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AFA展评丨何以潜入空间之影:王功新掩体个展

中央美院艺讯网 中央美院艺讯网 2020-08-31


如何解读一个展览,什么才是关键?这是一个存在而易被忽视的问题,答案却因人而异。


当面对一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展览时,需要去从何处寻找一种方式,通过展览与作品去感知艺术的魅力,这是必要而有益的尝试。王功新在掩体空间的个展《潜影—与BIAO有关》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探讨的乐趣。


观看一个展览,就如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所谓的“溪流”(stream)比喻,在“溪”上、“溪”边与“溪”中的观看过程,离不开与展览相关要素的思考。这些要素有近有远,有深有浅,都成为理解展览与作品的途径。但从王功新个展中可以发现,空间作为理解展览的入口,是如何让展览潜入空间之影。


1.

>>>展览与空间<<<


王功新个展《潜影—与BIAO有关》 空间一


有些展览因空间而生,有些展览却独立于空间。王功新个展《潜影—与BIAO有关》就是为空间而设计的展览。一个独特的空间场地,往往会给作品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否具有相对的意义,取决于展览内在逻辑的构建。王功新个展选择在张自忠路3号院西南角的一个掩体空间内,院子曾是段祺瑞临时执政地点,院前曾发生过“三一八惨案”,掩体空间则是驻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修筑的地下工事。掩体空间的地下室,由5间长盒子般的房间相互连通。时代的变化正在过滤着历史的味道,但这次展览却让历史获得短暂的呼吸。掩体空间的第一间房,容不下太多人,墙面上的照片与文字为作品的开启提供了一个说明。


空间二


展览为何名为《潜影—与BIAO有关》?这个展览与王功新20年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路德维斯堡10号艺术空间《BIAO》的展览有关。20年前他用中国传统的手工宣纸裱(BIAO)糊在整个空间,10块装有定影液的托盘底部,用复制地面原貌的照片进行覆盖,顶上悬挂着暗房的红灯泡。从地表(BIAO),到装裱(BIAO),再到表(BIAO)达,与BIAO有关的问题得到解答。第一个空间给予观者一个“溪”上的体验。


王功新在路德维斯堡10号艺术空间

展出作品《BIAO》(1995年),图源网络


2.

>>>艺术家与空间<<<


空间三


艺术家作为艺术空间的创造者与拥有者,往往将各种空间进行连接与置换。从古至今,艺术家都是在探寻空间的奥秘,更是空间制造大师。王功新的作品处处充斥着有关空间的概念,既明显又尖锐,既多元又隐晦。作者本人似乎不愿意将某些想法广而告之,只希望通过展览,给人一个暗藏深意的回望。王功新的生活历程中,曾处于多种空间,他来自中国,旅居美国纽约,曾办展于德国等,他的行径就是一个有关空间的问题。多元的空间中带有可以察觉的延续性,不仅让作品有血脉可寻,而且给作品创造新意。这不仅是他现有的艺术创作方式,也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参考、一种解读。


空间四


王功新此般对艺术中空间元素的拿捏让作品获得一种共生与永生。20年前在德国斯图加特的路德维斯堡10号艺术空间《BIAO》的展览,与今天在张自忠路3号院掩体空间内《潜影—与BIAO有关》的展览,王功新就将两个展览空间进行一定意义上的穿插与渗透。在展览的第二个空间,声音介入另一种感官,话筒贴近地面,被悬挂,按照圆形的轨迹在地面进行摩擦运动,摩擦的声音传导到一个震动装置,转化为一些跳动的沙粒,装置上吊挂的红灯泡,注视着沙粒的跳跃。感官空间被转换,红灯泡开启下一个空间的语言。


3.

>>>观者与空间<<<


观者作为展览存在的目的之一,是展览最重要的感知收集者。空间赋予作品的意义,最能通过观感唤起思考的方式。进入第三个房间,视觉被暗房里红灯泡的光影所指引,有六块向地表切割的水池,池内装有定影液,空间与作品融为一体。六个红灯泡与水池保持着不同的垂直距离,有的已经浸泡于定影液内,有的与水池相互对望。展览空间被切割,打破观者心目中原空间的概念,这种切割与介入,是观者最容易感触的地方。就如王功新1995年在家中展出的《布鲁克林的天空》,让观者通过空间认识作品,通过作品去思考作者的意图。


观者对空间的感知往往是直觉的感知,当作品融入空间中时,空间会给作品一种感知的势,观者会在这种势之下进入审美快感。观者对空间的理解,在另一个层面也是为了唤起另一个潜意识空间的存在,通过陌生的空间进入熟悉的空间,从而把作品与熟悉空间进行联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个人感受意义。


王功新北京在家中展出《布鲁克林的天空》

(1995年),图源网


4.

>>>时间与空间<<<


时间作为理解展览不可忽视的要素,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展览空间中的时间意义,更多赋予在展览空间、作品与观者之中。掩体空间代表一种静止的时间,作品代表一种正在发生的时间,观者则是时间的坐标。进入第四个空间,巨大的水池占据房间大部分位置,十个红灯泡通过水池上方的装置上下缓慢地运动,水滴从灯泡内部流出,水池里除了装满定影液还有部分浸入水中的纸片,在暗房里如果要看清纸片上的图案,只能在灯泡接触水池的时刻,去寻找水中物语。


掩体空间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使时间走向历史的回忆,历史事件所存在的意识与形态成为解读作品的信号。作品作为一种时间的存在,通过空间中作品的存在,短暂的感知观者自我的存在。观者作为一种时间的坐标,可以触碰作品在历史、当下、未来的意义,从而对作品进行多维层面的解读。


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展览“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中 王功新展出作品《北京的天空》(2018年),图源网络


5.

>>>空间与空白<<<


空间不仅是展览意义的释放源,也会成为某些重要信息的黑洞。有限的空间之外是更多的空白,我们一定要相信艺术家所表现的所有内容么?而是去质疑一下这空间中背后的空白。第五个房间中,艺术家把第三个房间里从地面切割的水泥部分,陈列在展览台上。切割的部分都嵌有红灯泡,纪念碑式的陈列。除了对第三个空间的回应,更有一种莫名成为永恒。短暂的观看,却让人把思考引向展览之外的空白。


从地点、策展人、赞助人、艺术家、媒体、观者去判断,除了观者是最真诚的、无功利的,其它方通过展览所表现的态度,是否只是一种表象的影藏。或者期待提及的才是目的所在,空白之处是否就是秘密之源?可能过分的解读会给观者带来负担,但艺术的魅力就是,让人琢磨不透却乐此不疲。


空间五


空间是王功新一直探索的艺术命题,他的作品也指引出一条观看的视角。就如此次展览的名称“潜影”,他的展览就是潜入空间的影子。



 文丨林路 

 现场图丨杨延远 





潜影——与BIAO有关

展期:2019年4月12日至6月22日

地点:掩体空间丨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段祺瑞政府旧址内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合作请后台联系!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滑动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