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勃罗·毕加索的中国个展之旅:一个越来越“完整”的现代大师

CAFA ART INFO 中央美院艺讯网 2020-08-31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艺术编辑冈佩茨(Will Gompertz)在评价2018年春开幕的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大展“毕加索1932——爱,成名,悲剧”(PICASSO 1932 - LOVE, FAME, TRAGEDY)时谈到,这个展览最可贵的一点可能在于它让观众目睹了毕加索在1932年的完整故事。这个故事中包含着毕加索作为现代主义大师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求变,也囊括了他在45岁时面临的中年危机,对于不美满婚姻的焦虑,以及重燃他年轻时波西米亚式激情的热切表达。[1] 


如同毕加索会把妻子奥尔加·桑德拉柯克洛娃(Olga Khokhlova)愤怒地处理为《女人和匕首》(Women with Dagger),也如同他会将美丽的巴黎女郎马丽娅·特蕾莎·沃尔特(Marie-Therese Walter)视作灵感缪斯,为其艺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展览中,他被剥离出艺术大师的外壳而呈现出一为不完美的普通人,或喜或悲、或焦虑、或冲动。


“毕加索 1932 - 爱,成名,悲剧”,

图片来自于泰特美术馆官网


1932年被视作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艺术生涯中的“奇迹之年”,是他极具创造性和高产量的一年。当泰特现代美术馆着眼于这一整年,按照月份分割展厅,在展出其100余件绘画与雕塑作品之外,还分享了其家庭照片与其个人生活一瞥。这似乎在揭示着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作为艺术家在被逐步剖析其不同艺术时期的艺术风格之后,亦开始逐渐被视作一个普通男人去被观看,来完整他印刻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


“越来越完整的毕加索”似乎成为了一种共识,被国内外的博物馆、机构和策展人视作展览脉络与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当观众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认识立体主义时期的毕加索时,2019年6月15日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盛大开幕的“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可谓应时而生。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全面回顾了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意图呈现其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历程,引导观众见证一位天才艺术家的成长之路。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回顾毕加索在中国的接受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代。而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认识过程中,国内对于毕加索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态度既有称赞与追捧,亦有不断出现的批评与争议。中国公众通过展览的方式,直观地接触毕加索的原作,最早则在1983年5月,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毕加索绘画原作展览”。而后亦有上海世博园中国馆于2011年10月举办的“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4年3月举办的 “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 展览。2019年6月开幕于UCCA的展览“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是毕加索在国内的第四次个展,亦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型、最为重要的毕加索作品展。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借“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开展的契机,笔者意图通过对这四次展览的简要回顾,以管窥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形象在中国是如何被逐步丰满起来的。

1


 1983年5月 

 中国美术馆 “毕加索绘画原作展览”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开端,也是在1980年前后,毕加索在中国的名誉才逐渐从文革期间的“资产阶级毒草”的形容中恢复过来,此时也开始有一系列关于毕加索的专著得以出版,如1982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步乃编辑的《毕加索》等。


在出版物之外,1983年5月的“毕加索绘画原作展”,则第一次将毕加索的原作呈现在了中国观众的眼前。展览展出了其在1904-1970年间的油画、版画类作品33件[2]。1983年是毕加索逝世10周年,诞生102周年,由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先生提议的此次展览,不仅为艺术家,艺术研究者以及公众提供了直观面对现代主义先驱者真迹的可贵机会,而且起到了见证中、法两国在政治与文化上的积极交流的密切关系。


中国美术馆 “毕加索原作绘画展”展览画册内页,

图片来自于新闻报道《毕加索原作在京举行》


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1983年的首次个展,力图以有限的作品中呈现毕加索长时间艺术探索的多样风貌。如以写实的技巧反映现实生活的版画作品《清淡的一餐》(亦被译作《简朴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 1904),以抽象的、超现实的手法评价历史政治事件的《格尔尼卡》(Guernica, 1937)和《朝鲜的虐杀》(亦被译作《朝鲜大屠杀》,Massacre in Korea,1951)等;除此之外,亦包含了表达其个人内心丰富情感与忧虑的许多作品。

2

 2011年10月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 

 “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 

来到新千年,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展示项目,展览“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开幕于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共展出毕加索62件原作。这次展览由7个作品展示区和8个记录毕加索生活的摄影照片展区,全面回顾了其从少年到晚年的8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包括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时期以及田园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览在油画与版画作品之外,融入了7件毕加索的雕塑作品,如颇受非洲雕刻影响的《女子头像》等。


《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展览现场及画册封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应当说,此次展览是国内第一次以展览的形式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毕加索艺术发展的各个时期,同时也关注到了其在艺术历程中所运用到的几种重要表现形式。展览的开头,引用了毕加索的这样一句话:“我在小的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小孩一样作画。”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是第一次直面毕加索的真迹,许多如孩童作画般随意的线条与分裂的躯体表达,使得不止一人在观展后发出“看不懂”的疑惑与感叹。确实,不论立体主义或是蓝色时期、粉色时期的毕加索多么的耳熟能详,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毕加索”仍然只是一个挂在高处的艺术大师的名字,而他最为出名的艺术风格事实上很难被习惯于写实主义审美的观众所接受,因此即便走近他的原作,观众心里往往是心存敬畏与疑惑的。

3

 2014年3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 

“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 

2014年3月,在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展览呈现了毕加索于1930年9月至1937年3月间创作完成的“沃拉尔系列”版画,其以毕加索的朋友兼代理商安布鲁瓦茨•沃拉尔(Ambroise Vollard,1867-1939)的名字命名。此系列版画自1991年由西班牙官方信贷局基金会收藏,被众多历史学家视为二十世纪版画的巅峰之作。“沃尔拉系列”版画是毕加索深入挖掘自己内心情感后所创作而成的,其情思被分为了“各种主题”、“伦勃朗”、“爱之战”、“雕塑家的工作室”、“牛头人身怪”和“安布鲁瓦茨•沃拉尔肖像”这六个部分。


