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无障碍的建设任重道远 | 信息无障碍
编者按:在世界电信日和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快速持续发展,助力全面迈入信息社会,特推出“信息无障碍专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无障碍领域专家从我国信息无障碍发展现状、贫困人群共享“信息红利”、国际信息无障碍发展模式角度,探讨信息化在推进信息无障碍中的作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共享信息社会发展的成果。
信息无障碍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残障人、老年人、低受教育水平者、偏远地区居民是信息无障碍建设的重点面向人群。即使是正常人士,随着年龄、环境的改变,身体有一部分机能也会发生变化,导致信息障碍的产生。信息无障碍建设关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
据中国残联等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残障群体人数已经超过8500万,占全国总人口比6.09%,其中,视障群体人数已达1700万,听障人群超过2400万。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67亿人,占总人口11.9%。根据全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达到69.65%,文盲率为4.08%。我国贫困人口规模也较大,近1700万人未摆脱贫困状态。我国信息障碍群体数量庞大,受环境、自身条件限制,他们在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上存在许多障碍,对信息交流无障碍的需求极为迫切。
信息无障碍是建设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已经可以足不出户参与各种社会生活,但残疾人、老年人却面临着网络信息障碍问题,难以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62亿,使用技能缺乏和文化程度限制是他们不上网的主要原因,20.8%的非网民认为配备可无障碍使用的上网设备后愿意上网。在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享受着数字红利的同时,庞大的信息障碍群体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凭借不断提升全社会信息无障碍建设意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信息壁垒,才能缩小“数字鸿沟”,让残疾人、老年人、文盲、贫困人口等社会特殊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享受信息化发展的数字红利、平等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信息无障碍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它是国家社会人文关怀精神要求,是全面信息化社会的建设内容。我国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以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发展。
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从中央层面,国务院重点针对残疾人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障人士权利的政策法律,包括残疾人获取信息的权利保障和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要求将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从各部委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文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残联等均出台了有关信息无障碍的相关政策。
二是积极推动相关标准制定。信息无障碍相关标准的制定是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它是技术、产业、用户关系链的核心所在。200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并提出了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框架,并在该框架文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20多项。
三是提供鼓励补贴措施。国家在信息无障碍的建设过程中,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残疾人特定信息消费、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等方面均推出了针对特殊人群、特困地区的补贴措施。鼓励各地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针对残疾人群、特困地区降低电信资费等。
四是推动政务网站无障碍优化。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国家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在2019年全年持续开展“全国公共服务网站无障碍建设情况及服务效能调查活动”,目前已发布第一季度“全国各省(市、区)政务信息无障碍建设情况报告。
五是促进无障碍产品优化。近年来,各行业各企业积极探索将新技术运用到信息无障碍建设中。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被用来丰富无障碍服务内容,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经过无障碍优化的互联网应用助力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也能享受足不出户的电子商务、金融、医疗等信息服务。
近年来,我国信息无障碍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国信息无障碍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法律法规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信息无障碍标准基本是参考性标准,约束力较弱,标准的实施效果有待加强。三是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信息障碍需求理解不足。在通信服务、终端产品设计、互联网应用开发等方面,未能充分地考虑信息障碍人群的特殊需求。四是相关企业缺乏主体行动的动力。经调查发现,很多产品的无障碍优化都是残障人士呼吁后企业才有所行动,这种倒逼模式对无障碍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信息无障碍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企业除了履行社会责任外,缺乏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动力。五是相关教育体系缺乏和人才短缺。信息无障碍教育体系的缺失和相关理念、知识的普及不够,导致我国信息无障碍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缺乏了解无障碍技术的工程师,更缺乏由障碍人士组成的专业的测试团队,进一步导致信息产品和服务通用设计或无障碍考虑不足,不能满足特殊人群的个性需求。
推动信息无障碍的建设任重道远,信息无障碍的长足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明确不同主体在信息无障碍建设中的角色。二是加快信息无障碍标准制定,提升标准的约束力。三是加强无障碍信息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促进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全面融入到信息社会中。四是加强信息无障碍人才培养,在相关高校增加强信息无障碍课程建设,提升障碍人群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水平,增强障碍人群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信息无障碍建设的过程中。五是提高社会信息无障碍意识,加强信息无障碍概念、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宣传。希望政府、社会福利机构、技术研究部门、网站运营部门、产品开发企业等能够共同努力,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我国信息无障碍发展。
作者简介
丁丽婷,现就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数字化管理与营销部,研究领域为信息无障碍、数字乡村。
联系方式:dingliting@caict.ac.cn
来源:人民邮电报
校 审 | 陈 力、 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精彩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