创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地从在公司或大学实验室界定范围内工作的个人推动,转移到全球人群的分布式智能中。McAfee和Brynjolfsson将这视为三大趋势之一,另外两个则是产品到平台,从大脑到机器的转变。人工智能(AI)引人注目的成功,比如AlphaGo战胜了人类最好的围棋选手,证明了机器智能不断扩展的能力。

 

当前的创新浪潮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仍然难以衡量。创新最终会影响竞争力,提高生产率,但目前还没有。这有两个合理的原因。一是,系统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秩序,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类似地,通过诸如重新组织生产线等补充创新措施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另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字服务,包括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电子地图、社交媒体的好处并没有直接的市场价格,无法被GDP捕捉到或反映在生产率里,尽管谁都清楚这些东西有着重要的价值。

 

创新的一个明确的要求是,将其转化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个国家的人民和企业必须有能力采纳它们。GCI的技术准备支柱利用最新技术的可获得性、企业级别的技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FDI)和技术转移、个人使用互联网、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国际互联网带宽和移动宽带用户订阅等指标来获取这一能力。技术准备也会反馈到创新能力,因为这反映了专业研究人员的核心能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人群。

 

尽管技术准备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上升,但一些在创新方面做得很好的大型新兴经济体,成果并没有惠及全部人口。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个人和企业的技术准备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表明这些创新活动的收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分享。创新突破带来的社会效益不会自动发生:它们需要继续努力,以确保更多的人和企业有机会获得和使用新技术。

 

3.在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工人权利之间不存在取舍。

 

上世纪90年代,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政府,尤其是西欧国家,开始讨论旨在使劳动力市场不再那么僵化的改革。技术变革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和重组引发了第二轮改革。2013年以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许多发达国家是加速的(衡量指标包括企业高管对工会与雇主合作的观念、灵活的雇佣和解雇的实践、以及工资和生产率之间的一致性),欧洲,北美,以及东亚、中东和北非达到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劳动法规则相对收紧,尤其是欧亚大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际劳工组织收集的数据证实了这些结果。

 

尽管因果关系很难建立,但国际开放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经济一体化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在欧盟,过去的十年中,与2004年至2007年加入的新成员国一起,较老的欧盟成员国的灵活性显著增加。这不仅导致了许多国家,尤其是南欧国家的失业率下降,而且还导致了对经济一体化的强烈反对:这加剧了一些群体的看法,即欧盟项目没有充分考虑优先保护劳工。

 

然而,GCI和劳动保护数据显示,在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保护工人权利之间不存在取舍。各国国际工会联盟全球劳工权利指数与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之间关系显示,劳工权利指数代表着对劳动力市场的更具包容性的决策。根据基尼系数和就业人口的比例,它将这些指标与不平等的数据重叠在一起。在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中,有2/3对工人权利的保护低于中值,而2/3的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国家则更有力地保护了权利。

 

最重要的是,有60%的国家拥有较高的权利保护和灵活性,这既能实现高就业率,也能降低不平等程度。这些国家包括丹麦、挪威、瑞典、瑞士、荷兰和德国。这一现象支持了这样一种发现:在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中,工人权利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追求这两个目标的政府既可以实现高效的劳动力市场,也可以实现减少不平等。

 

大多数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国家都有强有力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因此,当面对日益恶化的社会环境时,政府不应退出劳动力市场改革或经济一体化。相反,他们应该引入互补的积极劳动市场政策,帮助那些处于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获得新的技能和能力。

 

c) GCI在将关键发现转化为行动方面的作用

 

各国可以使用今年GCI分析得到的关键发现,确定自己如何能提前实现竞争力的政策,并使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遍及全社会。总而言之,从数据中得到的见解可以让政府制定政策来支持增长,鼓励重新分配生产因素,利用技术发展造福国民。

 

第三章 区域分析和部分经济体的亮点

 

全球竞争力报告对过去40年近140个国家的生产率进行了监测和衡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正在开始复苏,但仍不足以为持续减少贫困和广泛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基础。随着新兴市场对全球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参与程度提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大型经济体的竞争力提升将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在第1章所提出的全球挑战的背景下,理解区域层面的决定因素和优先事项,是为实现更高收入和更大福祉而努力,加快全球趋同的必要条件。要使全球化为所有人服务,就需要在各个地区的竞争力支柱上取得进展。新兴经济体需要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以便从国际贸易和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以及世界范围内最新的技术发展中获益。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需要优先考虑有竞争力的改革。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变化且仍具有挑战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无所作为将破坏未来的繁荣。WEF的数据显示,所有国家都有改善的空间,而有些国家甚至还在某些方面有所回落。

 

中国(排名第27)的整体竞争力得分稳步上升。自去年以来,除了宏观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外,中国在所有支柱领域都取得了进步。在技术准备方面,最大的收获来自更高的ICT普及率,以及国外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的新技术。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这方面的进一步改善将促进新兴数字产业的发展。与去年相比,另一个重要的进步体现在商品市场效率上,与去年相比,开展交易的步骤有所减少。


内容框架

前言

 

介绍

 

一览:全球竞争力指数2017-2018年排名

 

第一章 追求更多更好的成长

 

第二章 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标的主要调查结果

 

第三章 区域分析和经济特色

 

1) 如何阅读经济概况

 

2) 经济指标指数

 

3) 经济概况

 

附录A:全球竞争力指数2017-2018年的方法和计算

 

附录B:全球竞争力指数2017-2018年排名

 

附录C:执行意见调查:商业社区的声音

 

附录D:技术说明和来源

 

附录E:竞争力指标的未来:提案

 

致谢


关键图表


2006-2017银行的稳健程度


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总体GCI得分


全球竞争力指数2017-18年排名



本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校  审 | 陈立娜   贺璐婷

编  辑 | 路凌霄


推荐阅读

智库跟踪 | IMF——大数据:潜力、挑战和对统计工作的启示


智库跟踪 | 5G Americas:5G监管政策考虑和频谱共享

好文章,快分享,一起涨姿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