有趣的是,这组作品与本文开头所提到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毕加索大展所关注的艺术创作内容有所重合,均涉及在这几年间,毕加索所面临的审美焦虑,对爱人的情感激荡以及艺术创作与求变的过程中面对的种种困惑。这一时期的创作成果,是艺术家由个人生活与情感的内化而发展出的探索与变化,包括其向艺术大师伦勃朗的致敬以及艺术风格向新古典主义的转向。


巴勃罗·毕加索

《牧神发现一个女人》
1936年 铜版画 飞尘法
Fauno descubriendo a una mujer 1936
© Sucesión Pablo Picasso, VEGAP, Madrid, 2014

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男人发现一个女人》

1931年 铜版画 干刻法

Hombre descubriendo a una mujer 1931

© Sucesión Pablo Picasso, VEGAP, Madrid, 2014

图片来自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较之前两次展览,此次展览聚焦了毕加索艺术创作的一个具体系列而非宏观地梳理其艺术发展脉络,在按年代考古学式地梳理毕加索艺术创作的展览之外,开始尝试深入到毕加索人生的某一个特定时段,某一种特定技法,以此来反窥他在20世纪30年代的艺术之探索,风格之创新。展览为公众提供了观看毕加索的另一个角度,突出他以个人情感与生活为创作灵感的一系列作品,使得上世纪30年代的毕加索形象,逐步丰满而多面化起来。

4

 2019年6月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现场


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的103件作品,包括34件绘画、14件雕塑以及55件纸上作品,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的“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着眼于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30年,即1893至1921期间的作品。展览通过对早期毕加索的讨论,以作品为直接媒介,为观众呈现了一代天才艺术家的形成与演变之路。



展厅在阿德里安·卡迪工作室(Studio Adrien Gardère)的设计下被分为了六个半开放式的盒装空间,对应了展览划分的六个章节:“早期毕加索”、“蓝色和粉色毕加索”、“驱魔人毕加索:《阿维尼翁的少女》的革命”、“立体主义者毕加索”、“多变毕加索”和结尾单元。展厅中,从童年时期的毕加索的创作与习作以及其早期受到的艺术影响的章节踱步过来,到蓝粉时期,其放弃模仿前辈的后印象派风格,转而开始塑造真正意义上的早期个人风格,再到以《阿维尼翁的少女》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性的简化形式和空间的探索,此时的观众再来理解“立体主义者毕加索”的典型艺术风格作品,就不难发现多面的、碎裂的、重组的艺术表达语言并不是凭空异想天开而来的。


而“多变的毕加索”则是在此之上的扩展阅读,阐述了毕加索艺术风格的新古典主义转向,其通过对古典的致敬、引用于革新,将艺术领域扩展到了舞台布景、服装和幕布等方向。展览最后一部分集中展示了毕加索在1927年至1972年较晚期的一系列杰出绘画和雕塑作品,通过前面五个章节的层层铺垫与递进,这个结语式的单元呈现出了成熟时期的毕加索之作是如何受到青年时期的艺术实验影响,而逐步形成了贯穿其创作生涯的主题与基本原则。



就如本次展览策展人,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总监艾米利娅·菲利普(Emilia Philippot)在展览开幕式上谈到:“立体主义并不是抽象的,相反的,它是希望在二维的平面上呈现出三维空间的现实主义”。应该说,此次展览对公众心中固有的立体主义形象的毕加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构,也为公众理解立体主义呈现了全新解读。展览从其童年的绘画习作与学徒生涯谈起,结合其绘画、雕塑及纸上作品,生动再现了天才毕加索在早期的艺术思考与风格探索。


纵观毕加索自二十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呈现的四次个展,从中国美术馆引入毕加索原作的最初尝试,到新千年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展览考古式地梳理了毕加索艺术生涯的不同阶段,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尝试从一个时期、一种表达语言来由点及面地分析毕加索的个人情感与艺术表达,2019年,在“中法文化之春”的契机下,“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终于到来。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呈现了这位艺术天才稚嫩、摸索与纠结的一面,关注到了他痛苦、忧郁与对原初艺术语言的认识、接受与运用的过程。对于公众来说,“认识”一位艺术家,能够面对面观看其巅峰之作固然难得,但在此基础上,若能有契机去透过早期作品“阅读”艺术家的故事生平与发展脉络,与艺术家在探索形成艺术语言的道路上的痛苦与忧郁共情,这也许能创造一种更深入的“认识”。当“毕加索”这个名字不再仅用书本上的语句来诠释,不再仅有艺术家与艺术学者关注,当公众踏进艺术机构希望与不同时期的毕加索建立对话,在未来,以展览为研究方法,关于毕加索更多方向、更多维度的解读将被持续展开。



 文丨 周纬萌 

(图片除标注外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提供)


注释:

1.冈佩茨,《展评: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毕加索》,英国广播公司官方网站:

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43348039,2019年6月访问。

2.此处作品件数参考《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览画册中吴雪杉教授的文章《毕加索在中国1917—2019》,其参考1983年由中国展览公司出版的米歇尔·里歇编《毕加索绘画展》一书。但布及发表于《美术》1983年06期的文章《“毕加索绘画”原作展在京举行》亦说展出“作品28件(油画15件,版画13件)”。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转载及合作请后台联系!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滑动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